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激活我们的诗情》教案01内容摘要:
2、我们是青春的化身。 走进青春,你就走进了人生最美好的花季;走进青春,你就走进了世间最迷人的驿站。 走进青春,冰雪便在你们的肌肤上融化;走进青春,情感便在你们的企盼中驻扎。 在如诗如画的青春岁月里,你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和独特的感受。 又能引起你怎样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二课文解读诗歌是抒情性最强的一种文体,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和原动力,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如何激活我们的诗情呢。 我们可以从社会寻找诗情。 从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来寻找诗情,最重要的是要能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体会时代的精神。 只有和时代脉搏同跳、和时代精神共振的情感,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们点检一下近百年的新诗史,从郭 3、沫若的女神,到闻一多的死水、红烛,到戴望舒的灾难的岁月,到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再到舒婷的双桅船有的提倡个性解放,有的歌颂母亲土地,有的关心国家命运,有的体察下层百姓,有的盛赞不屈的抗争精神,有的推崇怀疑批判的思想这些心忧天下、关注社会的作品,无不折射着强烈的责任感、高度的使命感和深切的忧患意识,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我们可以从人生寻找诗情。 日常的平凡生活,粗粗看去,似乎波澜不惊,了无诗意。 但只要静下心来,悉心品味,便会发现生活是那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诗情和诗意:婴儿甜美的笑容,老人佝偻的脊背,父母殷切的叮咛,老师谆谆的教诲,惜别时默默的挥手,相聚时无语 5、泼流转的审美心灵。 闪耀着“诗意的光辉”的世界,终究只为充实而美好的心灵存在。 列夫托尔斯泰说:“诗是人们心里燃烧起来的火焰,这种火焰燃烧着,发出热,发出光。 ”让我们激活诗情,放歌青春。 三典题探究(2008高考四川卷)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解读 以“坚强”为话题,考生首先会想到灾区人民的坚强,解放军战士的可敬,全世界仁爱之士的可佩。 汶川地震,我们看到了太多坚强。 一位 10 多岁的女孩子,自己用碎砖截去了压坏的下肢这是一个孩子啊,切骨的痛是怎样忍受的。 这是怎样一种坚强。 这次大地震,许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亲人, 6、成了孤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啊。 可他们脸上露出的仍是天真无邪的微笑。 因为他们选择了坚强,在困难面前抬起了头,擦干了他们泪水。 天地无情人有情。 人无法比地震更强悍,但却可以比地震更坚强。 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试着想像,考生看到这个题目时,很多人先是一愣,然后会意一笑,为文时情到深处泪自流。 但,对这种熟悉透的作文,真还有种下笔容易写好难的尴尬。 无论是主题的选择还是情感的抒发,诗歌体裁都是最佳选择。 但是由于我们平时对诗歌这种体裁训练得少,绝大多数考生不敢“造次”,少数有较好的诗歌写作功底、敢吃螃蟹者则收获颇丰。 范文引路 悲中行 戊子岁,四月初八。 川静其波,鸟罢其鸣。 一场无情的天 7、灾袭来,举国恸哭。 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 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 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 序汶水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 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 秀丽河山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 江山如画景色美,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静其波鸟罢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月渐阴沉,满腔悲痛灰色弥。 油绿麦田无人收,万千苍生宿路隅。 平生有泪不轻弹,今朝闻此泪如泥。 武候诸葛若有知,不堪目视亦掩泣。 彭祖寿延八百载,可知人命仅须臾。 州州郡郡华 9、,黯然神伤。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 还看万众一心兮,不屈脊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展望悲中奋起兮。 多难兴邦,中华坚强。 例文评析 这首诗是当年四川的高考满分作文,四川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文体不限的文章。 该考生以歌行体和楚辞体写汶川地震,并且这是一首藏头诗,第一排下来分别是地震灾区的地名,可见其才华横溢。 要指出的是,这首诗成功的另一原因是作者有着饱满的诗情对人类灾难的怜悯,对人类爱心的感激,对中华坚强的感奋。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说:“诗是人们心里燃烧起来的火焰,这种火焰燃烧着,发出热,发出光。 ” 作文训练 乡情 李霁宇乡情是有人占线的电话无法投邮的信笺是电视机选择性很强的天线仿照这首诗的形 10、式,另换话题,写一首小诗。 