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教程考试参考题库内容摘要:

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 D. 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43.下列不是影响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的是( ) A. 可发展性 B. 可测试性 C. 可修改性 D. 可扩充性 44.( )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 资源配置 B. 资源共享 C. 资源利用 D. 资源补给 参考答案: A 45.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 ) A. 系统决策分析 B. 开发项目概述 C. 线性系统概况 D. 项目实施计划 46.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 ) A. 用户的搜寻成本 B. 用户的购买成本 C. 用户的等待成本 D. 用户的利用成本 47.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 A. 需求调查 B. 详细调查 C. 可行性分析 D. 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48.( )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 A. 外部效应 B. 信息作为公共物品 C. 信息市场的垄断性 D. 内部效应 49.不是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是( ) A. 系统分析 B. 系统设计 C. 系统实施 D. 系统计划 50.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 式的是( ) A. 基于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B. 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政府干预 C. 基于垄断性的政府干预 D. 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51.以下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是( ) A. 运行 B. 存储 C. 输入 D. 控制 52.在竞争环境分析中,( )是一种重要信息分析能力。 A. 环境扫描 B. 谈判能力 C. 产品服务 D. 产品代替 53.以下( )是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的基础部分。 A. 生产管理 B. 组织制度 C. 质量管理 D. 经营管理 54.( )的关 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 A. 代码设计 B. 数据库设计 C. 输入输出设计 D. 处理过程设计 55.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 A. 办公自动化系统 B. 决策支持系统 C. 管理信息系统 D. 专家系统 56.信息产业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内容( ) A. 微观、中观、宏观 B. 微观、超宏观、中观 C. 亚宏观、微观、中观 D. 亚宏观、超宏观、国家宏观 57.信息系统的早期表现形式( ) A. 数据处 理系统 B. 管理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办公自动化系统 参考答案: A 58.信息产业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 ) A. 低风险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回报型 B. 先导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渗透型 C. 高渗透型、高投入型、低风险型 D. 高回报型、符合单一型、高就业型 59.以下不是竞争战略的是( ) A. 总成本领先战略 B. 产品科技性战略 C. 产品差异性战略 D. 聚焦战略 60.决定信息产业外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哪两个结构( ) A. 需求结构、消费结构 B. 消费结构、社会结构 C. 贸易结构、自认资源结构 D. 产业区域分布结构、消费结构 2.多选题 1.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 ) A. 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 B. 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化 C.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D. 决策信息化 参考答案: ABD 2.信息指数法分为( ) A. 主要成分分析法 B. 信息化指数法 C. 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 D. 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3.信息化能力的原则除了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外还有( ) A. 科学性与可操性相结合 B. 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C. 软件和硬件相结合 D.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参考答案: ADB 4.以下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 ) A. 有利于规划信息化管理 B. 有利于信息基础建设的能力 C. 能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D. 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5.以下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特征表现的是( ) A.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B.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C. 共享性 D. 稀缺性 6.多指标综合法分为哪三种( ) A. 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B. 综合评分法 C. 多元分析法 D. 少元分析法 7.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为素质教育服务注重培养( )创新素质等 A. 身心素质 B. 文化素质 C. 专业素质 D. 政治素质 8.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 A. 教育资源数字化 B. 教学方式多元化 C. 教学方式个性化 D. 教育理念现代化 9.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 ) A. 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B. 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C. 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D. 最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10.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由( )组成 A. 企业内联网 B. 企业互联网 C. 企业外联网 D. 因特网 11.信息化就是要以( )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A. 数字化 B. 网络化 C. 个性化 D. 现代化 1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 ?) A. 巨型化、高速化、大规模集成化 B. 微型化、多功能化、个人化 C. 快速化、简单化 D. 网络化 13.影响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因素的是( ) A. 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 B. 管理体制 C. 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 D. 技术和资源条件 14.信息分析的内容包括( ) A. 科学技术信息分析 B. 经济技术分析 C. 市场信息分析 D. 消费水平分析 15.逻辑思维法包括( ) A. 比较法 B. 分析与综合法 C. 推理法 D. 抽象思维法 16.信息分析成果的类型( ) A. 消费类成果 B. 数据类成果 C. 研究报告类成果 D. 生产类成果 参考答案: ABC 17.使用者具备以下( )可以提高信息资源效用。 A. 资源使用者的私人状况 B. 资源使 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 C. 资源使用者的职业状况 D. 资源使用者的工资水平 18.信息分析的作用有( ) A. 为科学决策服务 B. 为研究与开发服务 C. 为市场开拓服务 D. 为客观调控服务 19.信息分析的特点有( ) A. 科学性 B. 针对性 C. 系统性 D. 近似性 E. 局限性 20.信息检索类型有( ) A. 