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内容摘要:

2、舞、迪士科、酒吧、咖啡屋等等,而麦当劳、肯德基就是其中融入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外来饮食文化形式。 这就是文明、文化的全球化。 那么这种饮食文化入境后发展情况如何,让我们走进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一起来对这一饮食文化的碰撞融合现象作一解读。 2、出示课件:麦当劳广告短片作导语多媒体出示麦简介 麦当劳,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自 1955 年由创始人雷 克洛克在美国伊力诺洲成立公司以来,以金色拱门下的美味汉堡和亲切的服务,立刻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现在麦当劳公司餐厅每天都在为全世界 4700 万以上的顾客提供优质的品质和服务。 今天,麦当劳在全世界 119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30000 家餐厅,全球 3、营业额达 美元。 教师:虽然东台还未曾出现麦当劳,但它对大家而言,依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铺天盖地的广告让我们早已熟悉了它。 作为一种美国快餐食品品牌,麦有其鲜明的特征:快捷、价廉、被大众接受。 麦当劳以其独特的成功商业模式获得了世界餐饮第一的地位 3、问题探讨: 麦当劳作为一种快餐食品,为什么能在中国扎下根,深受中国百姓喜爱。 麦当劳在拓展中国市场所作的努力中,哪些有变动,哪些保持原样。 全球化的概念是什么。 如何理解“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化从来就不是单向的。 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 教师:中国人民奉行民以食为天,在饮食方面讲究色香味具全。 相对保守的中国百姓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 5、:麦当劳为了在中国拓展市场所作的努力中,哪些有变动,哪些保持原样。 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不变饮食品种、服务、管理模式 变营销策略、 (营造中国式麦当劳、地方企业) 、中国特色、 表明:麦当劳的经营者主动融入中国饮食文化的积极态度,这些改变说明,外境文明文化融入另一种文明文化时的本土文化过程,也是一种积极姿态的表现。 教师:麦当劳在中国的销售过程中,更多的考虑了中国消费者的习惯。 到了中国以后逐渐地地方化了,M 的地方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活动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用我们书本的一个词,叫做全球化。 这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全球化:是社会文化过程 6、,其形式是各种文化在更大程度上的相互接触和碰撞,其结果是多种文化的互动和混合。 问:如何理解“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化从来就不是单向的。 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 提示:历史上中国文化曾主动冲撞过别的文化:张謇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在这些历史上的文化使者不停跋涉的脚步中,中国文化不断被带到了西域,而中国文化也在交流中进步,不断升华。 在现代,当中国人喝着可口可乐感受圣诞节的同时, “老外”们也会乐于吃上一顿正宗的中国菜,会在中国菜市场内讨价还价,他们会在过年时吃着饺子欣赏京剧,还会逛逛元宵节的灯会并猜上几条谜语。 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互动的、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在接触中相互审视 8、M 这种起源于西方的快餐中国化,结果是中国的 M 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 ,也不同于西方的原形。 同样,中国的火药、指南针、中国百姓常用的扫帚传到西方也发生了变化。 西方的汽车、西服传到中国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教师:著名作家冯骥才出访时,一次他出席法国人欢迎他的宴会。 在这次宴会上,许多西方记者蜂拥而至,接二连三地向他提一些问题,其中一个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国家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 ”冯骥才说:“不。 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也不会变成牛。 ”冯骥才的回答博得了众人的喝彩和掌声。 我们接纳、融合西方的真正态度应该是什么。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冯骥才的话给 9、了我们很好的启迪。 5、出示课件: 2005 年 12 月 19 日,麦与北京 2008 年奥运会组合:在具东方特色的扇面上绘制出 008 年奥运会会徽。 麦当劳事务观官罗凯睿表示,希望通过多种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把麦当劳及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 6、设想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者,你打算将哪些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提示:服饰文化 中国武术 书法艺术 饮食文化 (东台鱼汤面、东台臭豆腐干、汤圆、粽子、饺子等) 东台发绣 中国京剧 草编制品 茶文化 活动体验: 7、 设想你是中国某一传统文化的推广者,你打算怎样将之推向世界。 8、课后作业:对肯德基作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主要食品、客流量、主要消费者、服务态度、顾客就餐表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