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1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内容摘要:

立直角坐标系 . 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如图 1 - 4 - 2 所示的 v - t 图象 . 图 1 - 4 - 2 三、误差分析 1 . 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计数点的瞬时速度自身会带来系统误差 . 为减小误差,应取以计数点为中心 的较小位移 Δ x 来求平均速度 . 2 . 若采用分段测量计数点间的位移 x ,会使测量误差增大 . 减小此误差的方法是一次测量完成,即一次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计数点 O 的距离,再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 . 四、注意事项 1 . 如果在纸带上数出了 n 个点,那么,它们的间隔数是 ( n- 1) 个,它们的时间间隔为 ( n - 1) s. 2 . 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 3 . 手拉动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 4 .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应注意把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位于纸带上方,使用电磁 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 5 .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计数点要每隔 T = s 选一个,即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而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 Δ x 、Δ t 应取此计数点前、后两个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 . 即 v =xn+ xn + 12 T. 6 . 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 7 . 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 ( 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点 O 之间的距离 ) ,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