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选择题题型方法(14)如何做好引文类选择题课件内容摘要:
1、1 典题分析 2015 江苏单科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 “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 这说明 ( )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 移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 B C D 解析: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排除。 “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 说明了。 题目未体现对立统一,排除。 答案: A 方法指导 (1 ) 引文的类型。 从近年高考试题看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诗文名言类。 本类题以考查其蕴含的哲理为主 (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也零星可见 )。 考哲学道理时又分两种,一是直接问 2、诗文名言的哲学寓意,一是问与 题干诗文名言蕴含相同 ( 相通、相近 )哲理的诗文名言有哪些。 权威人士的发言类。 政策法规材料类。 俗语或寓言类。 (2 ) 解答引文类选择题的方法是: 先明确引文的准确含义,尤其是对诗文名言类中的诗文名言,必须全面、准确解读出其含义。 与教材相关知识进行链接,即上升到理论高度。 干肢对照决定取舍。 (3 ) 解答此类题应注意如下几点: 解答诗文名言类选择题,关键在于双向理解和把握。 一方面,对诗文名言的理解把握应结合语文知识,借助文言文阅读,努力提高古文阅读、诗文名言鉴赏能力;另一方面,还要熟练把握、准 确理解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相关原理。 3、人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因此,在学习中,要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对权威人士的发言一般要向正确方向解读,个别的或反向或正反结合。 解读政策法规类材料,应结合时政信息,把握时代脉搏,从整体上理解,立足于国家大局和发展趋势。 尤其是平时要养成关注时政的好习惯,对于时政,不能仅仅是 “ 知其然 ” ,更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又要 “ 知其所以然 ”。 俗语或寓言类的,一定要注意辩证思维的运用,寓言类的要注意标题,说 明性文字等。 对各类引文 主旨的把握,一定要坚持整体性、侧重性、针对性原则。 划分层次,注意其内容层次和逻辑关系。 2 专题集训 1. 2015 浙江温州十校 4、联考 为了刺激消费需求,温州各大商场2014 年国庆节期间促销不断,但有市民认为: “ 每一份商品的品质都是由其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 ” 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 A 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 会等于其价值 C 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D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解析: “ 每一份商品的品质都是由其成本堆积起来的 ” ,说明商品的价值决定其价格,此处没有体现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故排除 B 、D 两项;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但不是一定要等于价值,价格与价值要相符, C 5、 项正确, A 项错误。 答案: C 2. 2015 课标全国文综 2015 年 5 月,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 按照存款保险制度规定,成员银行交纳保费形成保险基金,当成员银行破产清算时 ,使用银行保险基金按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偿付。 这一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 ) 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 增强银行信用,推动银行平等竞争 促进利率市场化,增加银行收益 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高其竞争力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银行的相关知识,考查对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的理解和认识能力。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增强银行信用,为银行间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观点正确,故 A 项应选。 6、 中的 “ 增加银行收益 ” 说法过于绝对, 中的 “ 提高其竞争力 ” 说法过于绝对 ,均不选。 答案: A 3 亨利 福特曾说过: “ 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 要一匹更快的马。 ” 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 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 A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 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C 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有关知识。 “ 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 和 “ 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 的说法明显有误,排除 B 、 C 两项。 亨利 福特的话说明的是生 7、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故 A 项符合题意。 D 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4. 2015 天津文综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 “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 这意味着 ( ) 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法律要造福人民和依靠人民 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公民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依法治国与人民的关系。 法律具有阶级性,社会主义法律代表人民的意志, 观点错误 ; 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不符合题意,排除。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 D 项应选。 答案: 8、 D 5. 2015 重庆文综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但不可否认,一些地方出现了 “ 为官不为 ” 现象。 因为怕工作失误冒风险,部分干部宁肯不干事,也要不出事。 纠正这一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 ( ) 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强化对权力滥用的制约和监督 法定职责必须为,问责 “ 为官不为 ” 者 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教育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党风政风建设问题,考查分析和理解能力。 材料中的 “ 为官不为 ” 属于 “ 懒政 ” 行为,要纠正这一现象,一要靠加强法律问责,二要靠加强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教育, 正确,故 D 项应选。 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9、答案: D 6. 2015 福建文综 2015 年 4 月,中国领导人在万隆亚非峰会上表示,中国将于年内对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 97% 税目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 此举体现了中国坚持 ( ) A 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亚非地区共同发 展 B 求同存异思想,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C 和平共处原则,主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D 开放包容态度,顺应多极化发展的潮流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介绍的是我国对建交的不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帮助,与 B 、 D 两项没有直接关系, C 项说法错误,因此选A 项。 答 10、案: A 7. 