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天上谣》ppt课件(3)内容摘要:
1、 “偉大領袖毛主席 ” 有许多绝妙诗句是直接抄古人的,如这样两句:一句是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另一句是 “ 一唱雄雞天下白 ”(原句為 “ 雄雞一聲天下白 ” )。 就是直接抄录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 的。 “ 冷如秋霜 艳如桃李 ”走进李贺诗歌的艺术世界李贺生平 李贺( 790 816)中国唐代诗人。 字长吉。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 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 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 3年奉礼郎,卒时仅 27岁。 视频欣赏子午书简:唐诗十家之李贺李贺故里李贺故里天上谣李贺 天河夜转 2、漂回星, 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 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 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 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 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 海尘新生石山下。 学法导航 读懂诗意 读出妙笔 读出问题读懂诗意之一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 读懂诗意之二 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两句写天河。 天河,绚烂多姿,逗人遐想,引导他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 天河在转动,回荡着的流星,泛起缕缕银光。 星云似水,沿着 “ 河床 ” 流淌,凝神谛听,仿佛潺潺有声。 这些是诗人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的所见所感,写实之中揉 3、有一些虚构成分,显示了想象的生发过程。 读懂诗意之三 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 画面之一是: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 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装进香囊,挂在衣带上。 “ 花未落 ” 意即 “ 花不落 ”。 仙树不枯,仙花不落,它与尘世的 “ 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 ” 形成鲜明的比照。 画面之二是:秦妃当窗眺望晓色。 秦妃即弄玉,相传为秦穆公的女儿,嫁给了萧史,学会吹箫。 一天,夫妻二人 “ 同随凤飞去 ” ,成了神仙。 此时,晨光熹微,弄玉正卷起窗帘,观赏窗外的晨景。 窗前的梧桐树上立着一只小巧的青凤。 它显然就是当年引导他们夫妇升天的那只神鸟。 弄玉升天已有一千余年, 4、而红颜未老。 那青凤也娇小如故。 时间的推移,没有在她(它)们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是天庭的神奇之处。 然而,天宫岁月也并非毫无变化。 它有晨昏之别,仙人也有夙兴夜寐的生活习惯,这些又似与人世无异。 画面之三是神奇的耕牧图景。 仙人王子晋吹着细长的笙管,驱使神龙翻耕烟云,播种瑶草,多么悠闲自在。 画面之四是: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 青洲是传说中的仙洲,山川秀丽,林木繁密,始终保持着春天的景色。 来这儿踏青的仙女,采摘兰花,指顾言谈,十分舒畅。 上述各个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 这正是诗歌的命 5、意所在。 读懂诗意之四 人间怎样呢。 末两句用雄浑的笔墨作了概略的点染。 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观望,指点说:羲和驾着日车奔驰,时间过得飞快,东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新近又干了,变成陆地,扬起尘土来了。 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 “ 沧海变桑田 ”。 诗人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现了尘世变化之大和变化之速。 对比之下,天上那种春光永驻、红颜不老的状况,就显得特别可贵。 读出妙笔 这是一首游仙诗。 李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 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了,这叫他怎不愤恨不已。 “ 逝将去女,适彼乐士。 ” ( 诗经 魏风 硕鼠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 6、满的曲折表现。 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 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来。 诗中所提到的人物和铺叙的某些情节,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 但诗人又借助于想象,把它们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具体鲜明,也更加新奇美丽。 象 “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 ,不仅使王子吹的笙有形可见,而且鲜明地展示了 “ 龙耕 ” 的美妙境界。 这是诗人幻想的产物,却又是某种实体的反照。 诗人写子虚乌有的幻境,实际是把世间的人情物态涂上神奇的色彩。 例如兰桂芬芳,与人间无异;而桂花不落,兰花常开,却又是天上特有的景象;仙妾采香,秦妃卷帘,她们的神情举止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仙妾采摘的是月宫里不落的桂花,秦 7、妃身边有娇小的青凤相伴,而且她(它)们都永不衰老,这又充满神话色彩。 诗人运用这种手法,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 这首诗,全诗十二句,句句都有物象可见,诗人用精心选择的动词把某些物象联系起来,使之构成情节,并且分别组合为六个不同的画面。 它们虽无明显的连缀迹象,但彼此色调谐和,气韵相通。 这种“ 合而若离,离而实合 ” 的结构方式显得异常奇妙。 诗歌首尾起落较大。 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 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 8、体。 诗的题目是 天上谣 , “ 谣,声逍遥也。 ” 意即用韵比较自由,声音富于变化,吟诵起来,轻快优美。 这首诗的脚韵换了三次,平仄交互,时清时浊。 各句平仄的排列有的整饬,有的参差错落,变化颇大,这种于参差中见整饬的韵律安排,显得雄峻铿锵。 读出问题 当堂质疑与交流呕 心 沥 血u l 李贺的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大的方面看,李贺是属于韩孟诗派的。 他受韩孟影响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求新求奇,不断探索新的路子。 比如他取材能探寻前事,构思异想天开,且用语不屑于作经人道过语,这些都与韩愈构思追求险怪,强调 语必己出 、 唯陈言之务去 有相似处。 不同的是李贺才气横溢,其诗没有以文为诗的毛病,也不象孟郊、贾岛 9、的诗那样古拙无华。 他写的巧,但巧的自然;他想的怪,但怪的有理,而且文辞润泽,语言瑰丽。 应该说他是继韩孟之后的异军突起。 他的成功在于广泛吸取了前代诗人的创作经验。 