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 曹雪芹与《红楼梦》内容摘要:

2、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祖籍今辽宁省辽阳市。 他的上世有可靠史料证明的是六世祖曹世选和五世祖曹振彦。 世选又名锡远,单名宝。 汉族。 他们原是明朝驻防辽东的军官,曾任沈阳中卫指挥使。 约在后金天命六年(明天启元年,1621 年)努尔哈赤攻破沈阳、辽阳时归附后金。 后入满洲正白旗包衣,于天聪八年(明崇祯七年,1634 年)任佐领。 曹振彦于顺治元年四月(明崇祯十七年,1644 年)随多尔衮经山海关之战破李自成进北京。 后又随多尔衮平山西大同姜瓖之乱,任平阳府吉州知州,阳和府知府,升两浙都特运盐使司盐法道。 他从此开始由武职改为文职。 曹振彦生二子:曹玺和曹尔正。 曹玺生二子:曹寅和曹宣。 曹寅生子颙,颙早卒。 据有的红学 3、家研究认为曹雪芹即曹颙的遗腹子;但有的红学家则认为雪芹是曹寅嗣子曹之子,两说尚不能定。 曹家自高祖曹振彦从辽阳随多尔衮入关后,即因功升迁。 曹玺的妻子孙氏又当了康熙帝的保姆。 康熙即位后,康熙二年,简命曹玺任江宁织造。 织造一职,属内务府,是专为皇帝驻京外办差的。 除江宁织造外,还有苏州织造、杭州织造等。 康熙二十三年曹玺死,其子曹寅继任江宁织造,后复兼两淮巡盐御史,为康熙帝之亲信。 曹寅才干出众,诗文词曲书画并擅,为一时之人望。 曹家于曹振彦后,复经曹玺、曹寅两代数十年之经营,已为东南巨宦,文酒风流,极一时之盛,天下名士,多与唱游。 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由曹寅于江宁承办接驾大典,并驻驿于江宁织造署,可见康熙对 5、住房二所,外城鲜鱼口空房一所,通州典地六百亩,张家湾当铺一所。 ”这些财产在抄家时例应抄没,但无明载。 然在抄家以后雍正七年的“刑部移会”里说:“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与曹寅之妻孀妇度命。 ”这是很确切的记载;另外,曹家在京郊有祖坟,所以曹玺、曹玺之妻孙氏、曹寅三人在南方去世后,均北归葬于京郊的祖坟。 曹颙是在北京去世的,故李煦在奏折里说:“于本月内择日将曹颙灵柩出城,暂厝祖茔之侧。 ”则可见曹家的祖茔确在京郊。 曹雪芹自北归以后,曾一度在右翼宗学任“瑟夫”(教习)。 因而结交宗室敦敏、敦诚。 后雪芹移居西郊,与张宜泉交,此三人皆留有赠雪芹的诗篇。 曹雪芹约于乾隆九年(1744 年)前后 6、开始写作石头记,据我们所知,纪年最早的石头记稿本,是乾隆十九年(1754 年)的甲戌本,现有此本的过录本传世。 可知此时石头记八十回已基本完成。 后来雪芹贫病交迫,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 年)又殇子,禁不起丧子之痛,此年除夕(1763 年 2 月 12 日)雪芹病逝,终年虚岁 48 岁。 1992 年 7 月,北京郊区通县张家湾农民李景柱,献出了在 1968 年“文革”中平地时发现的“曹雪芹墓石”,上刻“曹公讳霑墓”五个大字,左下端刻“壬午”二字,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鉴定,认为墓石是可靠的,从而确证雪芹卒于“壬午”,与脂砚斋批“壬午除夕,芹为泪尽而逝”合,且确知其祖坟在张家湾。 雪芹逝后,留 7、有“新妇”,不知所终。 曹雪芹生于荣华,中经巨变,历尽沧桑,于世态所味甚深,而又博学通识,才华富赡,胸多波澜,笔无滞碍,才得成此绝世之作。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因此带有一定的回忆性质;但他创作的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不能把红楼梦作为曹雪芹的自传看待。 红楼梦总的主题思想是反封建主义,在这个总主题下,作者通过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典型人物,对当时现存正统的封建社会秩序都表示反对,因而这两个典型就成为封建社会的叛逆形象。 在曹雪芹的笔下,象征着封建社会的荣国府和宁国府,就是腐败不堪的两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作者借用柳湘莲的话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 8、狗儿都不干净。 ”这是作者对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总抹一笔,是最尖锐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读者可以看到,这两个封建官僚家庭里的大大小小的主子们,除了享乐,除了做那些见不得人的肮脏事外,没有一件正经的事干,而且他们勾结官府,草菅人命。 在曹雪芹的笔下,连当时的封建朝廷都不过是“见不得人的去处”。 贾妃回府,只是“满眼垂泪”,“呜咽对泣”,其他的人也都是“垂泪无言”。 作者笔下的这幅省亲图,除了虚有其表的空排场外,动到真情实感的就是这一副哭泣的场面。 作者通过贾宝玉,反对“文死谏、武死战”,说“有昏君方有死谏之臣”。 骂那些官僚是“国贼禄鬼”。 说孔孟的经典之作,也不过是“杜撰”的。 作者还通过探春之口,说:“登利禄之场, 10、。 首先,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不是一见倾心式的爱情而是在长期相处共同生活中产生的爱情。 这样,这种爱情也就有了生活和思想的基础。 其次,他们的爱情是以共同的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为基础的,这就是共同的反封建的思想。 