2015 天津文综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 “ 聒噪 ” 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 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 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 “ 青蛙村 ” ,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体现了 ( ) A 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 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 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 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建 “ 青蛙村 ” 的文化创意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A 项正确。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 11、基础, B 项观点错误;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项观点错误; D 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A 8. 2015 江苏南通二模 孔子的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老子的“ 道生万物 ” 、庄子的 “ 天人合一 ” 等生态智慧,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中繁衍生息。 这主要说明 ( ) 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 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 C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 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解析: 孔子、老子和庄子的生态智慧,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中繁衍生息,主要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应选 A 项;传统文化若能顺应社会生活的 12、变迁,就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否则会阻碍社会的发 展,故 B 项表述不科学; C 项与题意无关;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而传统文化未必都具有包容性,故不选 D 项。 答案: A 9. 2015 河南商丘一模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 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这表明 ( )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A B C D 解析: “ 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 ” 表明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的特点,故应选 ,同时表 13、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故应选 ; 与题意无关,故不能入选;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故不选。 答案: B 10. 2015 山东实验中学质检 下列两句表述都体现了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的是 ( ) A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 培根 ) B 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 培根 ) ;万物独化,物各自生 ( 郭象 ) C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管子 ) D 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 培根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管子 ) 解析: 万物独化、物各自 14、生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 B 项。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排除 C 、 D 两项。 A 项观点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入选。 答案: A 1 1. 2015 福建莆田质检 “ 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 ” 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 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 ( 情意、思想内容 ) 和象 ( 景象、画面 ) 的结合, “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 诗词的意境是 ( ) A 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人脑的机能 B 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 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D 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解析: 诗词意境其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排除 A 项。 诗词意境是诗人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源于客观事物,不是主体意识的产物,排除 D 项,选 B 项。 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自身情感,并不是直接再现自然,排除 C 项。 答案: B 12. 2015 山东日照一模 “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高考政治选择题题型方法(14)如何做好引文类选择题课件
相关推荐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托尔斯泰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托尔斯泰( 1928俄国作家、思想家,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他被誉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 等。 它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期人民的顽强抗争
1、高考与项复习 病句辨析与修改考点阐释所谓 “ 病句 ” , 是指由于 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使用不当或不合事理、不合语言习惯而造成表意不清的语句。 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考试大纲 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 “ 辨析并修改病句 ” ,能力层级为 般来讲,本考点的考查范围是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两大项。 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一是 辨析病句 ,以 选择题形式 出现在第 种形式占多数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列夫 托尔斯泰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目 标教 学 目 刻了解 复活 的内容与意义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介 绍 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全名为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 俄国 作家、思想家,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最伟大的 文学家 , 19世纪俄国伟大的 批判现实主义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解疑合探 重难释疑 课时作业 学科素养 实验探究 合成高分子 功能高分子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热塑性 热固性 较高 较低 密度 较高 较低 相对分子质量 较长 较短 高分子链 低压、催化剂 150 300 170 200 ,引发剂 合成条件 低压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酚类 醛类 涤纶 锦纶 腈纶 维纶 合成 线型高分子 体型 (网状 )高分子 结构 分子中的原子以共价键相互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