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ppt课件内容摘要:

1、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明理学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感慨古韵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文网中网 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瑜和台湾同胞赞叹书院文化的魅力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本目标就是强国。 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 格物 齐家 致知就是心里明白了 !修身是用正理来指导修行的。 齐家是治理家族。 治国是治理国家。 平天下是治理天下。 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 佛家强调解脱。 都想要解脱了,还在乎什么呢。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1、儒学独 2、尊地位的动摇(社会动荡不安;受到道、佛教的冲击)2、 “ 三教合一 ” 潮流的出现3、儒学体系的更新以 “ 理 ” 或 “ 天理 ” 为核心的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 理学。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明理学的主要派别1、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2)主要思想观点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4)统治地位的确立:明初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王心学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 3、渊明朝:王守仁2)主要思想主张A、陆九渊:“心即理也”,并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B、王守仁:“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仁 ”“ 礼 ” 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 理 ”。 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 “ 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 心 ” ,认为本心是 “ 理 ”。 2、把握 “ 理 ” 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 “ 格物 4、致知 ”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 “ 理 ” ,陆王心学提出,求 “ 理 ”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魏晋南北朝时,佛教、道教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 B、社会动荡不安 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 3、 “ 存天理,灭人欲 ” ,这里的 “ 天理 ” 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 “ 去人欲,存天理 ” 观念的是: A、朱熹 B、程颢 C、周敦颐 D、王守仁 5、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A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