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规模牧场标准化管理生产技术制度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重视过瘤胃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等的需要量。 奶牛的营养需 要也可参照料奶比 1: 34。 以下为每产 1 千克 4%标准乳的营养需要和不同产奶量的营养需求。 每产 1 千克 4%标准乳的营养需要 表 项目 表 干物质 DM( kg) 表 奶牛能量单位( NND) /kg 表 粗蛋白( CP)( g) 表 钙( Ca)( g) 表 磷( P)( g) 表 胡萝卜素( mg) 表 营养需要 表 表 表 55 表 表 3 表 奶牛不同产奶量的营养需求 表 泌乳量( kg/d) 表 15 表 25 表 35 表 干物质采食量( DMI)( kg/d) 表 表 表 表 奶牛能量单位( NND)泌乳净能 表 表 表 表 粗蛋白( CP)( g/d) 表 2151 表 2870 表 3589 表 钙( Ca)( g/d) 表 表 表 表 磷( P)( g/d) 表 表 表 表 中性洗涤纤维( NDF) % 表 25— 33 表 2533 表 2533 表 酸性洗涤纤维( ADF) % 表 17— 21 表 1721 表 1721 17 以上为体重 650 千克 /只,每天产奶量为 15 千克 、 25 千克 和 35 千克 %乳脂率的营养需要。 干物质采食量 干物质采食量受体重、泌乳阶段、产奶量、健康状况、日粮水分,饲料品质、气候 、采食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用占体重的百分比来表示。 奶牛在产后 3060 天达到产奶高峰,而最大干物质采食量发生在产后 7090 天。 因此,泌乳早期能量处于负平衡,体重减轻;在泌乳的中期、后期,随着干物质采 食量的增加,产奶量保持平稳并趋于下降,奶牛体况恢复,体重增加。 日粮中水分含量影响干物质的进食量,日粮中水分一般掌握在 45- 50%(当日粮含水量在 50%以上时,每增加 1%的含水量,每 100kg 体重干物质进食量降低)。 粗饲料质量是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限制因素,优质粗饲料可以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 量。 能量 能量是奶牛维持、生长、生产和繁殖必不可少的营养需要。 我国使用奶牛能量单位( NND)。 维持能量需要:在中立温度下,逍遥运动的维持需要为 千卡;在低温、高温或运动情况下,能量消耗增长,这些增加的能量需要,可列入维持需要中计算。 产奶能量需要:每生产 1 公斤乳脂率 4%的标准乳需要的产奶净能 750 千卡。 体重变化与能量需要:奶牛日粮能量不足时,动用体贮备能量去满足产奶需要,体重下降; 当日粮能量过多时,多余能量在体内贮存起来,则体重增加。 体重每增 1 公斤相当于 8 公斤 4%标准乳的产奶净能;体重每减 1 公斤能产生 兆卡的产奶净能,相当于 公斤 4%标准乳。 妊娠的能量需要:妊娠后期胎儿发育迅速,能量需要增加,妊娠 9 月时,每天应在维持基础上增加 、 、 和 兆卡的产奶净能。 生长的能量 需要:应根据 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长速度,确定生长的能量需要。 18 蛋白质需要 用于提供动物所必需的氨基酸。 氨基酸是体内所有细胞和组织 的构成单位,奶牛体内各种酶、激素、精液及牛奶,均需要各种氨基酸。 氨基酸来自于日粮中非降解蛋白质和瘤胃内合成的微生物蛋白。 奶牛日粮由混合饲草和富含淀粉的精料组成,保持瘤胃最有效的消化和发酵需要 11~ 12%的粗蛋白。 日粮的蛋白质水平过低,整个日粮的消化率将降低,其结果会降低饲料采食量,并使饲料的能量利用效率下降;当日粮蛋白水平过高, 造成蛋白质和能量的浪费。 蛋白质的利用受日粮能量的限制,保持日粮的能氮平衡十分重要。 饲料蛋白包括真蛋白和非蛋白氮。 进入瘤胃后非降解蛋白通过瘤胃;而降解蛋白和非蛋白氮分解为氨,被 瘤胃微生物利用,合成菌体蛋白, 在小肠吸收。 瘤胃能合成菌体蛋白的日最高量可达约。 高产奶牛所需要的日粮蛋白应含有较高的非降解蛋白,这样才能满足奶牛高产对蛋白质的需要。 