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第2课时内容摘要:
奠定感情基调 : 依依不舍第 2 ~ 5 节 康桥风光 金柳 — 新娘青荇 — 招 摇清潭 — 彩虹、梦梦 — 留恋之情 第 6 节 诗歌高潮 : 梦回现实第 7 节 照应开头 : 挥之不去的离情 1. 《再别康桥》一诗中的意象选择有什么特点 ? 试举例说明。 【思路点拨】先找出诗歌所运用的意象 , 因为诗歌运用意象的最终目的都是表情达意 , 可以结合具体内容概括分析。 【与你交流】诗人告别康桥时 , 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 , 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如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 , 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 , 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 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 摇摆 , 影子倒映在水中 , 像美丽的新娘。 这波光里的艳影 , 在水中荡漾 , 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景中见情 , 情中有景 , 情景交融在一起。 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 , 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 而到晚上泛舟归来 , 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 , 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传达出来。 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特之处。 2. 如何解读《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 ,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这几行诗 ? 【思路点拨】赏析诗句要从表现情感、所用手法及其效果等方面分析。 【与 你交流】这几行诗是《再别康桥》一诗的高潮所在。 承上一节“寻梦”的奇想 , 诗人在此思路急转 , 由梦境回到现实。 “放歌”是不可能的 , 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 , “我”现在只能悄悄地只身离去。 别离的笙箫响起来了 , 夏虫也为“我”的离别而沉默不语。 离情别绪越来越浓。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匠心独运 ,将“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 , 化静为动 , 化虚为实 , 化无形为有形 , 化无声为有声 , 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效果。 3. “新月派”提倡诗歌创作的“三美”主张 , 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再别康桥》一诗是如何 体现这“三美”的 ? 【思路点拨】联系诗歌内容 , 结合“新月派”提倡的诗歌创作主张 , 分别从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三个方面分析。 【与你交流】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 , 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音乐美 , 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 , 韵脚严整 , 节奏鲜明 , 旋律和谐 , 每行基本由二至三个音步构成 , 读来朗朗上口 , 悦耳动听。 建筑美 , 表现为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 , 四行一节 , 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 , 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 , 间或八个字 , 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绘画美 , 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 , 用词讲究色彩运用 和搭配 , 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 , 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作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 4. 《再别康桥》第一节写自己“轻轻的走”“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最后一节写自己“悄悄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 二者是否有些重复呢 ? 【思路点拨】分析这两节诗在篇章结构、情感表达、艺术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与你交流】不重复 , 二者作用不一样。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 , 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 , 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 , 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 , 衬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 , 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最后一节 , 在结构上与第一节呼应 ,收束全诗 , 虽然节奏相同 , 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了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 , “悄悄”写出了其离去时的一丝孤寂 , 像一只孤雁离开了雁群 , 对前路充满了忧虑。 小剧本创作 —— 与丁香邂逅 在《雨巷》一诗中 , 诗人对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有着深深的情结 , 他反复咏唱“希望逢着 / 一个丁香一样的 / 结着愁怨的姑娘”。 假如诗人写完这首诗后 , 就真的逢着了一个这样的姑娘。 你能想象他们在雨巷中相逢时的情景吗 ? 请写一个 300 字左右的小剧本 ,描绘诗人和他的“丁香姑娘”相逢在雨巷中的情景。 【 活动说明】学生在充分理解诗歌意境的基础上 , 充分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和诗人的性格特点 , 再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诗中“雨巷”的环境 , 发挥个人独特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 写出小剧本。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 在班上演出。 可以拍出微视频 , 在班上播放。 【成果展示】 吟诗赋情 —— 重温母校景 , 小诗咏深情 诗人徐志摩曾在剑桥大学留学 , 他对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情愫 , 他把这种情愫化为文字 , 于是有了《再别康桥》。 同学们几个月前离开了各自就读的初中学校 , 对母校也有着或多或少的牵挂。 请通过回忆和想象 , 重新感受母校的一人一事、 一草一木 , 并对这些情感进行提炼加工 , 把它化为形象的语言 , 写一首回忆或告别母校的小诗 , 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深情。 