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绝句》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上册)内容摘要:

2、 理解体会作者由平凡的蝉声里,听出了“生命之歌”的深刻感悟。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进而引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珍惜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从而懂得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用作文三步法分想思维分离事、物的方法来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学习生动形象的比喻、排比句、优美的对偶句、长、短句等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宇宙万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因此说,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 那么我们应不应该爱大自然呢。 (生回答:应该爱)对,爱大自然就是要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台湾女作家简祯 3、的散文夏之绝句 ,让我们与作者一起感悟一下大自然中生命的奥秘。 二、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 1、师范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学生标注生字、了解大意。 2、通过预习及听朗读后,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包括课文内容、作者及作品)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3、教师补充简介作者、作品: 简祯,本名简敏祯,1961 年生,台湾宜兰人。 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联合文学主编,创办大雁出版社。 她的风格力求多变,推敲形式,斟字酌句,糅合抒情菁华,能于饭蔬饮水洞见生命底基,于寻常花草窥视天堂之钥,被誉为台湾散文底三代传人,人称有“奇侠”风骨的女性作家。 她的散文随笔集有:白蛇三叠 、 浮尘野马 、 孤寂 、 5、 让学生找出来并说出体会: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形象联想句:把蝉声比作“四面楚歌、鸣金击鼓” ;比作“磁铁” ;还比作“一条绳子” ,时时刻刻在牵扯、震撼着“我”的心灵。 多么形象、生动、感人的比喻句,真是独巨匠心。 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形象联想句:把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比作“嘻嘻哈哈的小顽童们比赛荡秋千时发出的笑声” ;把蝉声比作“啦啦队”等。 多么形象的拟人化的联想句,简直把物写活了。 课文第十四自然段中的再生联想句:把蝉比作合唱团,由音色、节律又联想到吟诵着一首绝句;又是为季节写成的一首抒情诗,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 多么奇特的想象力,使我们体会到作者的神奇妙笔下深厚的意蕴来。 课文第十九自然段也有 6、再生联想句:说蝉是歌者,歌声如行云流水让人忘忧,又似澎涛骇浪攫走人手里(或心中)的轻愁;蝉声如甜美温柔的情歌;蝉声突然停止时如一篇锦绣文章成了断简残编,徒留给人怅惘和感伤;蝉声是生命之歌。 作者神奇的想象力达到了顶峰,由此阐发自己对蝉声的特殊感悟。 同时也是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从而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真挚情感。 四、读通、读懂课文,深度感知课文内涵。 1、结合作文三步法感知事、物的原理,看看作者在感知童年捉蝉、玩蝉这一事件的过程中,是怎样来感知的。 这一内容要表达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找学生讲述事件的经过(略)(学生回答:表达了作者回想、依恋童年时无忧无虑生活的感触。 ) 2、中年听蝉时,作 7、者听到了晨间、午后和黄昏的蝉声,从中各自听到了什么特殊的蝉音呢。 学生讨论回答:由蝉声借以表达作者自己的高雅格调,又有反思之意目的是:提示人们关注和克服现代文明的弊端,提醒人们回归人性、人情的自然状态,回归人无忧无虑的生存状态,亦如捉蝉、玩蝉的童年生活状态。 (学生回答得接近意思即可) 3、找出文中的对偶句、长句、短句、排比句、倒装句等,体会精妙的语言特色。 对偶句: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短句: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声,蛙声、鸟鸣及蝉唱。 长句:你能想象一群小学生,穿卡其短裤、戴着黄色小帽子,或吊带褶裙,乖乖地把碗公帽的松紧带贴在脸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书包搁在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