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7)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内容摘要:
1、专题 7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部分 近代史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 &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 &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本单元运用全球史观阐述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包括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全球化发展趋势等。 学习时以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整体看待历史事件,掌握基础知识;加强联系,形成知识脉络体系。 以全球视野研究世界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发展趋势及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从社会转型角度结合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探究中西方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差异。 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考点 22 新航路的 2、开辟考点 23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考点 24 工业革命分考点 1 东方的诱惑考法 1 连接欧亚的传统商路 古代丝绸之路考法 2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必要性 )与条件 (可能性 )分考点 2 新航路开辟过程 (葡萄牙向东,西班牙向西 )考法 3 新航路开辟过程分考点 3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法 4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法 5 以多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 (评价 )考点 22 新航路的开辟西汉武帝时 , 张骞通西域 (史称 “ 凿空 ” ), 开通陆上 (北方 )丝绸之路;同时又开通海上 (南线 )丝绸之路 , 通过丝绸之路 , 中国与亚非欧其他国家进行有限的经贸往来和友好交往。 新航路开辟前 , 3、世界各地间相对隔绝 , 对世界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 , 课本中 (人教版必修二 )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里只有欧 、 亚 、 非 、 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一部分。 1 原因 (必要性 )(1)经济根源: 15世纪前后 , 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根本原因 )。 (2)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 、 白银的渴望日趋强烈 , 马可 波罗行纪 更激起了 “ 寻金热 ”。 (3)商业危机: 15世纪中叶 ,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商路 , 商路不畅 (直接原因 )。 (4)宗教需要: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5)思想根源: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提倡冒险精神。 2 条件 (可能性 4、 )(1)主观条件:葡萄牙 、 西班牙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 利用国家力量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航海家们的冒险精神。 (2)客观条件:;中国罗盘针的传入;地理知识的积累和地圆学说的流行等。 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3 葡 、 西两国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原因(1)两国都濒临大西洋西岸 , 地理位置优越。 (2)中国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广泛应用 , 葡 、 西的航海知识和技术比较发达 ,聚集许多具有冒险精神的航海家。 (3)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和君主的大力支持 , 提供远航的必需装备。 (4)教会鼓励传播天主教。 1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抵达好望角。 2 14971498年葡萄牙人 5、 达 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3 1492年意大利人 哥伦布向西穿过大西洋发现美洲 (“ 新大陆 ” )。 4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麦哲伦在参与菲律宾部族冲突中死亡 )。 1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1)对葡 、 西:成为最富有的国家 , 16世纪属于 “ 葡西时代 ” ;掠夺来的大量财富购买奢侈品 , 没有转化为资本 , 葡萄牙 、 西班牙的封建制度迅速衰落。 (衰落原因 )(2)对荷兰 、 英国 、 法国:把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 ,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3)对欧洲社会: 引起 “ 商业革命 ” 和 “ 价格 6、革命 ” , 加速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 3 结束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状态 , 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注意物品交流 , 如美洲玉米等。 )4 欧洲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和掠夺 , 推动世界市场的拓展。 史观 含义 例证 历史唯物史观 ( 最常见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 历史是英雄创造的 ( 错误 ) ;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 ( 正确 ) 革命史观 在阶级社会里,人类的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斗争 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 民主 7、革命时期的革命史实 ) 文明史观 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纵向看:采猎到农业再到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政治、精神文明 新航路开辟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 近 ( 现 ) 代化史观 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 史。 具体表现: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上科学与民主化 洋务运动 ( 器物 ) 、维新变法与 ( 政治制度 )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 思想文化 ) 等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 全球史观 ( 或整 体史观 ) 以全球视野看问题,人类历史是一个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 全球通史就是代表 )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拓展等;全球 8、化、地球村等 社会史观 关注人们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 “ 三民 主义 ” 的 “ 平均 地权 ” ( 土地 ) 体现社会史观 考点 23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分考点 1 “海上马车夫 ”的荷兰 (17世纪的世界主角 )考法 1 荷兰崛起的条件 (原因 )考法 2 荷兰的殖民扩张分考点 2 “日不落帝国 ”的英国 (18世纪中后期 )考法 3 大国崛起之英国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因素 (崛起条件 )考法 4 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考法 5 三角贸易考法 6 殖民掠夺与扩张的影响1 地理:濒临大西洋。 2 经济: 手工业发达和经商传统。 3 前提: 1581年 , 摆 9、脱西班牙国王的统治 , 赢得国家独立。 4 政治: 17世纪时 , 荷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1 殖民特点: 以政府为后盾 , 成立商业垄断贸易公司 (如东印度公司 )。 2 殖民地(1)亚洲:印度 、 马六甲 、 锡兰 、 印尼 、 台湾 (16241662年郑成功收复 )、 日本长崎。 (2)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好望角。 (3)美洲:建立新阿姆斯特丹 (后英国夺占 , 改名纽约 )。 3 结果与影响: 17世纪成为殖民帝国和世界贸易强国(“ 海上马车夫 ” );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展。 (也是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主要途径 )。 早期殖民扩张阶段的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 ”。 1 地理: 新航路开 10、辟后 , 英国具备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航路中心位置 )。 2 军事: 1588年 , 打败西班牙 “ 无敌舰队 ” , 逐渐 确立了海上霸权 ;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 3 政治: 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1689年的 权利法案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4 经济: 资本主义手工业发达。 5 思想: 经过宗教改革后 , 解放了思想。 6 政府支持: 政府一贯支持海外殖民。 1 殖民特点: 通过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进行海盗劫掠;商业战争;黑奴贸易。 2 三次战争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 注意时间: 18 世纪中期后 )。 