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课件(71张)内容摘要:

1、思维体操猜谜:风调雨顺(打一人名)指南录后序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是(朝)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字宋瑞,又字履善,号,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官至右丞相,代表(朝)与元人谈判时被扣,脱逃后一再起兵抗敌,兵败被俘,监禁三年,不屈就义。 其诗文沉郁悲壮, 过零丁洋 中的 , 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其著名诗篇还有,。 关于 指南录后序 本篇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 指南录 写的序文,因以前已有一篇自序,此为第二篇,故称 后序。 指南录 这部诗集,包括宋恭帝德祐年间到宋端宗景炎年间的 2、诗作。 这期间元兵南下攻入南宋国都临安,恭帝赵罴被俘;文天祥出使元营被扣留,中途逃脱,历尽艰险,到了端宗赵星即位的福州。 指南录 便是他这段生活的写照。 指南 指心向位于南方的宋朝廷。 表明自己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序 序 即序言,是一种放在著作正文前(放在著作正文后的叫跋),用来说明写作经过、写作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等的文体。 作者为自己的著作所写的序叫 自序 ,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叫 代序。 朗读课文注意字音正音(1)德 祐 ( ) (2)缙 绅 ( ) (3)纾 祸 ( ) (4)觇 北 ( )(5)献 谄 ( ) (6)诟 虏帅 ( ) 3、(7)贵 酋 ( ) (8)羁縻 ( )( )(9)二 阃 ( ) (10)渚 洲 ( ) (11)自 刭 ( ) (12)殆 例 ( ) (13)巡 徼 ( ) (14)檄 文 ( ) (15)毗 陵 ( ) (16)邂逅 ( )( )(17)余 僇 ( ) (18)愧 怍 ( )(19)号 呼 靡 及( ) ( )j (第 1 5自然段)自述出使元营所遭遇的种种磨难,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第二部分 :(第 6 8自然段)说明诗篇的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生发忠诚报国、死而无憾的感慨,且交代诗集的题名。 第一段1、除: 拜官授职。 (古今异义)2、都督: 统率 (名 动 4、)3、北兵 迫 修门外 逼近,走进4、战、守、 迁 皆不及施 迁三宫,指把皇帝及其亲眷转移到海中船上。 5、施: 布置,布署6、缙 宦的装束 官宦 (借代)1、除: 拜官授职。 (古今异义)2、都督: 统率 (名 动)3、北兵 迫 修门外 逼近,走进4、战、守、 迁 皆不及施 迁三宫,指把皇帝及其亲眷转移到海中船上。 5、施: 布置,布署6、缙 宦的装束 官宦 (借代)7、萃 聚集。 荟8、 当 国者: 主持,掌管(动词)9、众 谓 予 一行 /为 可以纾祸10、 意 北亦 可 /以口舌 动也口舌 言辞 (借代 具体代抽象)11、无 留 北者:没有被拘留而回不来的。 (被动句)7、萃 聚集。 荟8 5、、 当 国者: 主持,掌管(动词)9、众 谓 予 一行 /为 可以纾祸10、 意 北亦 可 /以口舌 动也口舌 言辞 (借代 具体代抽象)11、无 留 北者:没有被拘留而回不来的。 (被动句)翻译 德 祐 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 当时元兵已迫近都城门外,迎战、防守或迁都,都已来不及做了。 满朝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相吴坚府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来往频繁,元军邀约我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估计元方还是可以用言语打动的。 当初,使者奉命往来,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我就更想窥视一下元方的虚 6、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 于是不接受右丞相职位,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探讨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明确: 文天祥 是在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探讨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明确: 心情是: 予不得爱身 (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 其意图是:一方面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 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 探讨提问: 文 7、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明确: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策。 小结第 1节段意:叙写出使北营的背景、心情不意图,表达了作者在国亊危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 第二段1、 抗辞 :坚强不屈地陈辞。 慷慨 :意气激昂2、 遽轻 吾国: 遽,马上;轻,轻视(形 动)3、 构恶 :构,结成;构恶:结仇4、 献谄 :献媚讨好。 5、予 羁縻 不得还: 羁縻,(被)拘留。 (被动句)6、直 前诟 虏帅失信: 前,上前 (名动) 诟 骂7、 数 吕叔孟叔侄为 逆 数 :列举罪状; 逆 :叛徒8、 但 欲求死 但:只,只是(副词)9、不复 顾 利害: 顾 顾念,顾惜10、北虽 貌 敬 貌:在外表上(名 8、 状)11、 名 曰馆伴 名:名义上 ( 名 状)12、以 祈请使诣 北祈请使:奉表请降的使节。 诣:到,往翻译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丌幸吕师孟构恶二前,贾余庆献谄二后,予羁縻丌得还,国亊遂丌可收拾。 刚到元营时,我据理力争,言词激昂慷慨,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没敢立刻轻视我国。 可不幸的是,吕师孟在这之前就和我结怨,贾余庆又紧跟着向敌人献媚,于是我被拘留不能返回,国事就不可收拾了。 翻译予自度丌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丌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事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丌得归矣。 