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现象整理内容摘要:
3、颛臾(2) 介词,从。 虎兕出于押(3) 介词,在。 龟玉毁于椟中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语气词“也” ,表判断)2疑问句 (1)求。 无乃尔是过与(疑问语气词 “与” ,表疑问)(2)何以伐为(疑问代词 “何” 与句末语气词“为” ,表反问)(3)是谁之过与(疑问代词“谁 ”与疑问语气词“与” ,表疑问)3省略句(1)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省动词宾语 “之” ,即颛臾)(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国君 )则修文德以来之(省去主语“国君”)(3)(国君 )既来之,则安之(省去主语 “国君”)(4)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5、孙忧 何以伐为C而在萧墙之内也 是社稷之臣也D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乃尔是过与。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1 通假字(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 ,不要)(2)无失其时(通“毋” ,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 ,此处指头发花白)(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 “途” ,道路)2 特殊词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 7、作定语成分 移其粟于河内( 代河东的)/ 无失其时(它们的)3之(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寡人之于国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结构助词,的。 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3)衬音助词,无义。 填然鼓之/树之以桑代词,作宾语成分 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 代前面所说的事)4焉(1) 句末语气助词。 尽心焉耳矣(2) 代词 斯天下之民至焉( 指代“王”)5然(1) 指示代词,这样。 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2)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填然鼓之6于(1) 介词,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2) 介词,表比较,比。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 介词,在。 颁白者不负 9、(省去主语“士兵”)(3)以(是) 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 , “以是”相当于“因此”)(4)(梁惠王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省去主语“梁惠王”)(5)(孟子)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 则日:“非我也,岁也。 ”(省去主语“王”) 4倒装句(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4)未之有也(未有之 11、我也,兵也。 ”黄花冈烈士事略序【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 (1)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通 “记” ,记述) (2)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 (通“倡” ,倡导)2特殊词义 (1)直可惊天地(简直) (2)滋可痛矣(更加、越发 ) (3)视清季有加(比) (4)满清末造(一个季节或一个朝代的末了) 3古今异义 (1)益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矣 古义:益、更加,副词 今义:滋生,增添 (2)顾自民国肇造 古义:建立 今义:制作 4词类活用 (1)名词为动用法。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为作传)(2) 形容词用作动词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将发扬光大)(3) 使动用法 直可惊天 13、命以成(6) 连词,来。 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3且 (1) 连词,表让步,尚且。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2) 连词,表递进。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4为 (1) 介词,替。 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2) 介词,为了。 草木为之含悲(3) 介词,被。 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 (4) 动词,写作。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 5于 (1) 介词,比。 尤倍重于三十年前(2) 介词,向。 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3) 介词,在。 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而徒感慨于其遗事三、文言句式1省略句(1)风云因(之) 而变色(省动词宾语 “之” ,即“是役”)(2)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之 )成(。文言现象整理
相关推荐
2、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解析:A 项,有歧义。 “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既可以理解成弹壳是由两个目击者提供的,也可理解为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数量是两个。
、浏览课文,明确情节: 开端: 戏鼠明仇,铸剑 丢头。 发展: 寻仇遇阻,复仇 献头。 高潮、结局: 智取王命,鼎中 啮 ni232。 头。 尾声: 三首俱葬,臣民 祭头。 四、作品解读 ,家庭的破灭、民族的沦亡在即 ,他更容易体受到中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奸诈,从小便锻炼得敏锐而清醒,愤慨而坚强。 ,然而文中却分明有两种复仇。 一种是表面结构的复仇,这种复仇是亲情道德内的复仇。 即
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五类风险,围绕工作中易发生违规违纪行为的环节和领域,采取“自已找、群 3 众提、互相查、领导点、集体定”的方法,分单位、科室、岗位三个层面深入排查风险目录,设置前期预防、中期流程、后期处置等三道防线,形成以工作岗位为点、工作流程为线、监管制度为面的岗位风险防控机制。 五、建立创建“四好”班子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 堡垒作用
英法打算牺牲捷克推动德国攻打苏联。 • ,英法密会德,绥靖 (安抚,使保持地方平静)政策,促德攻苏 • 10年的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绥靖政策破产 • “永远消灭波兰 ” , • ,仍怂恿德对苏, “ 静坐战争 ” • —6丹麦( 4小时)、挪威、卢森堡、荷兰( 4天)、比利时(两周)、法国(一个月)先后沦丧 • ,抗德 • —9“不列颠之战 ” 告捷,德军第一次被挫败 • “
辉映。 同时,“ 斜阳 ” 点出所状者乃薄暮时分的秋景。 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已隐寓其中 ,埋怨“ 芳草 ” 无情,正可见作者多情、重情。 直接托出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 好梦 ”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除了 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不由得发出“ 休独倚 ” 之叹。
果 核果近球形,有沟,直径约1~ 3厘米,密被短柔毛,味酸,绿色, 46月果熟时多变为黄色或黄绿色亦有品种为红色和绿色等;味酸,可食用,可用来做 梅干 、梅酱、话梅 、 酸梅汤 、 梅酒 等,亦可入 药。 梅花酒在 日本 和 韩国 广受欢迎。 其味甘甜,有顺气的功能,是优良的 果酒。 话梅在中国是很受欢迎的食品。 话梅是将梅子与 糖 、 盐 、甘草 在一起 腌制 后晒干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