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复习(9下)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花园中学 吴赛富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2、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2005年广东河源市高中招生语文试卷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1、解释红色字。 ( 2分) 阡陌 交通 ; 便 要 还家 ; 咸 来问讯 ; 来此 绝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4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第二段表现桃源人怎样的特点。 ( 2分)4、世外桃源世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现在,我们正在为建设小康、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理想中的丽水(河源)是怎样的。 ( 20个字以内)( 2分)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参考答案:1、 3、交错相通 ; 同 “ 邀 ” ,邀请 ; 全,都 ; 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2、 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3、热情好客,淳朴善良。 4、可从多方面进行描述,如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社会风尚等。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文言文阅读考试目标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价其思想内容。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考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4、、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2、理解句子的大意。 3、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所蕴含的思想观点或感情(中心思想)的理解。 4、一些展示个性的开放性试题。 5、文学常识,主要是材料的作者名字和所处年代。 6、朗读的停顿。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价其思想内容。 明确老师怎么出题 ?明确自己怎么答题。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文言文阅读的选文按内容分,可分为:1、 寓言类 ;2、 成语类 ;3、 记事类 ;4、 写人类。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良狗捕鼠齐有善相狗者,其邻 假 以 贤 5、 取鼠之狗,期 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 ”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 麋豕 鹿,不在鼠。 欲其取鼠也,则 桎 之。 ”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也。 注: 假:借。 贤:好的,擅长。 期 (:周年 麋 (麋鹿 豕 (猪 桎:作动词用,指用板夹起。 吕氏春秋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思考:从理解文意和评价思想的角度看可以提什么问题。 这篇寓言给我们什么启发。 邻人为什么要用板夹住狗的后腿。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邻人吗。 启发我们:必须人尽其材,物尽其用。 因为不夹住狗就不捕鼠。 就是指不会正确使用人才的人。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 6、792016/11/28鹬蚌相持蚌方出 曝 ,而鹬啄其肉,蚌合而 箝 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 之。 注: 曝 (晒太阳 箝 (夹住 禽:同“擒”。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本文是一则成语故事,可以提什么问题。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在复杂的矛盾中,要警惕共同的敌人,不要因自相争持,让第三者坐收其利。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 既 率其党,又请杨子之 竖 追之。 杨子曰:“嘻。 亡 一羊,何追者之众。 7、”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曰:“ 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注: 既:已经 竖:仆人 亡:丢失 奚:为什么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这则短文可以出什么题目。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邻人的羊为何找不回来。 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写了一件丢羊,找羊不得的事。 因为歧路很多。 告诉我们:事物复杂多变 ,没有正确的方向 ,就找不到真理。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8、。 夫 即 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 下人 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 注: 即:假如 下人:迁就他人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 这表现了公孙仪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这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 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欠了人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有失公正。 从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角度可以提什么问题。 文章的哪句话揭示了什么道理。 文章的最后一句揭示了靠人不如靠自己的道理。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小结一下记事为主的: 主要考查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人为主的: 主要考查人物的思想品格解题方法: 注意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抓住重点词、关键句来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 考查的 共同点 :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2006年的 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表明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分数比例约为 15,约占 23分。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谢谢 各位同仁指导。 t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