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内容摘要: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一、教学目的 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借景抒情、用典 的写作方法。 用 联想想象、把握意象、 知人论世、诵读传情 等诗歌鉴赏方法,解读词意,把握意境,理解主旨。 3 (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辛弃疾智略超群,深谋远虑,当时就有人把他比作“ 隆中诸葛 ”。 但是回归南宋以后,却受到了种种的猜忌和排挤。 他给皇帝上奏美芹十论、给宰相虞允文进呈九议,具体阐述复国中兴大计,均不被腐朽的南宋政府所采用。 他曾经三次被罢官。 42岁的壮年,就被弹劾去职,居住在江西上饶农村 10年。 52岁被起用, 3年后又遭到诬陷, 2、被迫丢官,赋闲 8年。 一生中宝贵的近 20年的光阴,就是在 “ 闲居 ” 中度过的。 1207年 9月,辛弃疾在铅山故居含恨赍志而殁,终年68岁。 1、 抒写爱国情怀的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癿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描写农村风物的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上)五、朗诵自主学习魅力演绎张开喉咙,美美地读用你激情的朗读再现诗歌独有的韵味。 在朗 3、读中记忆重点;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在朗读中把握情感。 激情诵读,作一次美的巡礼。 全词用了哪些典故。 合作探究( 4分钟左右)内容:全词用了哪些典故。 有何作用。 要求 :确答案。 确本小组意见。 目标:参与积极,讨论高效,争取解决所有疑难。 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 展示与点评题目 展示 点评典故作用 7、 9组后黑板 8组 孙权 ( 孙仲谋舞榭歌台,风流尽去 )、 刘裕 ( 寄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作者借这些京口当地的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隐约地表达自己的抗敌救国的心情。 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 词的下阕 : 宋文帝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以古讽今,主张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以古讽今,批评人们居然舍弃了被金人占领的国土,忘记了国恨家仇。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切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背诵全词和懒惰说再见。 八、苏辛词比较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建立起豪放的词风。 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才臻于完善而达到高潮。 苏轼的词: 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襟,形成了 豪放而飘逸 的风格。 辛弃疾的词: 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 豪放而沉郁 的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