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李商隐《无题》教案设计内容摘要:
2、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唐朝有“小李杜”之称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从而导入本课。 2、作家、作品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 “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 (王安石语)。 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与李贺,都是唐室宗亲,但因年代久远,家境已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 、 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 ,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 3、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 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 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 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终年四十六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 、 碧城 、 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 5、一起表达了什么情感。 (4)解释“晓”的意义,注意“鬓”的音、义。 (5) “蓬山”是目的地,还是出发点。 (注意句式倒装)(6) “殷勤”意义(古今异义)5、学生讨论、核对,检查自读习惯,反思学习方法。 6、选生讲,教师补充。 (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无题:诗经 、乐府诗很多; 说无题,真正的“题”是什么。 文章写的角度,前四句是,5、6 句是,用了什么手法。 与杜甫的什么句子最相似。 )7、请大家分组讨论: (1) 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 (2) 如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 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学过这首诗后,你 6、对诗中的爱情是怎样看的。 也可以谈谈你心目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请每组的学生代表到讲台前发言。 8、赏析参考资料:这首诗,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 (曹丕燕歌行 ) “别易会难得” (宋武帝丁都护歌 )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 7、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点出分手时的季节,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 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 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 8、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眷恋之深,但却又表明相会无期 10、“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 ,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 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 ,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 、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 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 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 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 (王融自君之出矣 ) , “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陈叔达,同题)等皆是。 “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 11、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三、四句写的是诗人自己,下两句就转到对方身上,想象着对方别后的可怜生活。 当她早晨起来,照镜子的时候,也许觉得镜中人的秀发已经不同于往常,容颜憔悴了。 分别后她独自一人,夜深难眠的时候,月色之下,吟诗坏人,该会感觉天上洒下的月光是多么的凄清和寒冷。 与杜甫名句“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相似,去替对方设想。 是对写法。 “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 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末两句表明诗人并未放弃。 尽管蓬莱仙山,凡人进不去,但毕竟不遥远,我可以请求青鸟使者替我传递消息。 虽然青鸟使者是幻象,但可以猜想:她并不遥远,只是强大的政治阻力拦在中间。 不屈的意志,爱情的哀歌。 9、欣赏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 ,感受意境。 背诵全诗并要求会默写。苏教版选修李商隐《无题》教案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