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案设计课标版选修内容摘要:
2、宋词。 词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了,至宋代达到全盛时期。 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是李煜。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 (投影显示“欣赏”片断)二、简介词的基本知识1. 提问学生2. 教师补充“词”又称“诗余” 、 “曲子词” 、 “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 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58 字以内为小令,5990 字为中调,91 字以上则为长调。 (多媒体显示词的相关知识)三、简介作者由学生简介后,教师补充。 李煜,世称南唐李后 3、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 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 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 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多媒体显示作者简介)四、配乐朗诵(范读)学生初步体味词的意境。 五、集体朗诵(多媒体显示朗读 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指导。 六、学生借助手头资料及课本注解分组讨论词的字面意思,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质疑、答疑。 (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相互质疑解答)七、品味诗歌采用分组协作讨论的学习方式。 1、 “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学生发言,各抒 5、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 4. 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引导学生思考词句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 抒发了词人的怎样的感情。 还有哪些诗句中用了这种手法来写愁思。 激发学生思考,小组协作讨论,发言。 启发学生体会抓住意象的特征来思考其所含的意味。 教师点评: 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以水喻愁(比喻) 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 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名句,可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列举一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6、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5. 知识延伸 讨论:词中两次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月”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义吗。 启发学生思考,联系他们所学过的诗歌进行分析讨论。 由“月”而“柳” 、 “长亭”。 教师点拨: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秦时明月汉时关。 柳:同“留” ,依依惜别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长亭:送别之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寒蝉凄切,对长 8、己的愁苦将会象东流水一样滚滚东去,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无忧了。 2. 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1. 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 这首词是李煜的早期代表词作之一。 2. 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疾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 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的哀伤。 3. 词的下阕,抒写了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 4. 这首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 、D 2、结李煜后期的词作语言清新,采用了白描手法写情。 抒发的是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感真挚,艺术感染力很强,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 十二、播放歌曲虞美人学生学唱,体味词的意境。 十三、课后思考试分析本词的主旨,找出词的“词眼”。《虞美人》教案设计课标版选修
相关推荐
2、:当赫克里斯去解救普罗米修斯的时候,他是坐在一个瓦盆里飘洋过海的。 这个故事其实正是对于人生的象征:因为每一个基督徒也正是架着血肉之躯的轻舟,横渡波涛翻滚的生活之海的。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 A学生齐读B就“论厄运”而言,培根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C这个关于厄运的深刻认识,是怎样一步步分析得出的。 或者说这一片断的说理有何特点。 D这个片断
1、第二部分 专题备考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作 家 作 品一、作者简介: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 1936),是苏联一名普通的工人、红军战士,更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由于家境贫寒,他只念了 3年书。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积极投身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后因负重伤转业,不久,在与洪水的搏斗中重病,23岁后瘫痪, 24岁双目失明
1、1964年 10月 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 6月 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抛砖引玉中国人就是从我国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这一天开始拥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挺直了腰板。 你知道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者是谁吗。 是 邓 稼先。 他 为 我 国 成功 研制原子 弹 、 氢弹 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 贡献。 1999年,中共中央、 国务 院、中央 军 委 给
2、项上。 人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 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捡起。 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 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 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他被埋在沙里。 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他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参加培训班 自由安排 自主安排时间一般会做的事 看电视、玩电脑 看书 运动 双休日参加了多少个培训班 无 1个 2个 3个及以上 双休日是否做家务 是 很少 否 双休日家长是否带你去旅游 是 否 三年级 1班 双休日主要活动统计表 小品 《 赶场 》 场景一: (画外音):今天是星期六,早上 7点 妈妈:起来、起来,要上课去了。 小军(被吵醒,睡眼惺忪):妈妈,今天星期六啊。 妈妈:你忘了,早上
2、捕。 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 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 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2、导语有人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 ”同样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 让我们来欣赏作者如何写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吧。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