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内容摘要:
1、鱼我所欲也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重要代表,被人们称为“ 亚圣 ”。 孟子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鱼,我 所欲 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 , 舍 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 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 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 患有所不避也。 所想要的同时得到 舍弃 表并列正义重要 比做苟且偷生的事 所厌恶的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则凡可以得生者 , 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则凡可以避患者 , 何不 2、为也。 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 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 , 人皆有之 , 贤者能勿 丧 耳。 假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什么不可使用呢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用来逼祸的手段因此(有的人)明知某种手段能够生存却不使用这是因为(他们)所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不仅仅 丢失一箪食,一豆羹 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 尔而 与 之,行道之人弗受;蹴 人不屑也。 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吆喝 给 饥饿的过路人不接受踢过去 不屑(接受)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 , 妻妾之奉 ,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向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 3、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很多的俸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对于好处为了侍奉贫穷的人“德”感谢从前宁可失去生命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宫室的华丽而做了这样的事这 停止叫做失掉了他们的本性如使 /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呼尔 /而与之,行道之人 /弗受。 万钟 /则不辩礼义 /而受之。 今 /为所识穷乏者 /得我 /而为之。 1、孟子在文中论述了什么观点。 舍生取义 ”与“义”不可兼得时2、孟子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 又是怎样论述观点的。 先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观点,再正反对比论述,最后用事例进一步论述观点。 舍生取义鱼和熊掌设喻正面:不为苟得患有不辟反面:何不用也。 何不为也。 事例一:不接受施舍事例二:不受“万钟”。《鱼我所欲也》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相关推荐
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你们的童年是金色的 , 因为有烛光晚餐 、 安徒生童话 、 还有外婆的彭湖湾 , 还有神奇无限的因特网 , 让你们遨游世界。 但是如果童年充满了贫穷与艰辛 , 你又会怎样呢。 是抱怨生活对你不公平。 还是乐观豁达地正视生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于是之的 幼学纪事 , 将让你们体会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 , 感受别样的人生。 幼 学 纪 事于是之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词 ,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 起源于隋唐之际, 盛于宋 ,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 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起初是称 “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 “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还有“倚声”“填词”等。 ( 调 有定格, 句 有定数, 字
1、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764723079鱼我所欲也孟子所说的“本心”是指什么内容。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764723079人性 “ 义”非贤者人皆有之
下列关于保 证责任和保证期间的表述,正确的是( )。 2020年一级建造师考试辅导《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全文下载地址: ,保证期间为自 8月 31日起 6个月 ,保证期间为自 9月 20日起 6个月 ,保证期间为自 8月 31日起 6个月 ,保证期间为自 9月 20日起 6个月 ,银行要求王某提供抵押担保。 依照我国《担保法》规定,下列财产可以抵押的是( )。 设施 ,并办理了抵押登记。
根据设计选用。 (二)天棚龙骨是按常用材料、规格和常用做法编制的,如与设计 要求不同时,材料允许调整,人工及其他材料不变。 (三)天棚木龙骨已综合了刷防火涂料两遍,设计涂刷遍数不同时,按油漆涂料相应项目调整。 (四)天棚龙骨项目未包括灯具、电器设备等安装所需的吊挂件,发生时另行计算。 (五)吊筋安装,定额中上人型按预埋铁件计算,不上人型按射钉固定计算。 如为砖墙上钻洞、搁放骨架者,按相应天棚项目
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文公社】 列子 愚 公 移 山(第 二课时 )郧阳区实验中学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寓意。 2、分析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 愚公 其 妻 荷担者遗 男智叟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论下列问题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