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内容摘要:
2、,是这个时代千资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的事情。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虽然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就拼音写出汉字。 (4 分)憧( )憬 ( ) )释 )益2、请结合语境分析。 (2 分)A、“形象的诠释”中“诠释”是什么意思。 B、“大有 ”的意思是。 3 3、、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 ”,这里的“憧憬”和“理想”的前后顺序能否颠倒。 为什么。 请从语意角度谈一谈。 (2 分)4、划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些不妥,请写出正确的句子。 (2 分)5、按要求默写。 (10 分)(1)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奋斗的泪泉,。 (2)社会每天都在进步,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在旧事物灭亡的基础上,正如次北固山下所说_,_。 (3)杜牧赤壁诗中所写是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其中涉及曹操和周瑜二人的诗句是:_,_。 (4)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 _,_。 (5)相信你读过 5、大圣取回西天真经。 (人名: )8、阅读下列寓言,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 分)古时候,有一个北方人,从来没有见过菱角。 他到南方做官,一次在宴席上吃菱角,竟连壳一起吃下去了。 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 ”他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火。 ”有人问:“北方也生长菱角吗。 ”他回答:“山前山后,到处老是。 ”这则寓言启示我们: 9、上初中了,你的同桌一定是一位新同学吧。 新同学,新起点,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新同桌说点什么呢。 请将得体的语言写在下面。 (2 分)10、请阅读“我爱文学”语文实践活动材料,按要求答题。 (6 分)材料一:我爱文学,在我眼中,文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 它像一首 6、小诗,清新、隽永;又像一股清泉,流淌着纯真和甜美。 刚懂事时,就开始爱上了文学,直到现在,还痴迷着它。 材料二:我爱文学,她是我生命的动脉,她的美丽给我以无穷的精神享受。 如果把文学比作海,那我就是她怀抱中的一滴小水滴,是大海给了我生命;如果把文学比作阳光,那我就是一棵沐浴着阳光,是阳光给了我茁壮成长希望。 (1)上面两则材料是“我心目中的文学”演讲摘录,请分辨二者内容侧重点的不同。 (2分)(2)你心目中的文学是什么。 请仿造材料二画线句子的句式续写。 (2 分) (3)班级组织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 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三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 7、。 (4 分)小报名称: 栏目名称: 二、阅读理解:(59 分) (一)往 事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了,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莲的,还有三莲的,四莲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子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 9、睛之笔是 (3 分)12第二、三段交代八九年前的作用是【 】 (2 分)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 13根据上下文,试推断下面词语的含义。 (2 分)说是应了花瑞。 应: 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 菡萏: 14 “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一句中的“ 不宁的心绪”指什么。 (4 分)答: 15试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中“我”的感情变化。 (5 分) 16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诗游子吟 ,其中的四句“ ” 抒发了与本文相同的感情。 写作手法上都是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的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感情。 (4 分)(二)天堂的灯20 10、06 年 7 月 3 日,星期一。 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 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 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 艳艳 9 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 28 次。 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 她必须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 可惜,15 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 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 11、了初中。 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家里太穷,社会各界捐助的钱,让她的生命在不断输血中延长了三年,已经算是奇迹了。 几天前,一向坚强的胡艳艳哭了,她嘤嘤地说:“爸爸,我很想回学校上一堂课”爸爸立即去学校。 学校惊动了,校长当即就落泪,特意批准她上半天学。 八个女生用手臂交织成特殊的“担架” ,把胡艳艳架进了校园。 到校,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每间教室都有欢迎她的队列,还有“艳艳你好”的彩旗。 一走进校园,每个人眼前的风景都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花坛、雕塑、操场、小果园,那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树,还有图书室、教学楼、宿舍楼、教室。 上课铃响了。 看似正常中的震撼与。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