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第二十四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1、知识点 1 )含义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 _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以“遏制”共产主义。 武装进攻(2)措施政治 :1947年 ,_出台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冷战开始。 经济 :推行援助西欧的 _。 军事 :1949年 ,建立了 _组织。 (3)影响 :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 _组织 ,两极格局形成。 )原因 :20世纪 50年代 _担任苏联领导人后 ,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 ,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赫鲁晓夫(2)过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 ,表现为 1962年的 _。 20世纪 70年代:美苏 2、争霸达到高潮 ,苏联处于攻势 ,表现为 1979年占领阿富汗。 古巴导弹危机 20世纪 80年代:苏联全面收缩 ,1989年苏联从 _撤军 ;美国因大规模扩军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同时经济地位受到西欧和日本的冲击,美国同意有限的缓和。 _年 ,苏联解体 ,美苏 _随之结束。 阿富汗1991 两极格局(3)影响 :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 温馨提示 】( 1)杜鲁门主义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华约的成立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苏联解体是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 2)美苏争霸所体现的霸权主义违背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对人类进步与安全 3、构成威胁,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知识点 2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 一超多强”局面(1)形成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_结束 ,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 _方向发展。 两极格局多极化(2)内容 :“ 一超”是指 _,“ 多强”是指 _、日本、 _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3)决定因素 :_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美国 )背景 :冷战结束后 ,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2)概况 :_年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对 _进行轰炸 ,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 1999 4、南联盟(3)影响 :是美国对世界 _趋势的挑战 ,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严重削弱了 _的作用,使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多极化联合国【 温馨提示 】 ( 1)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故不能说当今的世界格局是多极格局。 ( 2)面对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应对策略有: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等。 知识点 3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_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_的影响增大 ,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5、1995年 ,_成立。 )对世界积极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消极 :发展中国家由于 _和 _相对较弱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 科技水平 经济实力(2)对中国: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 2001年 ,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和加入 _,是我国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共同问题:战争、人口、环境、资源、毒品、疾病、恐怖主义等。 ( 2)解决措施: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重视有关舆论宣传,依靠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共同努力等。 【 温馨提示 】 经济全球化不断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也有弊,为此,发展中国家要抓住机 6、遇,迎接挑战。 与此同时,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共同问题,如环境危机、核战争威胁、资源问题等的解决,必须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合作、协调行动。 知识点 4 开始于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在 _、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1)_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国际互联网使人类进入 _的社会。 (2)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 ,_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 _的速度;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_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生产力新技术例 7、 1 ( 2015 山东济南) 1991年,苏联解体,这标志着 ( ) 本题考查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个选项分别是不同时期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答案: ( 2014 山东济南)“某型汽车 =德国的设计 +澳大利亚的发动机 +日本的车身薄板 +美国、加拿大的变速器 +韩国的轮胎 +20多个国家的零部件。 ”这个公式反映了当今世界的 ( )济信息化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必然趋势。 题干进行了创新,以一个公式的形式呈现了一部汽车的零部件来自于世界各地,反映出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答案: ( 2014 山东济南)科技发明促进了社会进步,也催生了许多新兴的职业。 下列职业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是 ( )A火车司机 B轮船司机C飞行员 D网络工程师解析: 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车、轮船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飞机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计算机网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因此,排除 A、 B、 择 案: D。中考历史 第二十四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复习课件
相关推荐
1、知识点 1 凡尔赛 1)巴黎和会 (1919年 ) 目的 :协约国为了缔结和约 ,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 操纵者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_首相劳合 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内容 :与德国签订了 _英国凡尔赛和约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 2)体系形成:协约国与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和约 ,它们与 _ 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_、西亚、_统治的新秩序。
,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 为什么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他不想拖累别人,用满不在乎的表情来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话。 段落理解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 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陈赓同志骑在马上 , 心情老平静不下来因为: 陈赓同志自从见到这个小鬼
1、知识点 1 夏、商、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 _的产生。 ( 2)盘庚迁殷:由于水患和政治动乱,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此后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 3)武王伐纣: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在 _大战中打败暴君商纣,商朝灭亡。 1)世袭制确立: _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 2)西周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启内容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
1、知识点 1 )时间 :20世纪 _年代。 (2)原因 :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政府采取措施 ,改善人民生活 ,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3)表现 :经济持续发展 ,西部和 _发展尤其迅速。 )危机 :20世纪 _年代 ,受石油危机的打击 ,经济地位下降。 (2)调整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 ,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1、知识点 1 洋务运动(器物层面)19世纪 60 90年代。 中央是奕,在地方有曾国藩、 _、_、张之洞等。 用西方先进 _,维护清朝统治。 1)创办军事工业:以“ _”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_、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 ( 2)创办民用工业:以“ _”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的_、湖北织布局等。 自强江南制造总局求富汉阳铁厂( 3)筹建海军:建立南洋
1、知识点 1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召开 :_年 9月 ,在北平举行。 (2)内容通过了 _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举 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4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以 _ 为代国歌 ,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年 10月 1日 ,_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