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堂实录内容摘要:

2、有怀才不遇的情绪,这里体现了他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因材施教的思想。 师:我读到了一个教育家所具有的一种平等的教学思想,读到了他对学生的充分理解,读到了他在情境中设计问题进行开放式、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我还联想到了孔子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还主张我们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并说“学而优则仕” ,主张“仁政”和“以礼治国”。 师:下一句谁来翻译。 (一名学生翻译子路的言志内容,然后谈他的性格。 )生:子路很有个性,直率、能干、有抱负。 生:子路很自负,他故意把自己想治理的国家说得危机四伏、困难重重,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才能。 生:当时是春秋时期,国家有内忧外患也是很平常的,子路 4、;由也兼人,故退之。 ” 生:冉有不如子路,无论是他们自己的评价还是老师的评价都证明了这一点。 生:子路率直、主动,未经老师点名,自己主动发言。 而冉有是老师点名后才站起来说的,他的性格比较内向。 生:冉有说自己能管理方圆六七十里的地方以后,可能觉得自己把话说大了才改口,退到管理方圆五六十里的地方了。 生:冉有说自己只能“足民” ,礼乐之事要等君子,说明他很谦逊。 师:你们怎么看待这两种性格。 生:现在的社会,像冉有那样过分谦和会失去很多机会。 生:像子路那样太露锋芒,也会对自己不利。 师:我们来看看公西华,谁来翻译。 (学生翻译公西华的志向,并讨论其性格。 )师:公西华也很谦虚,冉有也很谦虚。 他们的谦虚是否一 6、入世,但由于战乱,志向不能实现,痛苦之后,希望自己能够过悠闲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曾皙的理想刚好表达了孔子自己的理想。 师:“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既赞又叹,赞的是什么。 叹的又是什么。 生:因为孔子怀才不遇,所以要叹,因为曾皙描绘的景象太美了,所以要赞。 生:这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也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要叹,而这生活毕竟是美的,令人憧憬的,所以要赞。 生:孔子自己怀才不遇,他的弟子这么大年纪了,那么有才能,还在读书,也是不得志,所以叹,而他的学生所拥有的才学、所追求的境界这么高,所以赞。 师:他们中有的年纪很大了,为什么还要读书。 生:为了“独善其身” ,为了“修身”。 师:讲得合情合理。 哪位同学翻译一下孔子的点评。 (学生翻译并讨论孔子的点评)师:孔子对其余三个弟子究竟是如何点评的。 生:孔子首先对“三子”谈论自己的志向表示肯定,提出了治国原则是礼,然后对子路的不让作了批评,对冉有的谦和和公西华的才华作了肯定。 师:全文以什么为线索。 围绕了什么样的政治主张讨论志向。 讲明理由。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思路和主题有个整体把握。 )生:以“孔子问志、四子述志、孔子评志”为线索,围绕“为国以礼”的主张论志:子路的“知方” ,冉有的“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的“端章甫,愿为小相” ,曾皙的礼乐之治下的太平盛世师:课后请大家诵读全文,完成课后练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