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案及作业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明的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学习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说明文吗。 它跟记叙文有什么差别呢。 我们学过了哪些说明文。 请一位同学回答。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 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30 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 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他写过大量 3、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1、请同学到黑板根据汉字写拼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教师出题)洨(匀称(鷟( 佥(河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 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推崇:很尊重。 三、划分段落1学生朗读课文,老师点拨说明文的朗读技巧。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 10 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2 段):从外形和历史角度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第二部分(第 39 段):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第三部分(第 10 段)概述中国石拱桥随着中国建筑事 5、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 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五、完成课后练习五六、布置课后作业1、精读课文,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层次表。 2、说明方法有十种之多,除了举例子外,请在课文中找出运用说明方法的例子, 6、并分别说说它们在说明事物上的表达效果(作用)教学反思:中国石拱桥校本作业第一课时【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推崇( ) 和谐( ) 惟妙惟肖( )2按注音填字组词。 桥 ) )河 饮 ) )桥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 ,这是一篇 ,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 、 、。 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_,结构_,强度_。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_。 (巧妙绝伦 匠心独运)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 (崇拜 推崇)这座桥。 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 (证明 表明 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 8、是什么。 10、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 这些例子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吗。 11、读自然段,了解作者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哪些内容。 12、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各详写什么。 13、作者写赵州桥结构时怎样安排顺序的。 具体说说看。 14、卢沟桥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15、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16、概括本文的中心:【参考答案】1墩 洨 涧 拱3茅以升说明文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省巧高 巧妙绝伦 推崇 表明 4A 5D 6文章从第自然段开始写中国石拱桥。 前两段写的是石拱桥,它们之间的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 7第自然段侧重写外形美观 10、点: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运用准确语言来说明的特点;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总结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检查复习1. 提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略)2提问:本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的?归纳: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 二、学习新课1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 1、2 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小结:开头第 1 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 第 2 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 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11、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 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 4、5 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小结:第 4 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 第 5 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 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 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读第 6 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小结:由整体到局部( 12、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赵州桥:建于公元六 O 五年左右;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归纳提问: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 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 (1)要求学生列举出课文中表示准确数字和概数的词句。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三年。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 14、当的修饰、限制,从而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关联词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讨论:“不但”和“而且”两个词能不能去掉。 两个分句和词 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归纳小结:“不但”、“而且”表示出了“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层进的关系,去掉关联词,就变成了并列关系。 两个分句的词序调换,就颠倒了主次关系。 (3)研究一些句群的组织。 第 9 段对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原因的分析,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分条说明。 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逻辑性强,非常准确。 第 10 段除开头和最后一句外,是一个用事实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飞跃发展的句群。 这个句群可 15、以分为两部分,第 1、2 句是一部分,说明不但兴建了许多石拱桥,而且兴建了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 第 3、4 句又是一部分,说明创新建造了“双曲拱桥”,以及这种拱桥的总长度及最大桥拱的长度。 这句群中的两部分,从量和质两方面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我国拱桥建筑的飞跃发展。 3、 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整体运用举例子,局部运用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摹状貌、引用等难点突破:说明方法的作用怎么表达。 公式可以定为“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事物的什么什么特征。 ”4总结课文。 (1)齐读第 9、10 两段,讨论:本文主要是写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为什么最后还用两段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写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桥梁。 小结:第 9 段写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国石拱桥发展的本质特征。 第 10 段写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写这两段不仅使全文结构严谨,而且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2)简介目前我国桥梁发展的信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