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内容摘要:
2、项是()。 A朔方:北方。 霁:雨或雪后转晴。 B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 旸,日出。 馈赠:赠送礼品。 C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稽首:一种礼节,见面轻度点头。 D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4下列句子中加黑成语使用欠妥的一项是()。 A一个人办事应学会干净利落,不应该 拖泥带水。 B他一贯盛气凌人地欺侮人,因而人人都恨他。 C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 ,于是他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D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 4、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C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 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 D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 8下列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鲁迅笔下的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 ”,北国的雪则“如粉” “如沙” ,随着旋风蓬勃奋飞。 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情感的氛围。 B 雷电颂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 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事实上他不可能与风暴。 雷电完全融为一体,这只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而已。 C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 5、情。 D 海燕是高尔基在 1901 年 3 月写的“幻想曲” 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 二、阅读理解。 (34 分)(一)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迷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 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 7、分)_12在海浪与乌云等的剧烈搏斗中,海燕表现怎样?(3 分)_13作者把“闪电”比喻成什么?“闪电”象征了什么?“大海与闪电”的激战象征了什么?激战的结果怎样? (4 分)_14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 分)_(二)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采的时候,小屋置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大阳。 大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丁,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子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 9、润 脂 提示:A托B塑C 褪D旷冽3C 提示:稽首:古代一种跪拜礼。 跪下,叩头到地。 4 提示:此题可从词义的递进关系来理解。 6 提示:用了拟人、排比、对比三种。 8B 提示:此题要结合全文主旨和写作背景来辨析。 9(1) “呻吟” “飞窜” “恐惧” “吓坏” “胆怯地躲藏”。 (2)这是一群形形色色的假革命或不革命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它们惊恐万状的丑态。 (3)与海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悔燕的高大形象。 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的能力。 10(1) “暗” ,写出云块浓厚;“低” ,形容直逼海面;“压”表现出乌云凶暴。 (2) “黎明”前黑暗的社会环境。 提示:此题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11(1 10、)写出了波浪的乐观精神与战斗雄姿。 (2)显示出了大海的力量12 “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 ,这些都回应了上文,加深读者印象。 从“叫喊”到“大笑” 、 “号叫” ,更显示其欢快、洪亮、豪壮;从“飞翔”到“飞舞” ,从“直冲”到“穿过” ,从“碰着”到“掠起” ,更显示其敏捷、勇猛。 绘形绘声地进一步把海燕藐视反动势力、敢于斗争的乐观主义精神与英勇战斗的雄姿突现了出来。 提示:此题要抓住关键动词分析海痛的形象特点。 13(1)把“闪电”比喻成“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 (2) “闪电”象征了气焰嚣张的沙皇反动势力。 (3) “大海与闪电的激战”象征了阶级斗争的激化。 (4)结果:沙皇反动势力最终必将葬身于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 14表达了海燕作为“胜利的预言家”的无比豪迈的情怀。 提示:此题可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语气语调,揣摩句中的感情基调,并结合文意来综合思考。 15吃饭时默默时伸手遮挽时和太阳再见时掩面叹息时时间无时不在匆匆逝去提示:此题可抓住句中关键词作答。 16拟人。 把时间的流逝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 提示:此题抓住修辞的特点理解即可。 17时间流逝而自己一事无成提示:此题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 18具体描写时间的匆匆流逝。 19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