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同步练习 报任安书内容摘要:

3、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 5、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 )与蝼蚁何以异?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权倾五伯,囚于请室A与相同,与不同 B与不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相同,与相同6B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和短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 )A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树立:立身处世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勉励:劝人努力、鼓励C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 强颜:厚颜无耻 D不能引决自裁 引决:自杀7B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封建刑狱制度的黑暗、残酷的一组是 (4 分) ( )仆之先人固主上所戏弄 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 8、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 ”于是平王怒,囚伍奢。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可以其父质而召之。 ”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 ”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何益父之死。 往而令仇不得报耳。 不如奔他国,借力以削父之耻。 俱灭,无为也。 ”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 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 ”谓员:“可去矣。 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 ”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伍胥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独身步走,几不得脱。 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 9、胥之急,乃渡伍胥。 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至于吴,吴王阖庐乃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九年,吴王阖庐(击楚) ,五战,遂至郢。 伍子胥求昭王(楚平王已死,其子楚昭王在位)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 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 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 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 志岂尝须臾忘郢邪。 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有删节)11、B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 考:审问,核对。 B可以其父质而召之 质:做人质,扣为人质 12、系全文看,下列对“太史公”最后一段的观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极端窘迫的情况下也决不改变志向的人,即可称为真正的丈夫。 B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纲常伦理是极端不合理的。 C充分肯定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而忍辱负重的精神。 D为人在世,不能平白无故与人结仇,既不能得罪上司,也不可结怨于同事。 16、C 翻译句子。 (6 分)(1)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 答: _(2)何益父之死。 往而令仇不得报耳。 答: _四(10 分)17C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