文献检索 B. 事实检索 C. 数据检索 D. 概念检索 3.判断题 1.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资源配置中一种等同于传统资源配置的特有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领域。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2.从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看,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强烈的时效性。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3.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 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 对 错 4.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 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5.在日本,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一直被看作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腾飞的动力。 对 错 6.信息化产业划分为三个部门,即第一信息部门(信息生产资料部门)第二信息部门(直接信息部门)和第三信息部门(间接信息部门) 对 错 7.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必要条件 对 错 8.信息化能力评价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 对 错 9.网络化不仅增添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对信息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对 错 10.商务领域和公共行政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外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也初露端倪 对 错 11.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 “用于政务公开 ”“提供网上服务 ”“实现资源共享 ”“内部办公电子化 ” “ 提供安全保障 ” 对 错 12.信息技术的进 步和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 对 错 13.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对 错 14.信息产业内部结构都包括产值结构、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 对 错 15.决策机制在信息产业运行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不仅是其他机制的基础,而且贯穿其它机制运行的始终。 对 错 16.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单一化与国际化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信息产品能力倍增成本也在相应增加 对 错 17.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信息力量 的推动,而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 对 错 18.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主要决定于内部因素外还受到外部条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对 错 19.回归分析是处理 2 个或 2 个以上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一种数字方法 对 错 20.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包括下面 3 个关键环节 A 成立评价小组 B 确定评价目标 C 提出评价意见。 对 错 1.单选题 1.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有哪些结构( ??) A. 产值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 B. 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消费结构 C. 产值结构、部门 结构、社会结构 D. 社会结构、产值结构、消费结构 2.决定信息产业外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哪两个结构( ) A. 需求结构、消费结构 B. 消费结构、社会结构 C. 贸易结构、自认资源结构 D. 产业区域分布结构、消费结构 3.信息产业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 ) A. 低风险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回报型 B. 先导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渗透型 C. 高渗透型、高投入型、低风险型 D. 高回报型、符合单一型、高就业型 4.信息产业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内容( ) A. 微观、中观、宏观 B. 微观、超宏观、中观 C. 亚宏观、微观、中观 D. 亚宏观、超宏观、国家宏观 5.决策机制有哪三方面内容( ??) A. 市场关系、消费结构、权利结构 B. 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市场关系 C. 组织保证体系、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 D. 消费结构、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 6.( )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 A. 代码设计 B. 数据库设计 C. 输入输出设计 D. 处理过程设计 7.在竞争环境分析中,( )是一种重要信息分析能力。 A. 环境扫描 B. 谈判能力 C. 产品服务 D. 产品代替 8.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 ) A. 基于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B. 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政府干预 C. 基于垄断性的政府干预 D. 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9.( )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 A. 外部效应 B. 信息作为公共物品 C. 信息市场的垄断性 D. 内部效应 10.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 ) A. 用户的搜寻成本 B. 用户的购买成本 C. 用户的等待成 本 D. 用户的利用成本 11.( )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 资源配置 B. 资源共享 C. 资源利用 D. 资源补给 12.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 A. 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 B. 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 C. 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 D. 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1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 ) A. 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B. 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 源、充分的信息 C. 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D. 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14.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 A. 科技 B. 市场 C. 成本 D. 价格 15.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 ) A. 科技 B. 市场 C. 成本 D. 利益 16.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 ) A. 降低成本 B. 增加成本 C. 扩大市场 D. 缩小市场 17.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 )两个方 面的内容 A. 投入和产出 B. 硬件和软件 C. 动态和静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