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说》ppt课件内容摘要:

1、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明 】 李贽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要在于反对禁欲主义观点。 南宋时的陈亮、叶适等已开其端。 到了明清之际,王夫之、戴震等人更指出 “ 天理 ” 是离不开人欲、人情的,并控诉了道学家们 “ 以理杀人 ” 的罪状。 对于李贽 童心说 ,首先要明确它所出现的思想史背景,即针对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成为桎梏人的僵化思想而发,这样才能更好理解李贽反对虚伪的世风,赞赏童心、突出个体的思想意义。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童心说 是李贽公开讨伐假道学、假文学的一首檄文,有着很大的震撼力。 一、他以 “ 童心说 ” 反对把文学作 2、为阐发孔孟之道的工具,甚至把矛头指向孔孟及儒家经典,指出他们的说教非 “ 万世之至论 ” ,不能 “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 二、他以 “ 童心说 ” 反对复古主义的 “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 的理论。 他认为文学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出好作品,而作品的优劣不是愈古愈好。 三、他以 “ 童心说 ” 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 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进而把 西厢记 、 水浒传 列为 “ 古今之至文 ”。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真话的 童心话 ,对古人今人以至后人都有启迪,是为千古之至文。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5271602),本姓林,原名载贽,后改姓李, 3、名贽,字卓吾,号宏甫,福建泉州晋江人,回族。 26岁时中福建乡试举人。 后历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等。 万历八年( 1580),辞姚安知府。 李贽辞官后过了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万历二十九年( 1602)明政府下令逮捕他入狱,罪名是 “ 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 李贽在拘押北京期间,在狱中用剃刀自刎。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西厢 ,末语云 龙洞山农在给 西厢记 所作序言的结尾处说:“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 聪明的人不要认为我还保持有童心就行 了夫童心者,真心也 所谓童心,就是真心 若以童心为不可 若是认为童心不可保留了 4、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那就是认为真心不可 保留了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 也所谓童心,就是没有一点虚假,绝对真实,是人的意念在最初发起时的本心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如果失去了童心,也就是失去了真 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失去了真心,那也就失去了本真的自我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如果失去了本真的自我,那么一切也就都不再有本初的状态 了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之初也 童子,是人最初的本真状态 童心者,心之初也童心,是人心最初的本真状态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人心最初时的本真状态,如何会失却了呢 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童心为什么也会很快丧失呢 盖方其始也 大概是因为,人开始懂事的时候 5、,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一些所见所闻就会从耳目中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并且成为他内心的主宰,这样童心就丧失了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又从所见所闻中了解到一些道理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这些道理又成为他内心的主宰,这样童心就丧失了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 天长日久,懂得的道理、所见所闻逐渐增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 认识到的、感觉到的范围也逐渐宽广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是又知道有美名的好处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并且一定要张扬自己的美名,这样童心便丧失了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 知道不好的名声是可耻的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便一定要去遮掩它,这样童心便丧失了夫 6、道理闻见 所谓的道理和闻见之知 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都是从多读书、识义理处得来的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古代的圣人,他们何尝不读书呢 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但是,即便他们不读书,童心本来就在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即便他们也是多读书,也是以此保护童心,不使它丧失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这和现在的学者们因为多读书、多识义理,反而却蒙蔽了童心是不一样的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在的学者既然因为多读书识义理蒙蔽了童心,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 那么圣人又何必写那么多的书以障学人为耶 说那么多的话来蒙蔽学者呢。 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 童心一旦遭到蒙蔽 7、,那么说话,则言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 从事政事,则政事没有根基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写文章,则辞不达意非内含以章美也 (其为人)并不内在地具有美德 非笃实生辉光也也不是因内心诚实而产生光辉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 要他说出一句有德之言,最终也不能。 所以者何 为什么呢 以童心既障 因为他的童心已经遭到蒙蔽,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反而以外界接触的所见所闻和道理为其心了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然人的心为外界的闻见之知和道理所主导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 那么他所说出的话都是根据闻见道理而来的非童心自出之言也 并非出自童心的衷心之语言虽工,于我何与 这样,所说的 8、话即使很美,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 这难道不是假人说假话,作假事,写假文章吗。 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既然他这个人已经不是本真的人了,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一切都是假的了。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 这样,与假人说假话,假人也很高兴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 把假事情告诉假人,假人也很高兴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 与假人谈假文章,假人也很高兴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 没有什么不是假的,那么也就没有什么不高兴的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场何辩也 满场都是假把戏,那普通的庸人又怎么能分辨得出来呢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 既然这样,那么虽然有天下最好的文章其湮 9、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它被假人所埋没而不为后世所知道的,难道还少吗。 何也 这是什么原因呢。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 也 天下最好的文章,没有不是出于童心的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如果童心常存,那么一般俗儒所讲的道理就不会流行,闻见之知也不会成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而非文者没有一个时代没有文章,没有人不会写文章,没有一样创造出的体裁不是文章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诗不一定选古代的读,文章不一定先秦的就好降而为六朝 接下来是六朝骈文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 西厢曲 ,为 水浒传 再发展是近体诗、传奇、院本、杂剧 10、,以及 西厢记 水浒传 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甚至如今的应试八股文,都是古今的好文章,而不能以时代的先后来评价文章的好坏,故吾因是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 由此我感到有童心自然能成文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 语 孟 乎 还说什么六经,说什么 论语 孟子 呢。 夫六经、 语 、 孟 ,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六经、 论语 、 孟子 这些经典所记载的,如果不是史官过分褒扬的话,那也是臣子们极力赞美的话。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其迂腐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迂腐的门徒、糊里糊涂的弟子们,回忆老师所讲过的,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 11、见,笔之于书有头无尾,得后漏前,随其所见,记载下来的。 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 后来的学者没有认清这一点,便说这些经典都出自圣人之口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一定要把它们视为经典,谁知这些经典当中竟有大半不是圣人所说的。 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 即使它们真的出自圣人,那一定也是圣人有目标而发的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腐门徒云耳不过是对症下药,随时处置,来挽救这些糊涂弟子、迂腐门徒们的罢了。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论乎用药来医治假病,很难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药方,而经典难道就可认为是万世不变的定论吗。 然则六经、 语 、 12、孟 ,乃道学之口实既然这样,那么六经、 论语 孟子 ,实际上是道学家们的借口,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是假人聚会的地方而已,它们绝对不是出自童心,这一点是很明确的。 呜呼。 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之童心未曾失者呜呼。 我又在哪里能够找到没有失却童心的真正的圣人而与之一言文哉 并与他们谈论一下文章呢。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后天习染等蒙蔽纯净本心的现象进行猛烈抨击,主张人应该保持童心,保持本真自我。 其实,李贽所谓的读书识义理便会丧失童心,并非叫人闭目塞听,不读书,不与外界接触,他主要是抨击当时虚伪的世风和俗儒。 陋儒对经书的迷信盲从,食而不化,甚至以之文过饰非的丑陋现象。 因此,李贽提倡童心说,就是要人们返回赤子之心,重现本真自我,以纠正虚伪的世风。 这样,李贽所谓的童心,实际上主要不是一个哲学的观念,而是一个文学的观念。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贽的美学思想,他主张自然为美。 他认为,自然的东西出于人的真性情,它在形式上是美的,在内容上是善的,自然的东西,就是真善美的合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