诗歌不超过 30行。 【活动说明】诗歌作为一种主流文学体裁 , 学生不仅要会读 ,还应该会写。 但对学生写诗的要求不能太高 , 只要他们学会提炼语言 , 学会描写意象 , 学会抒情 , 也就达到了目的。 老师应允许他们在形式上进行模仿 , 如果能写得有些韵味 , 就更应该鼓励。 老师也可对其中部分诗歌进行点评 , 把写得好的诗歌在班上进行分享或推荐发表在校刊上。 【成果展示】 高考链接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 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的形象包括三个方面 : ①人物形象。 ②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物象 ( 山川草木等 ) 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 , 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 , 即“意象”。 作者通过意象的创造和连缀 , 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 这就是意境。 ③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就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作者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示例】 1. 发 现 闻一多 我来了 , 我喊一声 , 迸着血泪 , “这不是我的中华 , 不对 , 不对 ! ” 我来了 , 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 , 擎一把火 , 我来了 , 那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 , 哪里是你 ? 那是恐怖 , 是噩梦挂着悬崖 , 那不是你 , 那不是我的心爱 ! 我追问青天 , 逼迫八面的风 , 我问 , 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 总问不出消息。 我哭着叫你 , 呕出一颗心来 , 你在我心里 ! [ 鉴赏 ] 19 25 年 , 怀抱着炽热的爱国之心和强烈的报国之情 ,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来。 目睹遍布疮痍的祖国和黑暗的社会现实 ,诗人感到极端苦闷和悲愤 , 于是吟出这一首爱恨交织、激越悲壮的诗篇。 诗歌运用第一人称来描写 , “我”兴冲冲地从国外回来 ,却发现现实竟如挂在“悬崖”上的“噩梦”一样黑暗恐怖 , 于是大喊“这不是我的中华” , 进而“问天”“逼风”“擂地” , 苦苦寻觅 , 上下求索 , 以至于“呕出一颗心来”。 啊 ! 那理想中美好的祖国 , “在我心里”。 这才是真正的“发现” ! 在失望中保持着希望 , 在愤懑中坚守着信念 , 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 令人肃然起敬。 诗中的“我” , 便是诗人自身。 2.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 ! 催催催 ! 一卷烟 , 一片山 , 几点云影 , 一道水 , 一条桥 , 一支橹声 , 一林松 , 一丛竹 , 红叶纷纷 : 艳色的田野 , 艳色的秋景 , 梦境似的分明 , 模糊 , 消隐 —— 催催催 ! 是车轮还是光阴 ? 催老了秋容 , 催老了人生 ! [ 鉴赏 ] 诗中 , 徐志摩一连用了“烟、山、云影、水、桥、橹声、松、竹、红叶”九个意象 , 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画卷 :山水相连 , 云烟弥漫 , 雾霭缭绕 , 松涛阵阵 , 修竹俊秀 , 红叶映衬 ,秋色绚烂。 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流露出“催老了秋容 , 催老了人生”的感叹。 最后一句“催老了秋容 , 催老了人生”道出了诗人“人生几何”的感叹。 这是一幅山水画 , 更是一首抒情诗 , 情景交融而形成了优美的意境。 3. 为着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 , 他们来了 !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 , 他们来了 !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 , 他们来了 !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 : 他们来了 ! ( 选自杜运燮《雷》 ) [ 鉴赏 ] 在诗歌中 , “雷”是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修辞手法反复。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第2课时
相关推荐
有什么可以满足的呢 / 宾语前置句。 4. “夜缒而出”说明什么 ? 答 : [ 答案 ] 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 , 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 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 5. 请你从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的对话中 , 找出对应下列论点之说辞 , 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分析 , 并谈谈你认为哪一点最关键。 ①析以利害 ( 就地理位置说 ): ②动以所欲 ( 就舍郑之利说 ): ③挑起宿怨 (
ng was advanced by four days. • 会议提前四天召开。 • ③ Not to advance is to go back. • 不进则退。 • in advance 提前 • in advance of sb./ …… 前面,比 …… 进步 • make an advance in (doing)面取得进步 (2) ④ You must pay for the
人 :姓徐名夫人 买到 收起来装好 函 : 用匣子封闭起来 ,名作状语 准备行装 忤 : 逆,相对 同 (他 )正眼看 做副手 所待 , 欲 与 (之 )俱 ,其人 居 远 未来, 而 为 (之 )留待。 ,太子 迟 之。 疑其有改悔,乃复 请 之曰: “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丹 请 先遣秦武阳。 ”荆轲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 反 者 ,竖子 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 测之强秦 ,仆
problems. • 解析: 句意:关注对话,你就能避免一大堆潜在问题。 过去分词作表语,表状态。 (should) focus focused • Point reduce vt. 减少;减缩;降低 ( 1) reduce … 把 …… 减少了 …… reduce … 把某物降到 …… reduce( from) to sth./to doing sth. 使陷入 ( 更坏的 ) 境地
door swung shut. • 门关上了。 (1) go with a swing顺利进行 in full swing活跃;正在全力进行中 (2) swing into action迅速采取行动 swing by绕道 ⑤ With the Olympics in full swing, there was nothing else to watch on TV. 奥运会热播期间
t against the cancer. She even wrote a song Heart Fire, which describes her struggle and pain. After she died, her corneas(眼角膜) were donated to the persons who needed. Such is Yao Beina, a woman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