矿物质 矿物质元素可分为常量和微量两类,常量矿物质包括 :钙、磷、钠、氯、钾、镁和硫;微量元素包括钴、铜、碘、铁、锰、钼、硒和锌。 矿物质过量会造成元素间的拮抗作用,甚至有害。 钙:钙是组成骨胳的一种重要矿物成份,其功能主要包括:肌肉兴奋、泌乳等。 奶牛对钙的吸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维生素 D 和磷,日粮过多的钙会对其 他元素如磷、锰、锌产生拮抗作用。 成乳牛应在分娩前 10 天饲喂低钙日粮( 4050g/日)和产后给予高钙日粮( 148197g/日)。 钙缺乏会导致犊牛佝偻病、成母牛产 褥 热等。 磷:除参与组成骨胳以外,是体内物质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 磷不足可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出现乏情、产奶量减少等现象,补充磷时应考虑钙、磷比例,通常钙:磷比为( ) ∶ 1。 钠和氯:在维持体液平衡,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时发挥重要作用。 泌乳牛日粮氯化钠需要量约占日粮总干物质的 %,干奶牛日粮氯化钠的需要 量约占日粮总干物质的 %,高含量的盐 可使奶牛产后乳房水肿加剧。 钾是细胞内 19 液的主要阳离子,与钠、氯共同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硫:对瘤胃微生物的功能非常重要,瘤胃微生物可利用无机硫合成氨基酸。 当饲喂大量非蛋白氮或玉米青贮时,最可能发生的就是硫的缺乏,硫的需要量为日粮干物质的 %。 碘:参与许多物质的代谢过程,对动物健康、生产均有重要影响。 日粮碘浓度应达到 DM(干物质)。 同时有研究认为碘可预防牛的腐蹄病。 锰:功能 是维持大量的酶的活性,可影响奶牛的繁殖。 需要量为4060mg/kg DM(干物质) 硒:与 VE有协同作用,共同影响繁殖机能,对乳房炎和乳成份都有影响。 在缺硒的日粮中补加 VE和硒可防止胎衣不下。 合适添加量为 DM(干物质) 锌:是多种酶系统的激活剂和构成成分。 锌的需要量为日粮的3080mg/kg DM(干物质)在日粮中适当补锌,能提高增重、生产性能和饲料消化率,还可以预防蹄病。 维生素 维生素对机体调节、能量转化、组织新陈代谢都有重要作用,分 脂溶性( VA、VD、 VE、 VK)和水溶性( VB、 VC)两类。 反刍动物可以在瘤胃组织合成多种维生素。 维生素缺乏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VA 缺乏能引起夜盲,胎衣滞留等问题, VD 缺乏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骼钙化不全,引起犊牛佝偻病。 在分娩前一周喂大剂量的 VD 可以降低乳热症的发生。 VE 和硒有协同作用, VE 缺乏时出现肌肉营养不良、心肌变性、繁殖性能降低等症状。 VB、 VC 奶牛可在体内自己合成,一般不会缺乏。 对高产奶牛补充烟酸是有利的,可以减少应激,对增加牛奶产量 , 提高牛奶质量,控制酮病有辅助作用。 推荐量每公斤饲料干 物质 VA 不低于 5000IU(国际单位), VD 不低于 1400IU(国际单位), VE不低于 100IU(国际单位)。 水 20 水是奶牛必需的营养物质。 奶牛的饮水量受干物质进食量、气候条件、日粮组成、水的品质及奶牛的生理状态的影响。 水的需要量按干物质采食量或产奶量估算,每公斤干物质采食量( DMI)需要 的水或每产 1 公斤的奶需要 45kg的水。 环境温度达 2730℃ 时泌乳母牛的饮水量发生显著的上升;日粮的组成显著地影响奶牛的饮水量,母牛采食含水分高的饲料,饮水量减少,日粮中含较多的氯化 纳 ,碳酸氢钠和蛋 白质时,饮水量增加,日粮中含有高纤维素的饲料时,从粪中损失的水增加。 水的温度也影响奶牛的饮水量和生产性能,炎热的夏季防止阳光照射造成水温升高,在寒冷天气,饮水适当加温可增加奶牛饮水量。 饮水应保持清洁卫生。 奶牛的特殊营养 脂肪 脂肪可以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缓解高峰期奶牛的能量负平衡。 脂肪类饲料包括:全棉籽、 饱和脂肪酸、脂肪酸钙类制品。 如果脂肪添加量过高,会影响瘤胃的发酵,特别是影响粗纤维的分解,使牛奶非脂固体率(特别是乳蛋白率)降低。 粗纤维 奶牛在日粮中需要一定量的粗纤维来维持正常的瘤胃机能,防止代谢病的发生。 