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内容摘要:

2、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现象,还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笔者在农村小学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自己探索教育方法的同时,借鉴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做法,就是用爱浇灌留守儿童。 一、建立档案,多沟通 在实践中,笔者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专门档案。 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 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 3、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用心关爱,多引导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 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 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 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笔者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 5、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3、消除痼疾,促进健康 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 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个性怪异、性格孤僻,有的玩世不恭、我行我素,甚至有的拉帮结派、胡作非为。 多数留守儿童并不是缺少生活经济来源,而是缺乏关爱、缺乏抚慰。 公安部门曾提出两个“大多数”问题: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 6、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 因此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在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的同时,笔者注重在所带班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通过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利用活动,多鼓励 大部分留守儿童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班主任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 因此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留守孩子的生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