写作指导 诗歌是最为精练的文学品种,往往选取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本质,以巨大的概括力激发读者的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如何写好这样的一首诗歌呢。 我以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选取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来寄托主观情思。 写献给母亲的诗篇时,就可以精选和母亲有关的意象,比如,母亲的白发、眼睛、手脚等;也可以选择母亲劳作时的工具,比如锄头、镰刀、铁锨等。 无论选取哪种意象,都要把自己的情感蕴涵在其中。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选取了“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水草”、“虹”、“梦”、“长蒿”、“星辉”、“笙箫” 12、以比喻成“春蚕”“蜡烛”等,生命不息,关爱不止。 也可以运用排比的修辞:母亲是什么。 母亲是在孤寂的深夜里为我递上一杯热牛奶的温暖。 母亲是什么。 母亲是放学时永远驻立于路口的等待。 母亲是什么。 母亲是在我们成功时那缀满欣慰泪花的笑容。 母亲是什么。 母亲是我们欲逃避时那坚毅的眼神。 这些排比句的运用,就会把对母亲的那份浓浓感激之情真挚地表达出来,就能更好地打动读者。 (三)重视韵律 一首成功的诗歌,韵律是不可或缺的。 “韵脚是诗歌的方向盘,像船只一样,诗歌靠着它航行前进。 ”(美国教育家勃特勒语)诗句的末字韵母相近,咏唱起来就有一种动人的音韵美。 我们在写给母亲的这首诗歌里也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在不损害诗歌内容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双句押韵。 佳作赏析 亲情 一(4)陈雨晨亲情是纯净清新的温水,温柔舒适的歌谣,是万花筒转出色彩缤纷的世界。 亲情 一(3)金妙忆亲情是夕阳下蹒跚的背影灯光中早生的华发未绽放的陌上花在爱中绽放光华反思:学生写诗难度较大。 学生能找出恰当的意象表达对话题的理解就算好诗,上面两例可作典范。写作指导《激活我们的诗情》教案01
相关推荐
加拿大朗戴克一带发现了金矿。 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 “ 淘金热 ”。 在那里,人与自然,人与人,进行着生死的搏斗。 1897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杰克 •伦敦也来到了遥远的北方,后因身染 “ 败血症 ” ,不得不于第二年返回 故乡。 尽管回到 家 时已囊空如洗,但 他 得到了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 北极圈内奇异的 风 光,土著居民的悲惨遭遇,淘金工人的艰苦劳动和各种冒险、传奇故事,为 他 提供了极其丰富
页 XINZHI DAOXUE 新知导学 DANGTANG JIANCE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解 : ( 1 ) 由于 x 的值不确定 ,因此无法作出判断 ,不是命题 . ( 2 ) 已经明确指定了 x 的值 ,是命题 ,且是假命题 . ( 3 ) 是命题 ,且是假命题 ,因为还有一根是 x= 3 . ( 4 ) 不是命题 ,因为 x 的值不确定 . ( 5 ) 是命题
2、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还可以警惕重蹈他人教学失误的覆辙。 一、听课的三个步骤1、 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听课前要了解听课的内容,对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有一定的目的,如听某种课型,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或是带着某个重点研究的问题,如提问的技巧,教学结构的安排,学生的学习状况等。 2、 听课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听课过程中要善于观察,不仅注意老师的教学内容
要县直 部门一把 手 在赫章 报、 赫章 电视台 等 媒体作出 公开承诺。 抓好 五好 党组织创 建工作。 按 照 领导 班 子好、 党员 队伍 好、工 作 机制好、 工作业绩好 、群众反 映 好 的 目标 ,创 新 分 类 制定标准 、分步组织 实施、分 组 督促检 查、 分级 考评验
2、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 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 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 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 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5第段描绘的阿里山林区有什么特点,请用一个双音节词加以概括: ;作者写“偶或有如蝉、如蝇
、建设、环保、卫四是规范市场秩序。 四是规范市场秩序生等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马路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对城区各类马路市场、探头市场经营摊点进行规范和取缔。 重点对集贸市场、长征路便民市场、南北商业街、健康大街市 场等的“外溢”现象进行规范和整治。 共规范占道经营临时摊点 190余个,安排季节性时令果蔬临时摊位 680余个,规范处罚市场“外溢”摊主 36余人次。 (三)认真治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