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红楼梦》内容摘要:

2、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这也正是红楼梦的魅力之所在。 它历经数百年还能够让不同时代的读者在其中找到光辉,正是因为其巨大的容量,让每一个时代的阅读者都能找到兴奋点,这就是名著的生命力。 我们在评价时,不能简单地比较新版电视剧与旧版的优劣,也不要简单地比较电视剧与原著的差异。 导演也是读者,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是个性化的,也是具有时代感的,因为导演的思考、方法也是某个时代文化背景暗示的结果。 一部作品被阅读理解一次,就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每一次被再创作的过程都有其合理性。 李少红理解的人物性格、服装造型、生活场景是个性化的,是众多理解中的一种,有其个性化的合理性,我们需要宽容。 如果导演的权力放在另外一个人手中 3、,那么这种解读的结果又会有另外一种个性,这也是电视剧改编的意义之所在。 如果时过境迁的今天,李少红拍出来的新片还是原先的格局,那么改编的意义何在。 这时候更多的人会站出来批评其拾人牙慧吧。 更多的时候,我们没有关注作品本身,而是执著在了舆论上,舆论怎么批评,我们的眼睛就聚光在某处,这种欣赏的方式是不够全面的。 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这种宽容也是阅读者的智慧,要知道导演的所谓个性是时代赋予的。 我们自己其实已经无意地走进了一种认同,但是却被一些杂音所干扰。 多少年前影视作品上拉拉手就表示爱情,现在影视剧中激情的热吻也被看成是小儿科了。 其实我们已经认同了这种变化,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 一个时代自然有一个时代的红楼梦,这样的红楼梦才能够有强大的生命力。 今天我们觉得李少红的红楼梦里那种诡谲的意境和老版本比是异调,而多少年后倘若再次重拍红楼梦,我们会发现这个版本仍会成为新版本是异调的有力依据。 (选自文学报2010 年 7 月 22 日,周荣池 / 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