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9)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内容摘要:
1、专题 9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第二部分 近代史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 &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 &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本专题的主要线索是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创立 (马克思主义诞生 )到革命实践 (巴黎公社 )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俄国十月革命 )的历程。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露。 由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及空想社会主义的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失败,工人阶级需要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推动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由于没有科学革命理论指导和 2、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而失败,但它为十月革命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600分基础 考点 &考法考点 29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考点 30 巴黎公社分考点 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考法 1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考法 2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考法 3 空想社会主义分考点 2 共产党宣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考法 4 共产党宣言考点 29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1 社会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2 阶级条件: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 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 , 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 3 思想条件: 马克思 、 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 3、学 、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理论来源 )4 社会实践: 马克思 、 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 , 亲自参加革命实践。 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提出解决弊端的良策: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调整政策:改革社会福利和劳工立法工人运动失 败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诞生列宁称马克思是: “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思想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 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 斯密、李嘉图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科学社会主义 又 4、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 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 法国的圣西门 (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傅立叶 (空想社会主义的领导者 )和英国的欧文。 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他们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 他们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 这些思想对启发和提高工人觉悟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最初的、还不明确的愿望。 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认识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当无产阶级成长为独立的政治力 5、量,就需要有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命理论来代替它。 1 诞生标志: 1848年 2月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 内容(1)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2)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巧记 】 揭示客观规律 宣告历史使命 昭示未来社会3 意义: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考点 30 巴黎公社考法 1 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6、1 革命的偶然性 : 巴黎公社不是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 而是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的巴黎 , 面临外有敌军入侵 , 内有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 , 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的背景下爆发的 , 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背景和革命原因 )2 失败的必然性: 工业革命后 , 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 , 无产阶级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条件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强大 (客观 ), 政权巩固 , 无产阶级力量弱小 , 此时 , 巴黎公社用革命暴力铲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失败是必然的。 主观原因:缺乏先进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缺乏工农联盟。 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没有乘胜追击临时政府。 3意义 7、的深远性 :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性质 )。 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使无产阶级斗争进入新的时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性质与影响 )4教训的深刻性(1)教训: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 必须要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必须掌握足够的革命力量。 (2)经验: 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巧记 】 五个 “ 两 ” 巧记巴黎公社(1)两大矛盾看原因:民族矛盾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 , 普鲁士大军压境 )与阶级矛盾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要解除国民自卫军的 8、武装 直接原因 )。 (2)两大措施看性质:政权建设 (废除旧的国家机器 , 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 、司法和立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和社会经济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 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 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经济措施已经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 ), 这些措施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 (3)两大败因看结果主观: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 , 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 , 没有发动农民;客观: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力量强大 , 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 ,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不成熟。 (根本原因 )(4)两大经验:坚持暴力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 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5 9、)两大教训: 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必须尽力巩固工农联盟 , 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相同点 性质: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斗争。 背景:与战争 ( 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和阶级矛盾尖锐有关。 革命方式:都以武装起义形式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不 同 点 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 ( 垄断资本主义 ) 阶段 政党领导 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同盟军 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 无产阶级有广大的农民支持 革命措施 没有立即追歼 逃往凡尔赛的临时政府,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和反 10、 击外国武装干涉 意义 ( 影响 )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学说;经验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的战斗精神永垂史册 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开辟人类历史的新时代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19世纪至今 ,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五次历史性的飞跃:1 从空想 (空想社会主义 )到科学 ( 共产党宣言 )。 2 由理论到实践 (巴黎公社 )。 3 由理论变现实 (十月革命后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 4 由一国到多国胜利 :二战后 , 东欧出现 9个 , 11、亚洲出现 4个社会主义国家 , 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5 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 :由苏联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模式 )到二战后一些国家力图改革突破此模式 , 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巨大成就。 主要围绕以上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发展总体趋势 )中的相关知识点综合考查。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可以联系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由俄国 “ 城市中心道路 ” 到 “ 农村包围城市 ” 的革命道路。 新中国成立初 , 进入社会主义阵营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以及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后来的改革突破。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 12、理论 、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 科学发展观 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命题角度:1 考查毛泽东思想的革命思想和建设思想 、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等。 2 毛泽东思想的考查角度往往通过具体思想 (体现在文章或著作中 )的呈现 , 理解不同阶段的思想发展历程。 3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创新 )。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与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学说 )的思想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列宁的十月革命实践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或几个中等发达的国家同时进行才有可能成功;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在最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取得革命成功 )4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如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等。 5 邓小平理论主要通过党的重要会议 (主要内容及意义 )来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 、 十二大 、 十三大 、 “ 南方谈话 ” 与十四大 、 十五大等。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9)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