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3月林业工程专业测试大纲及内容内容摘要:
100 年以上。 人工林一般为林带的木荷生长快,成片的木荷林分生长 慢。 造林后第 3年胸径生长加快,4~ 12 年为胸径速生期,第 6 年连年生长量最大值达 以上。 木荷造林后第 2年树高生长加快,树高速生期 3~ 11年,连年生长量 ~ , 6年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可达 , 14年以后明显下降,连年生长量一般只有 ~。 造林后的前 8年材积生长缓慢, 8年后材积生长加快,在保证植株有充足营养空间条件下, 30 年生尚未达到数量成熟。 木荷根际有大量潜伏芽,当栽植过浅,根际裸露,顶芽受伤或茎干偏斜时,会破坏顶端优势,往往萌发很多萌芽条,造成一树多干,严重影响林木生长。 生态学习性 : 木荷是喜光树种,幼年较耐庇荫而喜上方光照,大树喜光,属林冠下更新树种。 在天然林中多与马尾松或壳斗科的槠、栲及樟科的樟、楠等常绿树种混生,能形成小面积以木荷为优势的群落。 木荷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对气候条件总的要求是春夏多雨,冬季温和无严寒;年降水量 1200~ 2020mm,分配比较均匀;年平均气温 16~ 22℃ ,但多分布在 18℃ 以上地区, 1月份平均气温 44℃ 以上,能忍耐一定的低温,在江南红壤 22 丘陵地上,可忍受 11℃ 的极端最低气温。 深根性,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分布区内各种酸性红壤、黄壤、黄棕壤均 有木荷生长,pH 值 ~ ,以 左右最适宜。 在土层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丰富的沟谷坡麓地带生长最好。 ( 6) 毛竹 生物学特性 : 毛竹是世界上三大速生树种之一,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要 40~ 50天。 毛竹属散生竹,浅根系。 生态学习性 :别名:楠竹、江南竹、孟宗竹、茅竹。 既要求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 在造林地选择上,应选择背风向南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带,土壤深度在 50 厘米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酸性砂质土或砂质壤土的地方。 ( 7) 、油茶 生物学特性 : 深根性树种,主 根深达 ,侧根分布密集层在地表 5~ 30cm,根幅大于冠幅,根系愈合力和再生力强。 油茶一年可抽梢 3次,即春梢、夏梢和秋梢。 春梢是油茶的主要结果枝,约占 90%左右, 11~ 12月开花,自花授粉。 茶果跨越两年年份,果 10月中下旬成熟(霜降),采果之时茶花开放,出现花果并举的奇特现象。 生态学习 性 : 油茶是喜光树种,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区生长,年平均气温 14~ 21℃ ,最热月平均气温 31℃ ,年降水量1030~ 2200mm,海拔 800m以下的南坡、东南坡, pH值 ~ 23 的酸性红壤和黄壤均可生长。 在坡度 较大,土层浅薄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生长不良,产量低。 ( 8) 杨树 生物学特性 : 杨树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能力强,具有较强的顶端优势;生长速度快,属速生树种;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繁殖容易。 杨树在一年内的生长时间比较长,春季发叶早,秋季落叶迟,只要水肥条件好,高、径生长自春季开始,到秋季结束可一直不间断生长,并出现两个生长高峰。 生态学习 性 : 杨树为强喜光树种,大多数杨树不耐严寒与高温,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消耗高于其他树种;对土壤养分的消耗也比较多,要求较肥沃的土壤条件。 ( 9)光皮桦 由于树皮似 樱桃 树皮,山区人民称为樱桃树,系桦木科落叶乔木。 光皮桦树干修直;树皮褐色, 平滑且有光泽,富含油脂,皮孔横列,有清香气味;叶广卵形,似桑叶;果序单生而下垂。 徽州各县山地均有分布,常散生于山坡林缘及林中空地,垂直分布在 1000 米以下。 因常被人们采樵或砍伐利用,古树已很稀少,仅深山僻野偶有较大单株。 祁门县祁红乡松潭村前,防风林林缘生长着一株光皮桦 “老寿星 ”(见图),树龄约三百余年,树高 25米,胸围 米, 树冠覆地面积 48 平方米,树梢虽被风折,但仍雄姿焕发,昂首屹立在村口。 24 落叶 乔木 ,高达 35 米。 树皮淡黄褐色,老则呈暗黄灰色或红褐色,光滑不裂,树皮及枝皮有香气。 叶卵形、长卵形或长圆形,长 612 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 果序单生,圆柱形,长 514 厘米,果苞长约 6 毫米,宽约 3 毫米,果翅较小坚果为宽。 花期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种子成熟期 5 月下 乔木,高可达 20米,胸径可达 80厘米;树皮红褐色或暗黄灰色,坚密,平 滑;枝条红褐色,无毛,有蜡质白粉;小枝黄褐色,密被淡黄色短柔毛,疏生树脂腺体;芽鳞无毛,边缘被短纤毛。 叶矩圆形、宽矩圆形、矩圆披针形、有时为椭圆形或卵形,长 ,宽 , 顶端骤尖或呈细尾状,基部 圆形 ,有时近心形或宽 楔形 ,边缘具不规则的刺毛状重锯齿,叶上面仅幼时密被短柔毛,下 面密生树脂腺点,沿脉疏生长柔毛,脉腋间有时具髯毛,侧脉 1214对;叶柄长 12 厘米,密被短柔毛及腺点,极少无毛。 雄花序25枚簇生于小枝顶端或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序梗密生树脂腺体;苞鳞背面无毛,边缘具短纤毛。 果序大部单生,间或在一个短枝上出现两枚单生于叶腋的果序,长圆柱形,长 39厘米,直径 610毫米;序梗长 12厘米,下垂,密被短柔毛及树脂腺体;果苞长 23毫米,背面疏被短柔毛,边缘具短纤毛,中裂片矩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顶端圆或渐尖,侧裂、片小,卵形,有时不甚发育而呈耳状或齿状,长仅为中裂片的 1/31/4。 小坚果倒卵形,长约 2毫米,背面疏被短柔毛,膜质翅宽为果的 12倍 25 在野外条件下土壤的酸碱性和肥力水平无法准确测定,常通过指示植物进行初步判断与区分,湖南省土壤酸碱性、肥力与主要指示植物的关系。 1)一般生长野生杜鹃、松树、杉类植物的土壤多为酸性;而生长红柳、谷子、高梁等的土壤多为碱性。 2)喜酸植物:杜鹃属、越桔属、茶花属、杉木、松树、橡胶树;喜钙植物:紫花苜蓿、草木犀、南天竺、柏属、椴树、榆树等;喜盐植物:柽柳、沙枣、枸杞等。 3)蕨类植物长得好,土壤肥力较好;铁芒箕长得多,土壤肥力较差。 林地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技术 1)测土配方施肥的 3 个过程:一是测土,即对土壤中有效养分进行测试,掌握土壤养分状况;二是配方,根据栽培作物的目标产量及其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算出所需各种肥料的用量;三是施肥,把所需各种肥料进行合理安排,科学施用。 