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 《敬仰抗战老兵》精讲精练(含答案)内容摘要:

2、条坚不可摧的血脉长城。 积淀在他们身上的赤子情怀和文化血脉,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中国梦”的未来。 在这里,我们向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两个群体特别致敬,不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担当。 首设老兵方列 ,在武警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一辆辆墨绿色的敞篷中巴车沿着绿荫夹道的东长安街徐徐驶向天安门。 车厢里,300 多名平均年龄 90 岁的抗战老战士、抗日英烈子女和抗战支前模范代表,有的拿着小红旗,有的握着鲜花,微笑着来回挥动。 这是国共两党抗战老兵首次一起接受检阅。 秋风轻拂着他们满头的白发,秋阳辉映着他们胸前的勋章。 那一刻,天安门广场上的掌声,潮水般汹涌开学第一课 20 3、15 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 “勇敢” “团结” “自强”四节课,通过讲述英雄故事让孩子们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2015 年 8 月 27 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强调要在 2015 年秋季利用新生教育、入学教育的契机,在大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等。 有利于表彰老兵对抗日战争所做的巨大贡献;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老兵是抗战英雄模范、人们的表率;激发全国人民强 4、烈的爱国热情、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3. 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有何意义。 (在大中小学校组织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情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有利于增强学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有利于激发中小学生奋发图强、捍卫主权、保家卫国的壮志;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学习了开学第一课后,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践行“爱国、勇敢、团结、自强” (或“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这一主题)。 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努 6、,纪念大会中的阅兵仪式有多个“首次”:首次在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分列式,首次由将军担任领队,首次由 300 余名抗战老兵、英烈子女、抗战支前模范组成的 2 个乘车方队,行进在受阅方队最前面,接受祖国和人民的致敬等等。 受阅的抗战老同志,由目前健在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代表,我党我军和国民党抗日英烈后代代表,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组成。 他们中,抗战老兵平均年龄 90 岁,最年长的 102 岁;抗战支前模范平均年龄 88 岁;英烈子女平均 87 岁。 七十多年前,抗战英雄们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 这些从苦难辉煌、枪林弹雨中走来的英雄前辈通过广场时格外让人动容,习总书记率先 7、起身向老同志们挥手致敬。 全国各地数以亿计的现场观众和网友都衷心地表达对老兵们的崇敬, “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跟和平年代靠的都是这些老兵们啊” , “他们是为人民坚守的坚毅军人!致敬!” , “或许,到下一个十周年,我们就很难看到抗战老兵了。 以“新形势下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担当”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捍卫史实 传承发展中华民族有着 5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曾经以独特的中华魅力走向世界巅峰,也曾经因外族侵略而身处亡国灭种的绝境。 泱泱中华有着太多的宝贵经验值得传承,也有着太多的历史教训需要吸取。 新形势下,全体国民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上昂扬奋进。 此时,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 8、使命担当,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肩负历史使命,要保护遗址,铭记历史事实。 忘记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 历史遗址是历史的物质载体。 大明宫遗址见证了东方农耕文明发展鼎盛时期大唐帝国的文明水平及其礼制文化特征,见证了唐之路鼎盛的重要推动。 抗日战争遗址则承载的是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是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忠实传承和合理利用历史遗址能够让历史历历在目,让历史精神代代相传。 新形势下,保护历史遗迹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让人们能够更加便利地了解历史遗迹,铭记历史事实;要通过设立文物保护单位和相关保护政策为遗址的保护形成支撑体系。 肩负历史使命,要弘扬正气,捍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