这是他们爱情牢固的基础。 薛宝钗就是因为缺少这一点,贾宝玉终于选择了林黛玉。 第三是他们的个性气质相投,贾宝玉崇尚自然天真,喜欢自由,摆脱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法的束缚,摆脱世间一切俗套,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这恰好符合林黛玉的个性和脾气。 而这正好说明他俩所共同追求的是个性解放!在中国的婚姻史上,以以上三个原则作为婚姻选择标准,这在古代是绝无可能的。 实际上曹雪芹在这里已经提出了一个现代婚姻的原则。 而这一 11、原则到今天在全世界也还没有真正能实现。 因为这一原则是具有超前性的,是人类自身的文明和发展的一个进步。 以往我们研究红楼梦,较多地注重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揭露,很少注意它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现在看来这未免有点片面。 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无疑是深刻的,但他同时又提出了新的生活的理想。 在曹雪芹笔下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描写,实际上就是曹雪芹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反映和追求。 曹雪芹的批判是属于他自己的现实社会的,而他的理想却是属于未来社会的。 曹雪芹通过贾宝玉还提出了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主张自由和平等的要求。 特别是曹雪芹通过贾宝玉提出了重女轻男的主张,甚至说“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了男人“浊臭逼人 12、”。 孤立地看这句话,似乎不可理解,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是男权社会,男尊女卑是天经地义。 贾宝玉的这句话,无疑是对男权社会的一个否定,是对男女平等的一种矫枉过正的呼吁。 贾宝玉的这种反封建思想,究竟是什么性质呢?有人认为是封建的民主思想,我认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封建的民主思想是对封建统治有利的思想,贾宝玉的思想是对封建社会的叛逆,是与贾政所代表的思想对立的,所以贾政说贾宝玉弄到后来要“弑君杀父”,因而要趁早打死他。 这一情节,把贾宝玉和贾政所代表的两种思想的对抗性交代得十分明确。 何况在乾隆时代,中国从明代开始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已经有较大的进展了,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这种 13、新的生产关系的思想家在明代后期已经出现,这就是激进的初期民主主义思想家李卓吾。 而红楼梦的思想显然是受他的影响的。 所以从红楼梦所反映的反封建的内容来看;从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内涵来看;从贾宝玉与贾政的思想冲突的实质来看;再从红楼梦的思想渊源来看,我认为红楼梦的民主思想,已是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民主思想。 这种思想是与封建正统思想对立的,是具有历史的进步性的。 只不过,它是借用一个特殊的典型形象并用特殊的语言方式来表现的,与哲学语言的直观性不同罢了。 红楼梦共写了七百多个人物,其中称得上典型的也有数十人。 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晴雯、袭人、史湘云、妙玉、贾母、刘姥姥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小说 15、为“红学”。 红楼梦在世界现实主义小说史上,是具有领先地位的。 它比欧洲最早的现实主义大师法国的司汤达(17831842)、福楼拜(18211880)要早出整整一个多世纪;比巴尔扎克(17991850)早出 80 多年;比俄国的现实主义大师果戈里(18091852)和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也要早出一个世纪左右。 因此,在世界文学史上,由作家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强烈光芒,是由曹雪芹的红楼梦首先放射出来的。 曹雪芹的红楼梦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 他对 18 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批判是现实主义的,而他对宝黛爱情深刻动人的描写、他们至死不渝的追求和对美好的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则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而这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正是曹雪芹对未来世纪的奉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