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4)古代中国的科技技术与文化艺术内容摘要:
1、专题 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一部分 古代史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 &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 &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本专题主要学习中国古代科技、文学和艺术三个方面内容。 就古代科技而言,考生需掌握六个方面的内容 (见上表 “高考趋势分析 ” );就文学而言,考生需掌握文学发展史以及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特征;就艺术而言,考生需掌握包括文字与书法、绘画、戏剧等方面的内容。 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对中西方进行比较。 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考点 13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考点 14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考点 15 汉子的起源、演变和书画 2、的发展考点 16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分考点 1 四大发明考法 1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考 法 2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分考点 2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考 法 3 九章算术和珠算分考点 3 天文历法考法 4 天文历法成就分考点 4 农书考法 5 四大农书分考点 5 易学考法 6 医学成就分考点 6 中国古代科技考法 7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不同特点考法 8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1政治: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社会安定。 2 经济: 农耕经济的繁荣。 3 政策: 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 4 教育: 发达的文化教育。 5 交流: 国内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对外 3、交往的发展。 6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 7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1造纸术(1)书写材料演进商朝 (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 )春秋 (竹木简牍,始用丝帛 )西汉 (竹木简牍、丝帛、最早的纸 )东汉 (蔡伦 “蔡侯纸 ”)(2)影响: 8世纪,传入阿拉伯,随后传入欧洲、北非,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 2印刷术(1)发明隋唐之际 (雕版印刷出现 )宋 (彩色套印;北宋毕升胶泥活字 )元 (王祯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2)影响: 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3火药(1)发 4、明: 古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发明了火药。 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 宋朝时,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2)影响: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 火药把欧洲“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摧毁了欧洲的骑士阶层,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三大发明预兆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 4指南针(1)发明:战国 (司南 )北宋 (指南针用于航海 )(2)影响: 13世纪传入西欧,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 5 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1)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人类文化的传播 , 推动欧洲文化的普 5、及和推广。 (2)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 , 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 、 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阶层起到一定作用。 1 春秋:九九乘法口诀。 2 春秋战国出现算筹计数法 , 后被珠算取代。 3 东汉 九章算术 , 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 是 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 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1 天文(1)商周有了关于世界上最早的日食 、 月食 、 太阳黑子和哈雷彗星的记录。 (2)战国石申的 石氏星表 , 用赤道坐 6、标记录了 800多颗恒星的位置 ,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表。 (3)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 浑象仪和地动仪。 比西欧人早 1000多年。 (4)元代郭守敬制成 “ 简仪 ” , 比欧洲早 300多年。 2 历法 : 夏朝 商朝 元朝( 夏小正 ) (殷历 , 干支纪日法 ) (郭守敬 授时历 )1 西汉氾胜之的 氾胜之书 , 一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 2 北魏贾思勰的 齐民要术 , 是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古代农书 , 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 ,提出了因地制宜 、 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3 元代王祯的 农书 , 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 7、简单工具 , 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 , 对提高生产力起了很大作用。 4 明代徐光启的 农政全书 , 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和农学研究的利弊得失作出了全面的评价和总结。 注重农业科技实验 , 体现了农书的科学性 、 创新性和先进性 , 徐光启被誉为“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 1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论述了 “望闻问切 ”四诊疗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被后世医家誉为 “万世宝典 ”。 他被称为 “医圣 ”。 3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 “东方药物巨典 ”,创立了当时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 中外科技的最大区别: 中国的科技成 8、果没有促成中国社会转型,而西方科技成果推动西方社会的成功转型。 中国古代科技 西方近代科技内容 应用性强,对事物的发展规 律探索不够 注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研究方法 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 实验科技使用满足封建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需要,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市场的扩大成为动力1 经济: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科技发展的制约;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限制。 2 政策: “ 重农抑商 ” 与 “ 闭关锁国 ” 政策影响。 3 政治: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 封建制度走向腐朽。 4 思想教育: 儒家思想及社会观念不利于科技发展。 考点 14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9、考法 1 诗经与楚辞考法 2 汉赋考法 3 唐诗与宋词考法 4 元曲与明清小说考法 5 市民文化的发展1 诗经 (1)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 , 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与变革的时代 , 思想领域出现 “ 百家争鸣 ” 局面。 (2)内容:分为风 、 雅 、 颂三部分 , 收录西周至春秋三百多首诗歌。 (3)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 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的 离骚 ,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汉赋:汉朝政治统一 , 经济发展 , 一种专事铺陈辞藻 、 文采华丽的文体 汉赋应运而生 , 用以描绘汉代统一的恢宏气度。 代表有西汉 司马相如 的 子虚赋 上林赋 10、;张衡的 二京赋。 1唐诗兴盛原因(1)政治:隋唐政治统一,社会稳定。 (2)经济:社会经济繁荣。 (3)教育: 科举制发展,唐朝以诗取士。 (4)国内外环境:民族交往和对外交流频繁。 (5)基础:在南北朝骈文基础上发展。 (6)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 2 代表人物(1)初唐:王勃 、 陈子昂。 (2)盛唐: 边塞诗人 , 高适 、 岑参。 山水诗人 , 王维 、 孟浩然。 “ 诗仙 ” 李白 , 放荡不羁 , 蔑视权贵 , 其非凡气魄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 、 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浪漫主义风格 )“ 诗圣 ” 杜甫 , 忧国忧民 , 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 (现实主义风格 )(2)中唐:白居 11、易 , 自言 “ 惟歌生民病 , 愿得天子知 ” , 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3 宋词(1)时代背景: 宋代商业发展 , 城市繁荣 , 市民生活丰富 , 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的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2)代表 豪放派: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 婉约派:代表有北宋的柳永 , 雨霖铃 ;两宋之际的李清照 , 声声慢。 1元曲(1)兴盛原因: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他们以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2)代表:关汉卿、马致远。 (3)意义:标志着戏曲艺术的成熟。 2明清小说(1)兴起原因: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理学的 12、束缚,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市民阶层的崛起 ,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2)成就: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魏晋南北朝 (搜神记志怪小说 )唐 (传奇 )宋 (话本 )元 (散曲和元杂剧 )明清 (小说 )考点 15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分考点 1 汉字与书法艺术考法 1 汉字起源与演变考法 2 书法的演变考法 3 字体特征分考点 2 绘画考法 4 绘画的起源与发展考法 5 中国画特征(写意传神)1 汉字起源与演变“ 图画文字 ” ,(起源于六千多年前 ) 甲骨文 ,(商朝 ,完整体系 ) 金文 ,(周朝 , 钟鼎文或铭文 ) 大篆 ,(春秋战国 ) 小 13、篆 ,(秦朝统一文字 ) 隶书 ,(汉朝 ) 楷书 ,(魏晋 ) 行书 、 草书2 总趋势: 由繁到简。 1自发阶段秦汉: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书法处于自发阶段。 2自觉阶段(1)魏晋:书法成为一门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书圣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 ”。 (2)隋唐: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 既有张旭、怀素的草书,也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3)宋朝: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出现了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 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4)明清: 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 14、化 ,更加强调个性化创造。 如文征明。 1隶书 :基本是由篆书演化而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画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画。 2楷书 :笔画详备,字形方正,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代表:魏晋钟繇、王羲之;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3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代表:东晋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唐朝颜真卿 “第二行书 ”祭姪 (侄 )文稿、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徴明。 4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代表: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 “草圣 ” 15、张旭、怀素。 新石 器时代 , 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 战国 ,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成熟)) 秦汉 ,马王堆汉墓帛画东汉夫妇宴饮图) 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提出 “ 以形写神 ” 绘画理论) 隋唐 ,展子虔游春图(隋,最早山水画)阎立本步辇图(初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吸收外来风格)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两宋 ,宫廷画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元明清 ,元:王冕墨梅图明:徐渭牡丹蕉石图清:郑板桥墨兰图) 1 中国画在魏晋之后 , 一方面形成了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 、 重写意的文人画。 2 文人画自魏晋开始占据中国书画主导地位。 在表现形式上 , 融诗 、 书 、 画 、 印为一体。 3 中国画不求形似 , 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 ,表现手法灵活 、 自由 , 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 、 自尊心 、 独立自主 、 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考点 16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考法。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4)古代中国的科技技术与文化艺术
相关推荐
1、专题 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部分 古代史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 &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 &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本专题主要学习春秋战国这个社会转型期在思想领域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演变。 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以及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儒家地位的演变脉络、思想及对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通过中西比较,联系政治
1、专题 1 古代中国的政治第一部分 古代史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 &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 &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本专题介绍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和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前者由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构成,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分配体系;后者是以皇权为中心的高度集权体系。 它包含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主要矛盾。 其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
(城市燃气管道)专项检查。 (八)打击特种设备非法检验、检测行为,规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质量管理,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 ,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九)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督促企业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现场管理等方面落实主体责任,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对设备数量、种类较多的使用单位进行帮扶指导
specif ied locat ion. Agent a copy of t he applicat ion shall have t o num ber t he pages and signed or iginal copy ( copy) ( including suppor ting document s) , and copy should be exact ly t he same
1、专题 7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部分 近代史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 &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 &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本单元运用全球史观阐述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包括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全球化发展趋势等。 学习时以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整体看待历史事件,掌握基础知识;加强联系,形成知识脉络体系。 以全球视野研究世界历史
1、专题 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二部分 近代史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 &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 &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本专题核心是人文精神,内容包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近代的发展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及成熟 (启蒙运动 )三个阶段,人文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并不断发展。 结合三个阶段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