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天上谣》ppt课件(1)内容摘要:
1、李 贺学习目标 1、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2、体会李贺虚构的仙境中的寄托。 作者简介中国 唐 代诗人。 字长吉。 祖籍陇西 ,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唐宗室郑王李亮 后裔 ,但家已没落。 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 父名李晋,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 3年奉礼郎,卒时仅 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 李贺生活的年代,是在安史之乱之后,这之后,唐代的内外矛盾充分暴露,李贺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而又尚有希望的时代。 现实刺激着他的理想,但其仕途被断送,也就剥夺了他施展抱负的机会,因而他的诗歌,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2、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 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充满了忧郁悲愤的悲剧色彩。 现实找不到出路,于是他在诗中自鸣不幸,用扑朔迷离的手法,来刻意的营造仙界、幻境,来表达他的追求与向往,抒发他的苦痛与悲愤,以求得内心的平衡和慰藉。 有时,天上的仙境只能给他短暂的解脱,而现实的黑暗却像噩梦般纠缠着他,于是,他又用 冥界鬼怪、死亡、寒夜 等排遣内心的悲痛,因此,被世人称为 “ 诗鬼 ” ,其作品风格为虚幻荒诞、幽峭冷艳,在诗史上独树一帜。 解 题诗的题目是 天上谣 ,“谣,声逍遥也。 ”意即用韵比较自由,声音富于变化,吟诵起来,轻快优美。 读一读 熟悉字词 ( ( ( 银 浦 珮 缨 3、吹 笙 ( ( ( 红 绶 兰 苕 羲 和一读诗歌、整体感知 这首诗歌主要叙述了什么事呢。 这是一首游仙诗,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 作者用他那极富浪漫色彩的笔对天庭进行了尽善尽美的描绘。 1、哪些诗句是写天上的生活,哪些是写人间现实。 明确: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二句是 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 结尾二句 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 中间八句 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 反复诵读、赏析二读诗歌,品味赏析2、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主体部分四幅画面。 画面之一:月宫里仙女们 采摘桂花。 画面之二: 秦妃 当窗眺望 4、晓色。 画面之三:神奇的 牧耕 图景。 画面之四:仙女漫步青洲, 寻芳拾翠。 美美的读一读那么,人间又怎样呢。 结尾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结尾句用雄浑的笔墨作了概略的点染。 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观望,指点说:东方的羲和驾着太阳车行走像奔马一样快,海水干枯,变成陆地,扬起了尘土。 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沧海变桑田”。 诗人借助具体的形象, 表现了尘世变化之大和变化之速。 对比之下,天上那种春光永驻、红颜不老的状况,就显得特别可贵。 诗歌开头写的是什么呢。 开头句: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开头两句写天河。 夜空中的天河旋转着,漂浮流动着星星,银河岸边的云彩,流动时发出“哗哗”的水声 5、。 这些是诗人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的所见所感,写实之中揉有一些虚构成分,显示了想象的生发过程。 美美的读一读幻想世界现实世界画面一:月宫仙桂花不落画面二:秦妃当窗望晓色画面三:王子驱龙种瑶草画面四:仙女漫步寻芳翠尘世凡间说说诗歌是如何表现这种瑰丽境界的 诗歌中的四个画面虽然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 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 诗人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 3、这是一首游仙诗,李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那么寄托的什么 6、情感呢。 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浪费了,这叫他怎不 愤恨。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 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 的曲折表现。 表现手法: 对比 想象 联想小结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 诗人的笔触向内转,着重表现他的主观幻象、心灵梦境。 李贺的诗中经常描写的就是这样的“虚荒诞幻”的事物和境界。 作业 周六周日复习完 初唐 盛唐 李白 三个单元背诵 默写 周一检查 课下读必修五上的现代文。 画面一: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 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装进香囊,挂在衣带上。 “花未 7、落”意即“ 花不落 ”。 仙树不枯,仙花不落,它与尘世的“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形成鲜明的比照。 画面二: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秦妃当窗眺望晓色。 秦妃即弄玉,相传为秦穆公的女儿,嫁给了萧史,学会吹箫。 一天,夫妻二人“同随凤飞去”,成了神仙。 此时,晨光熹微,弄玉正卷起窗帘,观赏窗外的晨景。 窗前的梧桐树上立着一只小巧的青凤。 它显然就是当年引导他们夫妇升天的那只神鸟。 弄玉升天已有一千余年,而红颜未老。 那青凤也娇小如故。 时间的推移,没有在她(它)们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是天庭的神奇之处。 然而,天宫岁月也并非毫无变化。 它有晨昏之别,仙人也有夙兴夜寐的生活习惯,这些又似与人世无异。 画面三: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神奇的牧耕图景。 仙人王子乔吹着细长的笙管,驱使神龙翻耕烟云,播种瑶草,多么悠闲自在。 画面四: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 青洲是传说中的仙洲,山川秀丽,林木繁密,始终保持着春天的景色。 来这儿踏青的仙女,采摘兰花,指顾言谈,十分舒畅。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天上谣》ppt课件(1)
相关推荐
圆 我 是 秋 天 Xuě d249。 ji249。 dōng 雪 人 大 肚 子 一 挺 我 就 是 冬 天 它 对 小鸟 说 我 是夏 天 荷 叶圆圆 我 是秋 天 雪 人大 肚 子一挺 我 就 是 冬 天 草芽尖尖,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 荷叶圆圆, 他对青蛙说: “我是夏天。 ”
1、旅夜书怀杜 甫关于格律诗:律诗属亍格律诗。 因为格律诗是在古体诗癿基础上发展形成癿,所以又称之为近体诗。 所谓格律诗就是在形式上要遵守一定癿 “ 格 ”。 就每首诗癿句数而言,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为四句,共两联,分为第一联和第二联;律诗为八句,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就每句癿字数而言,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即每句五个字;七言即每句七个字。 就语言形式而言
送 友 人李白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孤蓬万里征 落日故人情 萧萧班马鸣 这首诗歌中 ,”孤蓬 ” ”浮云 ” ”落日 ” 班马 ” 等对于表现离别之情有什么作用 ?李白的 同是送别诗 ,两首诗在内容 手法方面有什么异同 ?月 下 独 酌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对影成三人 影徒随我身 行乐须及春 我舞影零乱 醉后各分散 相期邈云汉 人是一人饮酒还是与人共饮 ?2为什么要写成 ” 三人 ”
1、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味诗歌意境,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导 航近体诗知识诗人简介把握诗歌近体诗知识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 ,也称今诗。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近体诗知识2律诗 诗句字数整齐。 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
1、 “偉大領袖毛主席 ” 有许多绝妙诗句是直接抄古人的,如这样两句:一句是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另一句是 “ 一唱雄雞天下白 ”(原句為 “ 雄雞一聲天下白 ” )。 就是直接抄录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 的。 “ 冷如秋霜 艳如桃李 ”走进李贺诗歌的艺术世界李贺生平 李贺( 790 816)中国唐代诗人。 字长吉。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1、高适 燕歌行 高适(约 700达夫,一字仲武,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盛唐边塞诗代表作家。 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长于七古。 开元十五年 ( 727) , 高適曾北上蓟门。 二十年 , 信安王李禕征讨奚 、 契丹 , 他又北去幽燕 , 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 , 未能如愿。 开元二十一年后 , 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 ,初有战功。 但二十四年 , 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