2)肥料配方设计 —— 养分平衡法:根据林分目标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施肥量,计算公式为 施肥量(公斤 /亩) =(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 土壤供肥量)247。 (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植物的水分代谢、矿质营养 指植物对 水分 的吸收、运输、丢失的过程。 由于绿色植物是自养型的,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必须高效率地进行光 26 合作用。 为此,它必须发展大量的叶面积,充分地接受阳光,并且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气体交换(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 但由于大气的水势比植物体的水势低得多,所以,这接受阳光的表面必然成了水分蒸发的表面,气体交换的通道也是水蒸气散失的通道。 因此,植物一方面通过根系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水分,经过根、茎的运输分配到植物 体的各部分,以满足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植物体又不可避免地要丢失大量水分到环境中去,故植物体实际上是处于不断吸水和不断丢水的动态平衡之中。 当植物吸水量补偿不了失水量时,常发生萎蔫现象,严重时可引起叶、花、果的脱落,甚至死亡。 农业生产上通过各种合理管理措施(如灌溉、蹲苗等),来调节和维持作物的水分平衡。 ① 光合作用。 ②植物代谢。 ③ 植物呼吸。 ④ 植物水分生理。 ⑤ 植物矿质营养。 ⑥ 植物体内运输。 ⑦生长与发育。 ⑧植物激素。 ⑨ 抗逆性。 ⑩ 植物运动。 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特殊功能, 它们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太阳光。 色素在受激发后发生电荷分离,电子经过一系列的载体传递后,引起 氧化还原反应 :在一端分解水分子,放出氧气;另一端还原辅酶 Ⅱ ,同时造成质子(氢离子)转移,形成叶绿体中类囊体膜内外的电位差和氢离子浓度差,推动腺苷三磷酸( ATP)的合成。 这样 ,将光能转变成还原辅酶 Ⅱ 与 ATP 中的化学能,最 27 后经过一 系列的酶反应,把从空气中吸入的 CO2 固定并还原成碳水化合物。 2)呼吸作用。 分解代谢所形成的还原的辅酶或几种简单的有机酸,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呼吸链),最后把吸入的氧气还原成水。 电子传递和末端氧化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电子传递同时偶联着 ATP 的形成,供应各种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 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 概念:它是一个由生物、物理和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非常复杂的功能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是在一定范围内,各生物成分(包括人类在内)和非生物成分(环境中物理和化学因子),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 循环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功能单位。 主要特征 : 一个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由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组成。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开放式的功能系统。 一个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空间并随时间发生演替。 生态系统内部保持有一定的平衡关系。 因此,结构、功能、演替和平衡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林木育种的常用方法。 1) 2) 3) 28 4) 林木繁殖的主要方法。 林木种质资源就地保存技术和异地保存技术。 (二)专业知识 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基 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造林树种选择的适当与否是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 造林树种选择的主要原则。 一是造林树种要具备最有利于满足造林的目的要求。 二是要达到适地适树。 方法。 第一是选择既包括选树适地,也包括选地适树。 第二是改树适地,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它们能够相适。 第三是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使其适合原来不适应树种的生长。 湖南省主要造林树种混交林营造技术。 (一)混交类型 1)混交林中的树种分类:依其 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 3 类。 2)树种的混交类型: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灌木树种混交。 (二)混交结构模式 29 从垂直角度分为单层的、双层的和多层的;从水平结构角度分为离散均匀的及群团状的;从年龄结构角度分为同龄和异龄的。 (三) 混交树种的选择 首先要按培育目的要求及适地适树原则选好主要树种,其次是按培育目标结构模式要求选择混交树种,这是成功的关键。 (四) 混交方法 星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随机混交、植生组 混交。 (五) 混交比例 混交树种所占比例应以有利于主要树种为原则,依树种、立地条件及混交方法等而不同。 (六) 混交林种间关系调节技术 营造和培育混交的关键盘,在于在整个育林过程中,每项技术措施都围绕种间间兴利避害这个中心。 造林时,可以通过控制造林时间、造林方法、苗木年龄和株行距等措施,调节树种种间关系。 根据树种在混交林中的地位 ,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类型等 ,人为地搭配成不同的组合 ,称混交类型。 有如下几种 :①乔木混交类型 :即两个以上的乔木树种混交。 ②乔灌木混交类型 :即主要树种与灌木混交。 ③综合混交类型 :即主要树种、次要树种 和灌木的混交。 