我自料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 9、统帅不守信用,揭露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想他们杀死我,不再考虑个人的利害。 元军虽然表面尊敬,其实很愤怒,两个重要头目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朝廷了。 翻译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丌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亍:“将以有为也。 ” 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元军驱使我一同前往,但不列入使者的名单。 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往。 正如古人说:“将要有所作为啊。 ”探讨提问: 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阶段是: 初至北营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第二阶段是: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 10、庆献谄于后 予不得归矣。 第三阶段是: 未几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探讨提问 :文天祥既然 分当引决 (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 隐忍以行 (含垢忍辱地前往)。 明确 : 将以有为也探讨提问 : 文天祥被拘留时 但欲求死 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杀而 隐忍以行 ,这两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 明确 : 不矛盾。 求死 是因为 不得脱 ,以死保全名节; 隐忍以行 ,是因为有机会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国之策。 探讨提问 : 昔人云: 将以有为也。 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 明确 : 删去后并不影响上下文的连贯性,但此句是下文的纲,作者历尽限险而不死,就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坚强的信念。 小结第 2、 3节段 11、意:出使北营,震慑敌方,身受羁縻和被驱北上,表达了他忍辱负重,图谋再举的思想。 第四段 间:空隙,这里指机会。 即:立即。 约:约定。 诡:隐蔽。 草,露:在野草间;在露天。 名词用作状语 日:名词用作状语。 相出没:指与元军互相遭遇或没有遇见。 这里可翻译成“周旋”。 穷饿:困窘饥饿。 无聊:这里指无依无靠。 古今异义。 迥:远。 靡:无,没有。 避:避开。 出:逃出。 探讨提问 : 第 4段写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第 1层,得脱后的喜悦;第 2层,受误会后的困境;第 3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 探讨提问 : 能表达作者急切、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有哪些。 领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 12、其表达效果。 明确 : 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有: 奔 写出了当时迫不择路的极快速度; 变 诡 二字反映了形势突变以及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 避 出 渡 入 展转 至于 等一连串动词,反映了作者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 小结第 4节段意: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难历程,表现了作者经历艰险,仍力图中兴的心愿。 翻译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事阃,约以连兵大丼。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事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丌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不北骑相出没二长淮间。 到了京口,得到机会逃奔到真州,我立刻把元方的虚实情况告诉淮东、淮西两位制置使,与他们约定 13、联兵讨元。 复兴我朝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 留住了两天,驻守维扬的统帅竟下了逐客令。 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荒草间行走露天下住宿,每天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周旋在淮河一带。 翻译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二永嘉。 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高声呼喊,没有人应答。 后来找到一条船,避开元军占据的沙洲,逃出江口以北的海面,然后渡过扬子江口,进入苏州洋,辗转在四明、天台等地,最后到达永嘉。 第五段翻译呜呼。 予之及二死者,丌知其几矣。 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不贵酋处事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14、;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丌测,几自颈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唉。 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痛骂元军统帅该当死;辱骂判国贼该当死;与元军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论是非曲直,多次该当死;离开京口,带着匕首以防意外,几次想要自杀死;经过元军兵舰停泊的地方十多里,被巡逻船只搜寻,几乎投江喂鱼而死;翻译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丌死;扬州城下,进退丌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真州守将把我逐出城门外,彷徨无路,几乎死掉;到扬州,路过瓜洲扬子桥,假使遇上元军哨兵,也不会不死。 扬州城下,进退两难,几乎等于送死;坐在桂公塘的土围中,元军数千骑兵从门前经过,几乎落到敌人手中而死; 在贾家庄几乎被巡查兵凌辱逼迫而死 ;夜晚奔向高邮,迷失道路,几乎陷入沼泽而死;天亮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