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关系内容摘要:
2、向互动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感情的交流。 而人与机则是单向交流,缺乏能动的情感交流。 这就决定了人机交流不能取代师生交流。 因此,在多媒体的使用时间比例上,要突出教师在教中的主体地位,而不能以机取而代之。 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上,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老师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 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 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 因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如果老师被多媒体软、硬 3、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那么语文教学也失去了自身的魅力。 因此,在制作多媒体的课件时,要注意融入情感调动因素,如音乐、朗读录音等。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关注课件运行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快慢和启发方式,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带动知识的学习运用。 二、图形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 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课文内容,选取许多图形图像制作课件,但是往往容易忽略了一个问题: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是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 当然用现成的图形图像给学生以形象直观感受的动机是正确的,但是也要注意到这样 5、就像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一样。 三、边缘知识与语文知识的关系语文是一门工具科。 为了体现其工具性及其在各个学科中的运用,语文教材内容选材广泛,天文地理、历史风情都有涉及,学生的知识面显然不足以覆盖这些。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势必要补充相关资料,创设相关情境。 特别是一些说明文和具有深远历史背景的文章。 为了创设情境或介绍相关知识,语文老师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往往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素材,介绍说明对象,介绍有关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它的认识和了解。 这里就要注意把握尺度,因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而非让学生掌握课文的说明对象。 例如在上太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 6、解太阳,我特意搜集了大量关于天文学知识的精美图片,在课堂上精彩演义一番后,通过课后的调查和作业情况我才发现,一节多媒体课我误导了学生该接受的重点,以至学生连出现的很多基本的说明方法和使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都没有认识清楚。 事后回想这不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边缘知识和语文知识的关系而导致的吗。 四、课堂气氛与教学密度的关系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事物的特点,寻找事物的规律等等。 这样做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明显问题,有些课一节课下来,回头想一想,头脑里似乎仍然空空如也,只是得出了课本上就有的几个结论或观点。 这样的教学课堂上热热闹闹的气氛与学生课后的脑子空空如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长期下去,学生会认为多媒体教学也不过如此,而实际问题却不在于此,而是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就单一问题变化方式不停讲解,忽视了教学密度而造成的。 从以上的观点中不难看出,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我们能正确处理和运用,我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开出更鲜艳的花朵。如何处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