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一章第一节实验化学起步第2课时内容摘要:
/12/24 11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 转化速率 的影响: 步骤 把 ①、③ 号试管置于 40℃ 的水浴中,约10min后,再振荡、静置观察记录振荡周期。 复习水浴加热时,温度计的放置位置 实验结束后,回收反应溶液,完成实验报告。 蓝瓶子实验 2020/12/24 12 注意事项: 溶液颜色变化可持续维持两天。 待溶液中葡萄糖完全氧化后,溶液的蓝色将不再褪色。 所加亚甲基兰不宜太多,太多褪色困难,且一次褪色消耗的葡萄糖也多,实验效果不好,加入亚甲基蓝使溶液呈蓝色即可。 褪色过程中要塞上碘量瓶塞,以免空气进人瓶中。 而恢复颜色的过程中要打开瓶塞,让空气进人。 蓝瓶子实验 2020/12/24 13 问题与讨论 四、实验 11 蓝瓶子实验 ( 1)比较探究溶液酸碱性对亚甲基蓝与葡萄糖反应的影响。 ( 2)本实验主要探究了浓度、温度以及溶液的碱性对葡萄糖还原亚甲基蓝反应的影响。 还可以设计在酸性条件下,以及碱性的强弱,温度的高低等不同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 蓝瓶子实验 2020/12/24 14 弄清亚甲基蓝的变色机理,现通过“蓝瓶子”实验来证明。 即同等条件下在不同的糖溶液中加入亚甲基蓝试剂,“振荡 → 静置”,得出下表结论。 配制的各种糖的“蓝瓶子” “振荡 → 静置”过程中是否有“蓝色→ 无色”转变 “蓝色 → 无色”转变过程所需时间( s) 1. 可溶性淀粉 2. 蔗糖 3. 果糖 4. 葡萄糖 5. 麦芽糖。20xx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一章第一节实验化学起步第2课时
相关推荐
0/12/24 7 ( 1)不能,因为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不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乙酸乙酯的含量不会增加。 ( 2)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乙醇的用量,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提高乙酸的利用率;增加浓硫酸的用量,利用浓硫酸吸水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加热将生成的乙酸乙酯及时蒸出
的条件,乙酸乙酯的含量不会增加。 ( 2)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乙醇的用量,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提高乙酸的利用率;增加浓硫酸的用量,利用浓硫酸吸水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加热将生成的乙酸乙酯及时蒸出,通过减少生成物的浓度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 3)在酯化实验中,三种不同条件下酯化反应进行的快慢不同:没有酸催化时,几乎没有乙酸乙酯生成
2、识和基本技能。 正确的基本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 考试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是为了培养同学们动手能力而设置的典型实验,各省市的历年中考对此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在复习中,应避免死记实验的做法,要动手使用仪器进行操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经过反复练习操作,掌握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理解各项操作原理,准确把握各项操作要点。 对于每一个实验都应当十分熟悉,熟悉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所用仪器
强度,如CuSO4溶液透过蓝色光的强度。 分光光度法:比较有色溶液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如 CuSO4溶液对黄色光的吸收强度的比较。 比色法测定抗贫血药物中铁的含量 实验药品 102mol/L左右的 Fe3+标准溶液、蒸馏水、5%KSCN溶液、 pH=4的 HAcNaAc缓冲溶液、 1:1 HNO3溶液、抗贫血药物。 实验仪器 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 100mL容量瓶、胶头
液面),水浴加热,并不停摇动(不能蒸干,适当添水) 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当溶液呈浅绿色不冒出大量气泡时,趁热过滤,将滤液转移到蒸发皿中(残渣用少量蒸馏水洗23次)。 反应耗时较长,实际操作时加了20 mL 3mol/L 的H2SO4,所以铁片可以反应完全,在残留少许铁屑时停止加热)反应时间约 75min。 趁热过滤是避免晶体析出。
3、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更始乃征憙。 憙年未二十,既引见,更始笑曰:“茧栗(兽角初生如茧如栗。 借指牛犊)犊,岂能负重致远乎。 ”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更始败,憙为赤眉兵所围,迫急,乃逾屋亡走,与所友善韩仲伯等数十人,携小弱,越山阻,径出武关。 仲伯以妇色美,虑有强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