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 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ppt导读课件内容摘要:
1、第二部分 专题备考7 格列佛游记 :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作 家 作 品一、作者简介:斯威夫特( 1667 1745),以讽刺作家名垂青史,英国 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兼有爱尔兰和英国的血统。 1695年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起初写诗,一生创作了不少涉及面很广的诗篇,但不及他的讽刺作品有影响。 1704年他的讽刺散文 一只澡盆的故事 发表,从此出名。 1726年10月,他的讽刺小说 格列佛游记 在伦敦出版,并获得成功。 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二、写作背景:斯威夫特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政治形势变化较多的时代。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资产阶级历史学家 2、美其名曰“光荣革命”,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从此确立。 这个时代的英国存在着种种矛盾:人民群众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各个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英国和它的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等等。 各种矛盾相互联结,形势极为复杂。 斯威夫特于 1710年至 1714年间,曾出任托利党的公共关系官员,后来政党交替,辉格党上台,托利党党员被清算。 于是作者通过第一部小人国的历险暗讽当时的政治。 后来,作者到爱尔兰任教,爱尔兰当时受到英格兰的高压统治,于是作者通过第三部飞岛国游记反映爱尔兰农业的衰败。 1723年,英国政府委派政治流氓伍德为爱尔兰铸铜币,弄得民不聊生。 斯威夫特连续发表几封公开信,鼓励爱尔兰人民起来反对铸币阴谋。 他成了爱 3、尔兰民族独立自由运动的领导者。 斗争取得胜利后,他又赴伦敦为爱尔兰人民的利益奋斗。 当他返回爱尔兰时,无数农民自发从水陆两路迎接他。 离开穆尔庄园后,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继续做他的牧师。 为了教会,他投入到政治活动中去。 他在后半生写了无数的政治小册子,获得了相当的声誉。 虽然他一时间名闻遐迩,可他的内心是孤独的。 他甚至一步步走到了绝望的边缘。 他经历了一切,也看透了一切,于是,他写了 格列佛游记。 他在 格列佛游记 中,对英国的君主政体、议会政治、司法制度、财政、教育、军队、殖民地政策,乃至名门贵族、社会风尚,都进行了揭露和讽刺,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阅 读 导 航一、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品的寓意。 斯威夫 4、特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政治形势变化较多的时代。 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由辉格党和托利党组成,两党竞争激烈,轮流执政。 但无论哪个党执政,国家都是腐败不堪,这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弊端突现的时代。 同时英法两国连年交战,使得国家经济备受重创。 二、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手法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讽刺是 格列佛游记 最突出的艺术形式。 书中讽刺手法丰富,既有尖刻的诙谐,又有辛辣的严肃,使得作品主题鲜明生动。 体会情节的讽刺意义是阅读小说的一个重点。 作品讽刺的焦点始终对准当时的英国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 提 纲 挈 领一、提炼线索: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 二、理清结构,精读 5、重要情节。 三、作品主题:小说记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幻想国度的离奇遭遇,讽喻了 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矛盾,揭露和批判了英国政府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同时还抨击了侵略战争和殖民主义。 人 物 形 象艺 术 特 色一、辛辣的讽刺手法。 格列佛游记 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讽刺手法多种多样的。 他以漫画式的夸张技巧无限扩大了“耶胡”、勒皮他人和长生不老的人的可恶和怪诞的形象。 一本正经的严肃态度、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刻画了小人国的生活和斗争,极为成功地反映出当时英国的现实。 善于用严肃认真的口吻叙述渺小无聊的事情,从而 6、产生了强有力的反讽效果。 运用反语进行讥讽。 如用“对政治一无所知”等一系列反语来形容对火药嗤之以鼻的大人国国王。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通过具体的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和矛盾关系,并且往往直指其某些本质。 二、虚构的情节和幻想手法刻画了当时英国的现实。 作者展现的是一个虚构的童话般的神奇世界,但它是以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真实为基础的。 由于作者精确、细腻、贴切的描述,使人感觉不到它是虚构的幻景,似乎一切都是真情实事。 例如,在描述小人与大人、人与物的比例关系时,一概按一与十二之比缩小或放大。 格列佛比小人国里的小人大十二倍;大人国的大人又比格列佛大十二倍。 格列佛的一块小小的手帕,可以给小人国的皇宫当地毯; 7、大人国农妇的那块手帕,盖在格列佛身上,就变成一床被单了。 在描述飞岛的运行,宫殿的建筑,城镇的结构时,作者还有意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医药诸方面的知识与数据。 这样,就使人物局部细节的真实、和谐、匀称,转化为整个画面、场景的真实、和谐、统一,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三、作者的文笔朴素而简练。 例如文中写到格列佛在小人国抄录了一段官方文告,它赞颂国王是“举世拥戴”的“万王之王”“脚踏地心、头顶太阳”,等等。 格列佛还在括号里不动声色地解释道:“周界约十二英里”。 随着这句解释,那“直抵地球四极”的无边领土陡然缩为周边不过十余里的弹丸之地。 这种反差令人捧腹。 括号里的话显示出作者朴素又实事求是的叙述风格,他似乎无意对此评论,只是在客观忠实地为我们解释利立浦特的尺度。《格列佛游记》 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ppt导读课件
相关推荐
1、激趣导入画中是一对贫困的父女,他们蜷缩在一旁,眼中尽是茫然和无助,未来毫无希望。 本课 放下你的鞭子 是一部街头剧的剧本,陈鲤庭既是导演又是编剧,它讲述了卖艺父女二人,因家乡被日寇占领而离乡背井的痛苦经历。 街头剧 放下你的鞭子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解街头剧和 放下你的鞭子 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2、分析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也就是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就可以。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有独立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对阅读较复杂的记叙文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教学目标的分析及依据 :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4、象力,猜出了迷底,也记住了生字。 例 52:乖乘人不备例 53 :俄先人后己例 54:更与人方便例 55:今用心读书例 56:碍砸左边,得右边。 例 57:券拳头对刀例 58:尺上看像口,下看像人,合起一看,刚好十寸。 例 59:余两个小孩棚下站例 60:影 红日高高挂,照在北京城,投下三撇儿,那是它的影。 例 61:哥可上又可下,老二喊老大。 例 62:田一块地,四方方,十字路在中央。 例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装化妆 :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化装 :( 1)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 2)改变装束、容貌。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个人都是演员,每个人在不同时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角色的扮演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色 : 是 间色 与 间色 或 三原色 不等量相混而成的颜色,色彩变化丰富,纯度低,色调沉稳,但明度上不如原色和间色鲜明。 对比两幅作品哪一幅 更接近生活
3、长方形,看作是长方形中长和宽相等的特殊情况。 以下半张棋盘为例:每条横线都分成了 8 小段,每 1 小段、每相邻 2 小段、3 小段、4 小段、5 小段,6 小段、7 小段,以及整条横线,都可以作为长方形的长。 每条竖线都分成了 4 小段,每 1 小段、每相邻 2 小段、3 小段,以及整条横线,都可以作为长方形的宽。 所以,半张棋盘上共有(87654321)(4321)361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