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内容摘要:
2、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和指导老师们在课堂上运用。 三是分析现状,通过对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模式的有关理论及方法的学习,更使我坚定了开展这项研究活动的信心。 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传统模式,但老师的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等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有些老师已经有了初步尝试和研究。 再者,我校年轻教师多,思想活跃,接受新观念快。 这些有利条件,都为我们开展合作探究性教学奠定了基础。 学生是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在平时教学中,学生不主动的原因之一,不是他们不愿动,而是教师没有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动”起来。 在做好这几件 3、事的基础上,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传达了学校对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 在选择参与研究的教师人选时,出现了不同意见,一种意见主张派学校最强阵容,因为他们经验丰富,课堂教学效果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他们能更好的把握课堂,把握学生,课堂教学的风险较小。 另一种意见主张多让年轻教师上,使年轻教师得到锻炼提高。 通过再三斟酌,我们决定还是多让年轻教师来承担授课任务。 培养青年教师,就应该大胆放手,越是关键时刻,越能锻炼人。 更多的年轻教师参与进去了,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打下基础。 况且,这是研究课,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尝试,成功与否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改革,使这种学习模式 4、能够被更多的老师认同和接受。 人选确定了,但这种模式进入课堂,对所有的老师来说,都很陌生,老师们有顾虑。 于是学校组织老师学习有关理论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一般原理,聘请教研员、外校有经验的老师开设讲座,先后召开了六次学习研讨会。 老师们的观念更新了,认识到合作与探究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现代化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科学品质,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魅力和风采的素质。 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究学习,能提高全局观念和集体意识,形成协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有利于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他们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学习研讨,老师们对在课堂上如何开展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已 6、员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共享观点与学习成果,以团队的成功衡量个体的成功;三是团队探究模式,即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子课题,由各组分别探究,最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团体探究结果。 这三种模式并不是独立的,在一堂课上,通常融合在一起。 在课堂上,学生探究方式主要有讨论式、推理式,即猜想(假说)实验(推理证明)结论。 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表述、操作、大胆质疑,标新立异,使学生完整地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 学生的思维积极了,参与课堂活动的人数增多,参与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显然增大,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活跃起来了,他们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张扬。 学 7、生在课堂上思维的空间是开放的,他们热烈讨论,大胆发言,敢于猜想,相互交流合作的场面使听课教师耳目一新。 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高高在上、唯师是从和教师一言堂的痕迹不再明显,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气氛浓厚了。 这种民主的课堂环境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开展这次研究活动,我们的体会和收获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教师的教学观念受到了一次强有力的冲击。 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优化。 “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思想已成为老师们的真正体验。 老师们更加重视把 8、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上,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自信心增强,合作能力、科学精神得到了培养,课堂教学效益大大提高。 二、教研活动变得更活跃,内容更充实,研究气氛更浓。 教师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到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学法上来,使教研活动着眼课堂教学,联系实际,注重实效。 教研组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凝聚力增强,推动了教学研究活动和教研组的建设。 三、锻炼了教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老师们通过教学实践,普遍感受到这种课难上,难在:一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更高,备课的量增大。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钻。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