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屈原和李白,同时他还受到了汉魏乐府和南朝民歌的影响,也吸取了当时俗文学的有益成份。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1、想象丰富,带有浓烈的虚幻荒诞的特色。 在他的笔下,太阳会发出玻璃的声音: “ 羲和敲日玻璃声 ” ( 秦王饮酒 );马骨会发出铜声: “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 ( 马诗 );他想象的天上是一片和平的生活情景,仙人也耕牧种植: “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 ( 天上谣 ),说仙人王子晋正吹着细长的笙管,在 10、驱使神龙翻耕烟云,种植瑶草。 2、构思不拘常法,意象之间跳跃变化很大,常常超越时间和空间,如 李凭箜篌引。 3、凄恻冷寂的浓重气氛。 李维贞 昌谷诗解序 曰: “ 以其哀激之思,变为晦涩之调,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 ” 这就抓住了李贺诗歌的特点。 李贺常用一些凄冷的字眼和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哀怨的气氛,以表现他内心的苦闷。 4、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 李贺在使用语言上,挖空心思地避俗求新,不屑于拾人牙慧, “ 李长吉诗,作不经人道语 ” ( 余冬序录 ),“ 只字片语,必新必奇 ” (李维贞 昌谷诗解序 )。 就是自己用过的词,一般也避免重复,例如写银河,一会儿换作 “ 天河 ” ,一会 11、儿换作 “ 银浦 ” 、“ 天江 ” 、 “ 银湾 ” 等等。 为了求奇,他还常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他写绿有 “ 寒绿 ” 、 “ 颓绿 ” 、 “ 丝绿 ” 、 “ 凝绿 ” 、 “ 静绿 ” ,写红有“ 笑红 ” 、 “ 冷红 ” 、 “ 愁红 ” 、 “ 老红 ” ,李贺诗的语言往往色彩秾丽,如 雁门太守行 短短八句诗,就用了 “ 黑 ” 、 “ 金 ” 、 “ 燕脂 ” 、 “ 紫 ” 、“ 红 ” 等沉重的色调,表现了肃杀紧张的战斗气氛。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长吉体 陈伯海在 李贺诗歌二题 (载 上海师范学报 1980年第 4期)中说: 长吉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提起这个名词,人们很容 12、易联想到 牛鬼蛇神 、 怪怪奇奇 的作风。 确实,李贺有一些诗篇写到上天入地、神仙鬼怪,富有他个人的特色,但局限于这样来理解 长吉体 ,则是很肤浅的。 也有人专注眼于李贺的 字字皆雕锼 ,用 奇而入怪 来概括其创作特点,也是不够全面的。 长吉体 的特殊风格确在于 奇诡 二字,但不光是 题材或语言的诡异 ,主要的还在于 诗歌意境和构思的新奇谲怪 ;题材、语言等因素,则是从属于其整个意境与构思的。 李军 论长吉体的艺术特征 (载 宁夏大学学报 2001年第 2期)把长吉诗歌的艺术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 诗歌题材的虚幻化 、 诗人形象的艺术化 、艺术表现的独特化 (化丑为美、通感变形手法、夸张、写梦)、 13、语言风格的多样化 (既晦涩难懂又明白晓畅,既奇幻瑰丽又精警凝练),并作了深入而具体的分析,颇为切合长吉体诗歌的个性特点。 杜牧在 李长吉歌诗序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筹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盖 骚 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李贺对我们的写作启示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 ,然仙才、鬼诗皆不堪多见,多见则仙亦使人不敬,鬼亦使人不惊。 (严羽) 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太白以意为主,而失于少文;贺以词为主,而失于少理。 ( 岁寒堂诗话 ) 诗家变化,盛唐已极。 后又欲别出头地,自不得无东野、长吉一派。 (毛驰黄 诗辩坻 引谭友夏云)。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天上谣》ppt课件(3)
相关推荐
1、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味诗歌意境,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导 航近体诗知识诗人简介把握诗歌近体诗知识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 ,也称今诗。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近体诗知识2律诗 诗句字数整齐。 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
1、李 贺学习目标 1、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2、体会李贺虚构的仙境中的寄托。 作者简介中国 唐 代诗人。 字长吉。 祖籍陇西 ,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唐宗室郑王李亮 后裔 ,但家已没落。 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 父名李晋,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 3年奉礼郎,卒时仅 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 李贺生活的年代
圆 我 是 秋 天 Xuě d249。 ji249。 dōng 雪 人 大 肚 子 一 挺 我 就 是 冬 天 它 对 小鸟 说 我 是夏 天 荷 叶圆圆 我 是秋 天 雪 人大 肚 子一挺 我 就 是 冬 天 草芽尖尖,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 荷叶圆圆, 他对青蛙说: “我是夏天。 ”
1、高适 燕歌行 高适(约 700达夫,一字仲武,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盛唐边塞诗代表作家。 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长于七古。 开元十五年 ( 727) , 高適曾北上蓟门。 二十年 , 信安王李禕征讨奚 、 契丹 , 他又北去幽燕 , 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 , 未能如愿。 开元二十一年后 , 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 ,初有战功。 但二十四年 , 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 、
1、陈伯海在 李贺诗歌二题 :“长吉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提起这个名词,人们很容易联想到牛鬼蛇神、怪怪奇奇的作风。 确实,李贺有一些诗篇写到上天入地、神仙鬼怪,富有他个人的特色,但局限于这样来理解长吉体,则是很肤浅的。 也有人专注于李贺的字字皆雕锼,用奇而入怪来概括其创作特点,也是不够全面的。 长吉体的特殊风格确在于奇诡二字,但不光是题材或语言的诡异,主要的还在于诗歌意境和构思的新奇谲怪;题材
1、 春夜别友人二首 (其一 ) 滕王阁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作者 陈子昂。 抒发的感情 怀才丌遇、寂寞的情绪。 语言特点 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首联:写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 颔联:写离堂把臂伤琴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