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旅夜书怀》ppt课件(2)内容摘要:

1、旅夜书怀 (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原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危: 高貌 樯: 船的桅杆 应: 理应。 老来多病,也理应辞官了 大江: 指长江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用偷春格对起) 自然之“岸”与飘泊之“舟”,相互依傍,相互对照。 岸上的“细草微风”甚是轻适,但与舟中的“危樯独夜舟”一对照,立即产生不谐和的气氛。 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不能寐,从危樯独夜中知道他飘泊中的危难和孤寂,这就是融情入景的自然体现。 星垂平原阔,月涌大江流。 “星垂平原阔”(写岸上远景)平野地上江道宽直,水流无阻,月色又把江水与天 2、色连成一片,满江则月逐潮涌。 “月涌大江流”(写舟前近景)“涌”“垂”极富个性化,把平原星夜和江流朗月,表现极为活化而又逼真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诗人顺长江东下,是结束一生的政治追求,寻找生活归宿的无奈行动。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就是一联愤埋之语。 杜甫自负有匡世济民之才,有造福于民的大志,希望建立功业。 可是一生追求却始终无就,他为此遗恨无穷。 表达了诗人对“老病休官”的激愤。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设喻精确,使人更能引起丰富的联想:在这寂静的月夜里,茫茫的旷野,滔滔的大江,一只沙鸥在天地之间悠悠地飞翔。 “一沙鸥”和“独夜舟”两物同化,加强了诗人身世的孤独之感。 这个结尾是形象的含蓄的;从艺术表现看,用了设喻,映衬,对比的手法。 本诗为五言律诗,分成两部分抒写。 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旅夜之景;后四句为第二部分,抒写诗人抑郁苍凉的心情。 优美的夜景和悲凉心情浑然融为一体,构成很美的艺术境界。 其次,语言朴素自然而又形象鲜明,充满着诗情画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