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的发展史内容摘要:
2、,他把玻璃泡的体积缩小,并把测温物质改为水银,这样的温度计已具备了现在温度计的雏形。 以后荷兰人华伦海特在 1709 年利用酒精,在 1714 年又利用水银作为测量物质,制造了更精确的温度计。 他观察了水的沸腾温度、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盐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经过反复实验与核准,最后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 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 32,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 212,用代表华氏温度,这就是华氏温度计。 在华氏温度计出现的同时,法国人列缪尔(16831757) 也设计制造了一种温度计。 他认为水银的膨胀系数太小,不宜做测温物质。 他专心研究用酒精作为测温物质的优点。 他反复实践发现,含有 3、 1/5 水的酒精,在水的结冰温度和沸腾温度之间,其体积的膨胀是从 1000个体积单位增大到 1080 个体积单位。 因此他把冰点和沸点之间分成 80 份,定为自己温度计的温度分度,这就是列氏温度计。 华氏温度计制成后又经过 30 多年,瑞典人摄尔修斯于 1742 年改进了华伦海特温度计的刻度,他把水的沸点定为 0 度,把水的冰点定为 100 度。 后来他的同事施勒默尔把两个温度点的数值又倒过来,就成了现在的百分温度,即摄氏温度,用表示。 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为 9/5+32,或59(。 现在英、美国家多用华氏温度,德国多用列氏温度,而世界科技界和工农业生产中,以及我国、法国等大多数国家则多用摄氏温度。温度计的发展史
相关推荐
2、生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非常低,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若教师能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 教师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 这样学生就能发展成为探索知识的主动参与者。 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必须唤起学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注意,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做课堂的“主人”。 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课程中的正负数教学时
224。 i (效率) (率领) 踏 tā t224。 (踏实) (踏步) 我会理解 民谣 虐待 劳累 憔悴 效率 花卉 赢得 举目无亲 衣食无忧 百感交集 潜心研究 虐待 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憔悴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举目无亲 抬头张望,看不到一个人。 形容孤单,无依无靠。 衣食无忧 指生活上很富裕,没有什么忧虑。 百感交集 无数感想交互汇集,形容感慨无比。
重要的是再来一次。 ” “你并没有摔下来,因为你连试也没试一下,这比摔下去还要糟糕。 ” 妈妈说,“ 做一件事,重要的并不是成功或失败,而是专心去做,努力去做,哪怕只有一点儿希望也要坚持,绝不能因为没有信心而放弃。 ” 妈妈说 做一件事,重要的并不是成功或失 败,而是 专心 去做, 努力 去做,哪 怕只有一点儿希望也要 坚持 ,绝不 能因为没有信心而放弃。 “是啊,好孩子。 ” 妈妈高兴地笑了,
2、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 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 首句“城上高楼” ,于“楼”前着一“高”字
2、在收藏夹中创建文件夹:选“收藏”菜单中的“整理收藏夹”建文件夹”. 如何移动收藏夹中文件夹外的网址到某一文件夹中:选“收藏”菜单中的“整理收藏夹”后按“移动到文件夹”按钮再选相应的文件夹即可。 9. 如何保存网页中指定的图片:保存图弹出菜单中的“图片另存为”命令体根据题目要求)。 10. 如何下载软件:找到相应的链接弹出菜单中的“目标另存为”,即可下载。 11.
2、空是蓝色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挺暖的,鸟儿叫着。 白杨树长出了绿叶,这说明春天来了 修改意见 练习: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拟人句或比喻句。 1 我们欢笑着来到郊外,春天的景色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 )2 风吹着柳树的枝条。 ( )3 、一开闸,那水就从地下冒出来,急速地向田野,村庄流去。 ( )4 、我长大了后决心去探索大海里的奥秘。 ( ) 这里的“吵”、“ 梳理”、“流进”、“ 揭开”等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