打败西班牙 “ 无敌舰队 ” 三次英荷战争 英法七年战争 15 11、88 年后西班牙渐失海上霸权17 世纪英国确立海上与商贸霸权18 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3 扩张区域: 北美 ( 夺取荷兰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夺得 法国手里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 ) 、亚洲 ( 印度等 ) 、非洲和大洋洲。 4 结果: 18 世纪中期以后,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推动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1殖民罪恶:殖民掠夺、种族灭绝 (大肆屠杀印第安人 )、 黑奴贸易 (三角贸易 )。 三角贸易示意图 2 三角贸易的影响(1)对非洲:使非洲丧失近亿的精壮劳动力 , 加速非洲的贫穷与落后;滋生对黑人的歧视。 (2)对欧洲:殖民者赚取大量财富 , 加快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12、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对美洲:为美洲提供廉价劳动力 , 促进美洲开发和经济发展。 同时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 1 对西欧: 殖民掠夺的大量财富 ,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2 对殖民地(1)消极:给殖民地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 使东方落后于西方。 (破坏性 )(2)积极:客观上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 、 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 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建设性 近代化 )3 对世界市场: 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考点 24 工业革命分考点 1 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法 1 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考法 2 “水晶宫 ”世博会: “世界工厂 ”英国的工业产品盛会 13、考法 3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考点 2 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法 4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考法 5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考法 6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 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1689年 权利法案 , 君主立宪制确立 )。 2 市场: 殖民扩张 为英国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 (根本原因:手工工场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海外市场的需求或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市场扩大也是直接原因 )。 3 劳动力: 圈地运动 使资本主义获得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英国政府支持圈地直到 1876年 )。 4 资本: 殖民贸易 、 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 (还有商业资本 ), 增加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5 技术: 手工工场 14、时期积累丰富的技术知识;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和奖励。 1 主要成就 时间 国家 人物 发明 地位 18 世纪 60 年代 英国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开始标志 1785 年 英国 瓦特 改良蒸汽机 动力革命; “ 蒸汽时代 ” 1807 年 美国 富尔顿 汽船 1814 年 英国 史蒂芬孙 蒸汽机车 交通革命 1840年前后 , 机器制造业建立 , 标志着工业革命完成。 3 扩展: 法国与美国在 18世纪后期开始工业革命 , 到19世纪中后期相继完成。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 , 俄国在 1861年改革以后进行等。 1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 人类进入 “ 蒸汽时代 ” , 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15、。 2 新的市场组织形式 工厂出现。 注意变化生产方式: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组织方式:手工工场 工厂制 垄断组织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3 社会经济结构: 在国民经济结构中 , 农业比重相对减少 , 工业比重增加。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文明阶段变化 )。 4 城市化进程加快。 (工业城市相继出现;产生一系列问题 , 如环境污染 、 生活条件差等 )。 5 社会关系: 产生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两大对立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 6 经济思想: 由此前的重商主义到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发表 国富论 :主张自由经营 、 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容易引发经济危机。 1929年 , 经济危机爆发后 , 罗斯福实行 “ 新政 ” (即国家干预经济的 “ 凯恩斯主义 ” 经济理论 )。 7 19世纪中后期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英国已经成为 “ 世界工厂 ” ;但同时把亚非拉地区纳入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7)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相关推荐
specif ied locat ion. Agent a copy of t he applicat ion shall have t o num ber t he pages and signed or iginal copy ( copy) ( including suppor ting document s) , and copy should be exact ly t he same
1、专题 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一部分 古代史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 &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 &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本专题主要学习中国古代科技、文学和艺术三个方面内容。 就古代科技而言,考生需掌握六个方面的内容 (见上表 “高考趋势分析 ” );就文学而言,考生需掌握文学发展史以及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特征;就艺术而言,考生需掌握包括文字与书法、绘画
1、专题 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部分 古代史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 &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 &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本专题主要学习春秋战国这个社会转型期在思想领域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演变。 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以及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儒家地位的演变脉络、思想及对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通过中西比较,联系政治
1、专题 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二部分 近代史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 &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 &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本专题核心是人文精神,内容包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近代的发展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及成熟 (启蒙运动 )三个阶段,人文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并不断发展。 结合三个阶段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
1、专题 8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二部分 近代史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 &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 &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本专题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为主线,介绍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启蒙思想的传播,欧美主要国家英美法德旧的社会基础走向瓦解,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在革命和改革中走向灭亡
1、专题 5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一部分 古代史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 &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 &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本专题主要讲述古希腊 (雅典 )民主政治与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形成、发展及演变的过程。 把握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运作方式、特征和两大局限性以及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罗马法的起源发展、体现的原则、特征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