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2、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课前思考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如一年级的分与合,看一个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以及在加法计算中,通过交换两个加数位置进行验算,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同时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凑 10 思路,100 以内加法中出现的小括号的学习,也都孕含着加法结合律的思想。 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 虽然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知识已有些感性的认识,但本节课内容要上升到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还是不易理解和掌握的。 基于这一点,笔者在课始利用故事情境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用数学家的眼光去观察看待 3、身边的事物。 教学时,利用学生已熟悉的旧知进行铺垫,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有助于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 在眼力和思维竞技场中,通过动手判断、动脑思考,进一步深化对加法运算律的认识,发展应用意识。 最后通过美国的“金门桥事件”让学生试图通过学过的新知来解释,体现出学以致用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 5、注意观察,大胆猜想,就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板书:观察发现)2观察图片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这是我们一年级学习的分与合、一位数加一位数,二年级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及验算。 你是怎么知道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的呀。 具体到实际问题中,你一定能说清楚,我们一起到秋季运动会上去看一看。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要取决于你用怎样的思维,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本环节利用学生已经熟悉的旧知作铺垫,引入新知的教学,意在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思维,发现本质。 )二、主动探索,培养自学能力1情境创设,初步感知出示主题图(前两个条件), 7、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有了猜想,我们还得进行验证(板书:验证)。 怎样验证呢。 你觉得这里的任意两个数可以是?(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0、小数、分数等)注意选取不同类型的例子才更有说服力哦。 给你 2 分钟,四人小组合作,写的越多越好,但一定要通过计算后结果相等的算式才可以连成等式噢。 交流例证。 追问:有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改变的一组算式吗。 举例可不是简单的事,要考虑周全。 我们写出的例子各不相同,但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后,和都(没有变),这样的例子你举得完吗。 (板书:)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们的发现吗。 学生创意交流,追问含义,语言体验。 看来,数学语言就是简单,一道式子就包含了所 8、有的例子,真是于丰富与简单之中。 同学们的这个发现正是加法的一条重要运算律:加法交换律(板书),通常用字母 a 和 么加法交换律的表达式就是:a+b=b+a(板书)追问:加法交换律交换了什么。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了吗。 这正是加法交换律的应用,生活中还有个应用加法交换律智斗猴子的成语是:朝三暮四。 (多媒体课件)小结研究规律的方法:观察猜想验证结论刚才我们是怎么发现加法交换律的(板书:结论)。 (设计意图:有了旧知的铺垫,学生不难发现 28+17=17+28。 先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再引导他们想办法验证猜想,既留出了充分探索的空间,又体现了探索性学习 10、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吗。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的什么。 (如果不改变加数的位置,你能说出不同的方法吗?)生 1:28+17+23 生 2:28+(17+23)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28+17)+23 28+(17+23) )小组合作交流:(1)这里 3 个数相加,等式左右两边的运算顺序不同,得数相同吗。 (2)在小组内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3)如果你的想法成立,可以像刚才一样用字母表达式来表示这一规律吗。 怎样表示。 请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教材 班交流。 发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相等(不变)。 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加法结 12、,向运动场上的体育健儿一样到数学运动场上去比武操练一下吧。 1眼力竞技场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两手前交叉表示加法交换律,平行表示加法结合律。 82+0=0+82 ( )47+(30+8)=(47+30)+8 ( )(x+y)+12=x+(y+12) ( )75+(48+25)=(75+25)+48 ( )第 4 题先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再应用了加法结合律想一想: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思维竞技场加法交换律 204+=+204 怎样填就表示出所有的答案。 加法结合律 45+(+)=(45+36)+64 如果用运算律填空,你有几种填法。 如果什么规定也没有,你想怎么填。 得数相同 13、请起立 (84+68)+32 84+(68+23) 如果把右边的 23 改成 32,你喜欢计算哪个算式。 3实地竞技场:在美国,有一座很有名的大桥,叫金门大桥。 据说当年大桥建好不久就发生的堵车的现象,上下班的车流因时段不同,在桥面两个“半边”分布不均匀,高峰时往往出现半幅路面高负荷拥堵,半幅路面利用不充分的现象。 为此当局开始筹资建设第二座金门大桥,并征集方案。 你有什么好的方案。 此时,一个年轻人提议:将现有的“4+4”八车道模式,按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量调整为“6+2”和“2+6”模式。 当局采纳了他的意见。 结果,他提出的好点子,他的创新思维,不仅省去了再建金门二桥的上亿元费用,同时也节约了公共资源。 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