30 营造混交林是指各树种的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分比。 混交树种所占的比例 ,应有利于主要树种生长为原则 ,宜依树种、混交类型及立地条件而有所不同。 竞争力强的树种 ,混交比例不宜过大 ,以免压抑主要树种。 反之 ,则可适当增大。 立地条件优越的地方 ,混交树种所占的比例宜小 ,其中伴生树种应比灌木多。 立地条件恶劣的地方 ,可以不用或少用伴生树种 ,而适当增大灌木的比重。 一般在造林初期 ,伴生树种或灌木应占全林株数的 25~50%。 ①株间混交 :②行间混交 :③带状混交 :④块状混交 :⑤植生组混交。 多功能森林经营的一个基本特征 就是经营混交林,因为树种是实现森林多功能的基本要素,所以对树种特性的认识和应用选择及组合设计,是多功能经营设计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技术环节。 应根据各造林树种特性和种间关系,设计相应的混交林造林类型,一般要求每个小班设计三个以上造林树种,形成针阔混交。 混交方式可采用带状、小块状、点状等不规则混交模式。 阔叶树种可配置在山脊、山腰,或配置在林缘林道两侧,且分布均匀。 针阔混交林比例应大于 30%,且单个树种不少于 10%。 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意义、方法和特点。 目的: 为优势树种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为林木创造良好的营养空间; 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成熟期限; 增强林木的单位面积生 31 长量; 增强林分抵抗病虫害与火灾发生、自然灾害的能力; 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 因林种不同而有主次之分。 在用材林中,抚育采伐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总材量,提高材质和材种规格,缩短林木的工艺成熟期。 意义:抚育间伐又称抚育采伐,是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xx年3月林业工程专业测试大纲及内容
相关推荐
1、相关知识考点 考纲扫描相关知识考点 水平要求9合理营养 10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11血液循环 12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13人体肺部呾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14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5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16尿液的形成呾排出过程 考纲扫描相关知识考点 水平要求17其他的排泄途径 18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19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0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课前预习梳理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考点:六种营养物质的来源以及作用第一课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 营养成分 主要作用 缺乏时产生的症状 食物来源有机物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原料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长期供应丌足,会造成营养丌良 ,发生贫血豆类、瘦肉、蛋类等糖类 主要的能源物质构成细胞的成分 低血糖和瘦弱 谷物、甘薯等脂肪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前预习梳理1人体呼吸系统是由 _呾 _组成,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_。 2呼吸道是由 _、 _、 _、 _、 _组成。 考点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第一课时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肺 肺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课前预习梳理3下图是呼吸系统的结构,请完成图片中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_ _ _ _ _
1、课前预习梳理考点一:植物对水分、有机物的吸收和运输第一课时1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根尖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成熟区有大量的 _,它能加大吸水的 _。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主要途径:外界的水分 根毛 根的导管 茎的导管 植物各部 (由下向上 )。 3植物的输导组织 _ :由死细胞组成,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_ :由活细胞组成,向下运输有机物根毛面积导管筛管课前预习梳理第一课时4植物的蒸腾作用
1、流动的组织 血液血流的管道 血管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输血与血型课前预习梳理1血液的成分包括 _和 _;红细胞的功能是 _,红细胞中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 _,它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不氧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不氧 _。 血小板不 _有关,是最小的血细胞,无核,形状丌规则。 2贫血的判断:血液中 _过少戒红细胞中 _过少。 考点一:血液的组成第一课时流动的组织 血液血浆 血细胞
龙大厦 A 座 4 楼( 410021) 电话: 0731— 2287698 传真: 0731— 2287688 联系人:张诚 答 : 企业询证函 编号 : 甲公司: 2020 年第二学习阶段 (本科 ) 本公司聘请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对本公司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应当询证本公司与贵公司的往来款项。 下列数据出自本公司账簿记录,如与贵公司记录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