当粗纤维水平达 到 15%,酸性洗涤纤维( ADF)在 19%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产水平和乳脂率。 粗料的长度影响奶牛的瘤胃机能,在日粮中至少有 20%的粗料长度大于。 推荐奶牛日粮营养浓度 泌乳奶牛各阶段营养浓度:见附录 2。 后备牛日粮浓度: 见附录 3。 日粮的配 制 日粮的配 制 原则 精粗比合理,营养全价,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营养价值高,价格合 理。 适口性强。 饲料报酬高。 21 营养 素间搭配合理,确保奶牛健康和乳成分的正常稳定。 全混日粮:混合均匀,水份适宜 45- 55%。 日粮配 制 应注意的问题 日粮中青贮应以玉米青贮为主,干草类饲料应选用优质苜蓿干草、东北羊草和小黑麦干草。 合理的矿物质平衡,钙磷比为( ) :1。 TMR 日粮水分应控制在 45- 55%。 合理的能量蛋白比,同时考虑不同种类蛋白质饲料中氨基酸的互补性。 粗饲料的物理形态及纤维含量。 应有部分粗饲料长度大于 ,高产牛粗纤维的摄入不应低于干物质的 15%,酸性洗涤纤维( ADF)占干物质 1921%,中性洗涤纤维( NDF)占干物质 2528%。 混合精料实行集中加工、统一供应,配合比例为:能量饲料占 5055%;蛋白质类饲料占 2530%;矿物质类饲料占 35%;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添加剂占 1%;其它辅料部分(如麸皮、干啤酒糟等)占 510%。 附录 1:青贮品质的鉴定 等级 项目 品 质 要 求 优 中 劣 色 黄绿、青绿近原色 黄褐、暗褐 黑色、墨绿 香 芳香、酒酸味 有刺鼻酸味、香味淡 刺鼻臭味、霉味 味 酸味浓 酸味中 酸味淡 手感 湿润松散 发湿 发粘、滴水 结构 茎、叶、茬保持原状 柔软、水分较多 腐烂成块,无结构 PH 值 ≤ ≥ 氨态氮 ≤5% 520% ≥20% 可消化总养分 ( TDN) ≥60% 5060% ≤50% 附录 2:成母牛各阶段营养浓度需要 营养需要 干奶前期 干奶后期 围产后期 泌乳早期 泌乳中期 泌乳末期 0 21 天 22 80 天 80 200 天 200 天 干物质采食量( DMI) ( kg) 13 10 11 17 19 22 19 22 总能 NEL ( MCal/kg) 脂肪 Fat % 2 3 5 6 5 3 粗蛋白( CP)( %) 13 15 19 18 16 14 非降解蛋白 %( CP) 25 32 40 38 36 32 降解蛋白 %( CP) 70 60 60 62 64 68 酸性洗涤纤维( ADF) % 30 24 21 19 21 24 中性洗涤纤维( NDF) % 40 35 30 28 30 32 粗饲料提供的中性洗涤纤维( NDF) % 30 24 22 可消化总养分 TDN 60 67 75 77 75 67 钙( Ca) % 1 磷( P) % 镁( Mg) % 钾( K) % 1 1 钠( Na) % 氯( Cl) % 硫( S) % 维生素 A 100,000 100,000 110,000 100,000 50,000 50,000 维生素 D 30,000 30,000 35,000 30,000 20,000 20,000 维生素 E 600 1000 800 600 400 200 附录 3:后备牛日粮浓度 阶段划分 月龄 体重 kg 奶 牛 能 量 单 位( NND) 干物质 kg 粗蛋白 g 钙( Ca) g 磷( P) g 哺乳期 0 3540 250260 810 56 1 5055 250290 1214 911 2 7072 320350 1416 1012 犊牛期 3 8590 350400 1618 1214 4 105110 500520 2022 1314 5 125140 500540 2224 1314 23 6 155170 540580 2224 1416 育成期 712 280300 1213 600650 3032 2022 1316 380400 1315 640720 3538 2425 青年期 17 预产 420500 1820 750850 4547 3234 饲养管理与生产工艺 奶牛分群与阶段划分 根据奶牛不同生长发育特点和生理阶段,习惯上把牛群划分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