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ppt课件 6-17“学以致用”的遗传育种内容摘要:

1、必考点 17“ 学以致用 ” 的遗传育种专题六 变异、 )(1)生物育种有哪些类型。 其原理分别是什么。 (2)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的一般操作程序是怎样的。 )(1)基因工程的应用有哪些。 (2)如何正确对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核心提炼 夯实基础 突破要点题组突破 剖析题型 5” 种生物 育种核心 提炼(1) “ 亲本 A 、 为 育种。 (2) “ 亲本 B 、 为 育种。 (3) “ 种子或幼苗 为 育种。 (4) “ 种子或幼苗 为 _ _ _ 育种。 (5) “ 植物细胞 胚状体 新品种 ” 为 育种。 杂交单倍体诱变基因工程多倍体(1)原核生物不能运用杂交育种 , 如细菌的 2、育种一般采用诱变育种。 (2)杂交育种: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 (3)花药离体培养:只是单倍体育种中的一个程序,要想得到可育的品种,一般还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使染色体加倍。 3” 1)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 , 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2013四川 , 5C)( )(2)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 为尽快推广种植 , 可采用幼叶 、 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2013江苏 , 11D)( )题组一 生物育种相关判断题组突破(3)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 , M(分裂 )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2013浙江 , 1D)( )(4)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 3、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 (2013安徽 , 4 )( ) )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 , 经组织培养 获得抗病 得种子性状 发生 变异的大豆题组二 聚焦生物育种 , 应对各类试题解析 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 原理为基因重组 ; 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重组 原理为基因重组 ; 原理为基因突变。 答案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有一个 染色体组 , 共 倍体的过程 通过 水仙素处理 萌发的种子实现解析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 其单倍体内含有 21条染色体 ,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 7条形状 、 大小不同的染色体;将配子直接培养成单倍体的过程只是单倍体育种的一个环节;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细胞内均含有同源 4、染色体 , 均能通过自交产生可育种子;使染色体加倍除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外 , 还可以对其进行低温处理。 答案 图所示为育种专家对棉花品种的培育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与白色棉 , 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 由图可知 , 粉红棉 若用 b 表示染色体缺失的基因 , 则 b b (全部为粉红棉 );粉红棉 自交 , 得白色棉。 答案 2014新课标 , 32) 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 (易倒伏 )和感病矮秆 (抗倒状 )品种 , 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 高秆对矮秆为显性 , 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 5、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 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解析 杂交育种 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抗病与矮秆 (抗倒伏 )为优良性状。 抗病矮秆(2)杂交育种前 , 为了确定 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 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 , 需要满足 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 解析 杂交育种 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每对基因单独考虑时符合分离定律。 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 分离定律;控制这 6、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 3个条件 , 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 , 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_。 解析 测交 是指用 故应先用纯合的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得到 然后再进行测交实验。 将纯合的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 产生 2015浙江 , 32)某自花且闭花受粉植物 , 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 抗病和感病由基因 R和 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D、 d, E、e)控制 , 同时含有 表现为矮茎 , 只含有 表现为中茎 , 其他表现为高茎。 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 7、 , 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 _合子。 解析 已知 该植物为自花且闭花受粉的植物 , 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是自交现象 , 一般都是纯合子。 纯(2)若采用诱变育种 , 在 射线处理时 , 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 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_和 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解析 诱变育种 主要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因为基因突变具有有害性、稀有性和多方向性,所以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稀有性、多方向性(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 _抗病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_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 据此推测,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 8、程所需的 _。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 理论上 _。 解析 杂交育种 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 有目的的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同一个个体上 , 一般通过杂交 、 选择和纯合化等手段培养出新品种。 如果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 ,则育种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 , 据题意可 知 亲 本 为 纯 合 子 , 所 以 它 们 的 基 因 型 为 矮茎 ) 和茎 ), 其 表现型为矮茎 , D E ) 中茎 (D ) 高茎 ( 9 6 1。 答案 选择 纯合化 年限越长 矮茎 中茎 高茎 9 6 1(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 有 _。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 (说明: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 解析 单倍体育种 的 原理是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遗传 图解见答案。 基因 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答案 遗传图解如图所示思维 建模(1)最简便 (或最简捷 ):杂交育种。 (2)最盲目 (或最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诱变育种。 (3)最具有预见性 (或最定向 ):基因工程育种。 (4)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单倍体育种。 巧选育种方案谢谢观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