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三明市农民工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动‛、‚春暖行动‛和集体合同‚彩虹计划‛,实现全市劳动合同制覆盖率达 100%, 劳动合同签订率达 95%以上。 4. 构建劳动监察‚两网化‛。 我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模式,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城市‛。 近年来,各地基本形成了劳动保障监察网 格化管理格局,建立了 142 个一级网格(乡镇、街道)和 372 个二级网格(社区、有企业的行政 村);配备了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 288 人、 法律监督员(劳动保障协理员) 1868人。 五、着力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 1. 强化管理,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障,我市 全面启动商贸、餐饮、住宿、文体、娱乐等各类服务业 农民工参保工作。 按照省上要求部署, 认真抓好大田县新型 7 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根据去年 我市出台的《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将乐、泰宁、建宁出台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意见,同时认真 配合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 做好被征地社会保障审核把关工作, 2. 扎实工作,提高工伤保险扩大面。 强力推进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从 2020 年 起,将矿山、建筑行业等高风险企业的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经过几 年努力, 2020 年全市 参加工伤保险 万人,占年任务的 %;其中: 农民工 万 人,基本实现高风险行业农民工伤保险全覆盖 ,参保率 达 90%以上。 3. 完善制度 ,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 按照省政府《 关于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设区市统筹工作指导意见》 ,结合三明实际,认真做好调查摸底、数据测算、政策调整、统一规划等各项工作。 目前, 全市农民工参 保 34346 人 ,市本级农民工参保 8966 人。 4. 突出重点 ,加大失业保险征缴力度。 我市 在保障基本生活发放的基础上,贯彻执行新的《福建省失业保险条例》,稳 步推进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 全市失业保险缴费凭证建证率达 95%以上。 全市共有参保 人数 万 人 , 其中 :农民工参保 万人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 万元,失业保险金支出 万元。 六、着力确保农民工公共服务落实 1.开展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 市委宣传 部 积极 探索 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针对 农民工 的特点,在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员单位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 我市 《农民工 8 和返乡 农 民工思想状况调查研究》与《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和谐关系的调查研究》两个 课题, 被省委宣传部、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确定为全省重点调研课题。 市委宣传 部 课题组 撰写《 经济企稳回暖背景下三明市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与对策思考 》 在《三明日报》‚理论与实践‛版 整版发表。 同时,这篇调研报告在三明市委政研室《调研通讯 》刊发, 获三明市委办、三明市政府办通报表彰为‚ 2020 年市重点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 被福建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表彰为‚ 2020 年度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全省一等奖 5 篇),对全省、全市的农民工工作提供有力的借鉴和指导。 2.确保 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以‚农民工子女同享义务教育‛理念,打造公平教育, 目前,我市指定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共 55 所,其中小学 34 所,中学 21 所,高中阶段农民工子女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完全按志愿择优录取。 团市委按 照属地原则, 推进‚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 ,通过走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等形式,摸清辖区内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女较为集中的学校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服务需求,汇总建立数据档案。 按照 “基层团组织或青年志愿者团队 +农民工子女 +接力 ”的项目实施模式,与农民工子女广泛建立结对关系,力争在 年底前基本实现对城乡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农民工子女的全覆盖。 3. 拓宽农民工融入和谐社区渠道。 我市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上 《关于推进海峡西岸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 》 发展社区服务 9 事业,切实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惠及农民工。 开展了一系 列的 社区邻里节活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