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资料之四(7-9单元)内容摘要:

2、如乐队的指挥棒一样,起到(传情达意)和(导向)作用。 7、教师的视线要有针对性地(流动) ,善于和学生建立视线的(接触) ,走上讲台要(扫视)全体学生;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环视)每个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在自己的(注意圈)之中,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教师的(注意中心)。 8、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的表情(真实) 、 (亲切) 、 (自然)。 9、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手势要恰倒好处,之就要做到:(协调) 、 (自然) 、 (简练)。 二、判断。 1、现代教学手势丰富多彩,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也就被完全取代了。 ( )2、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做到情真辞切,真挚感人,富有情感性。 ( )3、只要教师善于观察, 3、通过这些现象就能很好地把握学生。 ( )4、教学中,教师身体的姿势状态不是向学生表达信息的方式。 ( )5、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还必须注意具有成人语言的特点。 ( )6、备课,主要是弄通教材内容,明确目的,设计教法,至于语言的准备可以不管。 ( )三、问答。 1、请举出实例说明教学语言(主要指教学口语)的特点要求。 答:首先教学语言要准确简练。 如:教学古诗泊船瓜洲中的“泊” ,教师做如下解释:“泊”有依靠的意思,但这里指停船、靠岸,从字形看是“三点水”旁。 其次,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 如教太阳一文,为帮助学生理清结构可形象的用一班长、二班长、三班长分别称呼太阳的远、大、热三特点。 “远”班长带了几个兵; 5、、情感愉快的变化,视线要针对性地流动等。 表情的要求:教师的表情要真实亲切自然。 做到内心的情绪体验与面部表情一致,该喜则喜,该怒则怒。 手势运用要恰倒好处,做到协调,自然,简练。 体位:上课开始教师要以稳健的步伐登台,教学中要有意变换位置或姿势给学生以示意或启发。 3、请就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答: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实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教师语言修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实绩或效率或成果。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过好语言修养这一关。 这就是我对教师语言修养问题的一点心得体会。 第八单元 板书技能一、填空题1、板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有利于学生对课 6、文的理解和记忆。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板书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概括性原则(4)条理性原则(5)启发性原则。 3、教学板书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清教育内容的思路(2)将教育内容结构化(3)突出教育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4、在设计教育板书时应重点考虑下列内容:(1)能够表现主要思想内容;(2)能够反映教育内容的结构和作用的思维过程内容;(3)能够表现事物的本质;(4)能够表达事物和现象特点的内容;(5)能够反映教育新知识的内容;二、简答题1、板书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答:(1)从文章主要内容入手设计板 7、书;(2)从教学要求入手设计板书;(3)从篇章结构入手设计板书;(4)从关键词语入手设计板书。 2、设计一则教学板书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 答:(1)分析教材,明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围绕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确定其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J(3)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疑问;(4)围绕设计问题精心设计板书3、为低、中、高年级设计板书时,李注意哪些问题。 答:(1)不同年级的差异;(2)不同课型的差异;(3)不同类型课文的差异;(4)不同文体的差异;(5)不同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差异。 4、为什么说教学板书是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教学板书的设计和使用情况,可以很直观地了解教师的教学素质与能力的各个方面。 良 9、地背地里讲坏话 争辩 温和(下游)逼近小羊反正都一样 喊道(没生下)恶人总是不讲道理的。 答:递进式。 3、第四册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 找 青蛙长出两条前腿 四条腿大脑袋 长出两条后退 宽嘴巴黑灰色 尾巴变短 大眼睛绿衣裳长尾巴 尾巴不见 白肚皮答:并列式。 四、找写课文设计板书并说明理由。 (略)第九单元 指导练习一填空。 1、语文练习题具有导向(激励功能) , (理解巩固)功能, (发展深化)功能, (诊断补救)功能和(情意培养)功能。 2、练习体现了课文的(重点) 、 (难点) 、 (疑点)和(目标要求) ;能引起学生需要,引导他们学习成功,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形成(语文能力)。 3、学生对练 11、联系主要指(模仿)课文中的句式(段落) ,协作方法等,让学生(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 8、内化性练习是一种要求学生(学以致用) ,将课文中的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进行(内化)的练习。 9、语文练习的设计题型要(多样) 、 (新颖) ,练习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练习的(时间) 、(次数)及(练习的难易、深浅都要适度。 10、我们常说“练习的 3 个剃度)是指练习从(基本)的、 (带有模仿)的练习到(变式)的、 (发散)的、 (综合性)的练习,再到(拓展) 、 (应用)和(创造性)的练习。 二、判断1、练习是教师为完成自己的教而进行的实践活动。 ( )2、准备性练习是为教学顺利进入一个新的环节的准备。 ( )3、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而设计的练习是一种理解性练习。 ( )4、练习的次数和效率一定成正比例。 ( )5、练习一定要放在讲读前读后。 ( )6、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想要练什么就可以马上练什么。 ( )7、概括段意时,老师写段意,学生抄段意,这也是一种概括段意的练习。 ( )8、练习设计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 )9、 “背诵” 、 “复述” 、 “抄写”和“仿写”都是巩固性练习。 ( )10、一篇课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