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旅夜书怀》ppt课件(5)内容摘要:

1、“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 旅途中夜里 写下的 抒发自己情感 的诗。 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当时的杜甫已 53岁,且 常年有病 , 国家时局不稳 ,自己 生活没有着落 ,又 行无定踪 ,因此一路上他心情 十分沉重 ,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微风吹拂着岸上的小草 , 夜晚 , 岸边停着孤零零的小舟。 星空低垂 , 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 大江奔流 , 水面上月光涌动。 我那点名声 , 哪里是因为 2、我的文章好呢。 做官应该因为年老多病才罢退。 飘然一身究竟像是什么。 就像茫茫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沙鸥。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 缓慢、低沉“旅夜”书“怀”,在旅途中的夜晚有感而生。 这首诗是 感叹身世 之作。 前一层写旅夜风景(旅夜),其实是 寓情于景 ,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读得 缓慢 一些。 后一层 直抒胸臆 (书怀) ,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 压抑 感。 诗歌前四句写旅夜之景,后四句抒旅夜之情。 旅夜里诗人抒发的情怀有哪些。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提示 1:诗人由于诗名满天下,尽管后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照,这总算给了他一些宽慰。 3、提示 2:广德二年的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被迫辞去官职,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 文章的尾联诗人以沙鸥自况。 讲述自己在这孤舟静夜之中,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 选取 “沙鸥”这一意象 乃 自伤飘泊 之意。 那诗歌中还有哪些值得品味的意象。 我喜我悲,万物皆着我之色。 所谓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情感的 事物景象。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综上可得:1掌握 传统的特殊的意象。 古典诗歌,由于历史文化积淀,还有民族文化、民族心 4、理的制约规定, 某客观事物便具有了一定约定俗成的意义 ,成为传统的特殊的意象。 诗人借助这些意象可 迅速引起读者共鸣 ,达到造境之目的。 读者也可由此探究诗人的情感意图。 2准确理解 修饰词 ,客观物象是没有情感倾向的,诗人让客观事物“皆着我之色”后便蕴涵了丰富情感。 诗人着我之色往往更鲜明 体现在某些描写景物的修饰语上,使景物带有倾向色彩。 3从 语境 入手 ,捕捉诗人所选物象的层面,把握意象。 客观物象是多层面的, 诗人总是依据自己的表达需要,选取某一层面 , 创造诗歌意象。 有些诗歌中的意象倾向并不明显,或有些特殊意象超出特定内涵,这就需要在具体语境中深入体会,分析诗人选取了物象的哪个侧面,从而准确把握意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