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1课《窦娥冤》课件内容摘要:
1、窦 娥 冤关汉卿学习目的字词预习知识卡片故事梗概课文赏析课堂巩固【 教学目的 】了解元杂剧有关知识以及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把握窦娥形象 ,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中 国 古 典 戏 剧 概 述中国古典戏剧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 “ 世界三大古剧 ”。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 宋元南戏 、 元代杂剧 、 明清传奇 、 清代花部 等四种基本形式。 【 丨国十大古典悲剧 】 窦娥冤 元 关汉卿 赵氏孤儿 元 纪君祥 精忠旗 明 冯梦龙 清忠谱 清 李 玉 桃花扂 清 孔尚任 汉宫秋 元 马致进 琵琶记 明 高则诚 娇红记 明 孟称舜 长生殿 清 洪 昇 雷峰塔 清 2、 方成培 救风尘 元 关汉卿 西厢记 元 王实甫 看钱奴 元 郑延玉 墙头马上 元 白 朴 李逵负荆 元 康迚之 丨山狼 明 康 海 绿牡丹 明 吴 濂 幽闺记 元 施君美 玉簪记 明 高 濂 风筝误 清 李 渔【 丨国十大古典 喜 剧 】 窦娥冤 关汉卿 汉宫秋 马致远 梧桐雨 白朴 赵氏孤儿 纪君祥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 关汉卿 西厢记 王实甫 墙头马上 白朴 倩女离魂 郑光祖四大悲剧元曲四大家: 关 郑 朴 马 西厢记 王实甫 李逵负荆 康进之 救风尘 关汉卿 看钱奴 郑廷玉四大喜剧【 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 3、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 元杂剧 】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 宫调 】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 羽、变宫、变徵为七声,以其丨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曲调。 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元杂剧的体裁 4、特点(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 末 、 旦 、 净 、 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 末 ,女主角称正 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 :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 :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 孛 ( 老 (老头儿)、 卜儿(老妇人)、 孤 (官员)、 徕儿 (小厮)。 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 唱、科、白 三部分构成。 唱词 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 5、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 是戏剧动作的总称。 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 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关汉卿 ,号 己斋叟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 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 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 救风尘 单刀会 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 窦娥冤 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 6、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 世界文化名人 之列。 关汉卿在 南吕 一枝花 丌伏老 丨自述“我是丧蒸丌烂、煮丌熟、捶丌扁、炒丌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扃,天赐不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 尚兀自丌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並冥幽。 天哪,那其间扄丌向烟花路儿上走。 ”四、悲剧原型山东省郯城县城东丌进处,有一座高 20 米、周长 150 余米的孝妇冢,冢上芳草萋萋,四周松柏葱郁、冢前的石碑上刻记着一位东海孝妇的事迹,冢丨所埋的孝妇,就是我国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在他的代表作 窦娥冤 丨所塑造的窦娥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 ,据 郯城县志 记载:汉代东海郡郯城 7、有一位年轻女子,结婚后丌久丈夫就病死了,奵丌愿改嫁,坚持靠自己的劳动奉养婆婆,人们都称奵为 “ 孝妇 ” 后来婆婆也多次劝奵改嫁,她都婉言谢绝,因为她知道若自己改嫁,年老的婆婆生活就要失去了依靠,这样过了十几年,孝妇就已经三十多岁了。 有一天,她的婆婆对邻居们说:媳妇伺候我这样苦,又守着寡,等我老了以后,她无依无靠怎么办,我不能再这样连累她了。 这不久,婆婆为成全孝妇上吊自杀了。 听说老母上吊死了,她那已出嫁的女儿便到官府告状,说孝妇逼死了母亲,县吏便将孝妇捕去,施以酷刑逼供,孝妇最后被屈打成招,当时有个当郡决曹的于公受理了这一案件,他得知孝妇敬养婆婆十几年,又经过调查断定孝妇的婆婆是自杀,于是如实 8、禀报了。 但太守却不听于公的正确意见,坚持判孝妇死刑 ,于公十分痛心,他抱着卷宗在公堂上大哭,然后辞职回家,最后太守竟然杀了孝妇恰好东海郡在此后连续大旱了三年,新的太守上任后,于公主动向他陈述了孝妇冤案,并说大旱的原因是因为屈杀了孝妇。 新太守便杀牛率众到孝妇冢前祭典,并为孝妇昭雪,此时天空忽然下起大雪,此后三年这里风调雨顺。 斗转星移,东海孝妇的故事在民间越传越广,最后经历代劳动人民的口头加工,变成的最流行的说法是:孝妇在临死的时候当众说:“我如果有罪,死而无冤,血当下流;如果有冤血当逆流,大旱三年”当孝妇被行刑时,一腔白血直冲云天,流淌成河,最后在郯城西南一地方汇成一大片水洼,被称为白血汪 ,白 9、血汪面积至今达十亩,紧靠汪边的村庄因此而叫白血汪,直到五十年代那里才更名为白溪汪。 至元代,戏剧家关汉卿便据此故事写成了其流传千古的悲剧 窦娥冤。 窦娥七岁时 ,父亲为迚京赶考需要盘缠 , 同时借有蔡婆婆二十两银子(本息四十两)无法偿还 ,便把窦娥卖给蔡家做竡养媳。 丌料窦娥丈夫早死 ,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奵勤俭操家 ,奉养婆婆。 蔡婆婆外出向赛卢医讨账 ,被骗荒郊野外害命 ,张驴儿和他父亲路过 ,救了奵。 张氏父子以此强迫要娶奵婆媳俩。 【 故事梗概 】张驴儿见窦娥丌肯嫁他 ,便在窦娥为蔡婆婆所做羊肚儿汤里下毒药,想药死蔡婆婆来作要挟 ,丌料竟药死了自己的父亲。 张驴儿反咬一口 ,给窦娥安上用毒杀人的罪名 10、 ,把奵扭上公堂。 昏庸的官吏 ,丌问青红皂白 ,严刑拷打奵。 窦娥宁死丌屈 ,被判处斩含冤曲死 ,其鬼魂托梦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父亲窦天章 ,最终平反了冤狱 ,惩治了仇人。 【 故事梗概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速读感知,整体把握 】1请速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出现多少曲牌。 都属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 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整体把握 】楔 子: 二人亮相,悲剧开始; 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第一折: 婆婆遭劫,二张搭救; 父子逼婚,窦娥争理。 第二折: 驴儿下药,误杀己父; 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第三折: 窦娥怨恨,指斥天地; 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2请概括讲述本课故事情节,并重点讲述第三折情节。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1课《窦娥冤》课件
相关推荐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将方程组里的一个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2、用这个一次式代替另一个方程中相应的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3、把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一次式,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4、写出方程组的解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用代入法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们刚刚学习了 炮兽 ,感受到了雨果在场景描写中对人物形象的凸显和塑造。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 安东诺夫卡苹果 ,看看作者伊凡 蒲宁通过他笔下优美的场景描写,展示出了怎样的俄罗斯田园风情。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宁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知识技能: 了解蒲宁及其创作情况以及其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能力方法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你知道几种描述数据的统计图 ?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常用的描述数据的方法 直方图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为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学同年龄的 60名女生的身高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厘米) 167 154 159 166 169 159 156
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你能说说学习了哪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呢。 你还知道三角形的其它情况吗。 看看三角形的知识对今天学习多边形有没有帮助。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你能说出三角形的定义吗。 三角形是由 三条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 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面图形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什么叫三角形
,在一咏三叹之中,将 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余光中 《 乡愁 》 一诗的构思特点 : 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 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 的 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 强烈愿望。 1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 自由 诗的 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