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第二十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变化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1、知识点 1 )时间 :20世纪 _年代。 (2)原因 :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政府采取措施 ,改善人民生活 ,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3)表现 :经济持续发展 ,西部和 _发展尤其迅速。 )危机 :20世纪 _年代 ,受石油危机的打击 ,经济地位下降。 (2)调整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 ,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 ,但债务负担加重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_。 )时间 :20世纪 90年代。 (2)原因 :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发展教育、科技事业 ,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3) 2、表现:美国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且保持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减少财政赤字。 ( 4)特征 :_和 _。 信息化 全球化【 温馨提示 】 虽然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不是最快的,但由于美国原有的经济实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所以,美国的经济实力仍然处于世界第一位,经济霸主地位没有丧失。 知识点 2 )经济发展原因 :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_的援助。 表现 :20世纪 50 70年代 ,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美国(2)走向联合原因 :西欧国家为了振兴经济 ,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在美苏两极对抗中保持自己的国际地位。 概况 :20世纪 60 3、年代 ,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 _”;在此基础上 ,1993年成立了_,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作用 :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战后繁荣原因 :_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并且扶持日本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表现 :20世纪 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 _。 美国经济大国(2)危机与恢复 1974 1975年 ,受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经济发展减缓。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 ,实行“ _”政策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 4、来 ,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 科技立国知识点 3 1)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 ,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改革。 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 2)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 ,继续改革 ,先重经济 ,后重政治 ,使苏联的政治体制由一党制转变为 _,国家权力分散 ,加剧了分裂趋势。 多党制( 3)苏联解体导火线:“八一九事件”。 时间: _年。 影响:说明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彻底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背景 :_严重阻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 斯大林模式( 2 5、)措施( 3)影响: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为六七十年代的全面经济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时间 :_年下半年开始。 ( 2)实质 :_发生变化。 ( 3)表现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实现统一。 1989社会制度【 温馨提示 】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实质都是社会主义制度发生变化,但这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只能说明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知识点 4 )独立 :_年 ,英国同意印度独立 ,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实行 _。 (2)振兴 :工农业有了巨大发展 ,科技领域的成就卓著。 )开始 :最先在北非展开。 1952年埃及人民在 _领导 6、下赢得独立; 1956年收回 _主权。 (2)发展 :1960年 ,有 17个国家独立 ,被称为“ _”。 (3)结束 :1990年 ,_独立 ,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1959年 ,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 ,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1999年底 ,巴拿马人民从 _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美国例 1 ( 2015 山东济南)如下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此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美国的经济遇到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美国不再是世界一流经济强国欧洲的联合促进了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大国A. B.C. D.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运用排除法作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并未丧失世界一流经济强国地位,故排除。 答案: ( 2014 山东济南)“(美国)总共支付了 125亿美元 这一巨大的投资帮助欧洲生产和生活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这句话说明了二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 ( )约的建立 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 冷战中,美国采取的马歇尔计划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二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 B。中考历史 第二十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变化复习课件
相关推荐
1、知识点 1 )含义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 _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以“遏制”共产主义。 武装进攻(2)措施政治 :1947年 ,_出台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冷战开始。 经济 :推行援助西欧的 _。 军事 :1949年 ,建立了 _组织。 (3)影响 :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 _组织 ,两极格局形成。 )原因
1、知识点 1 凡尔赛 1)巴黎和会 (1919年 ) 目的 :协约国为了缔结和约 ,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 操纵者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_首相劳合 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内容 :与德国签订了 _英国凡尔赛和约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 2)体系形成:协约国与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和约 ,它们与 _ 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_、西亚、_统治的新秩序。
,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 为什么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他不想拖累别人,用满不在乎的表情来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话。 段落理解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 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陈赓同志骑在马上 , 心情老平静不下来因为: 陈赓同志自从见到这个小鬼
1、知识点 1 洋务运动(器物层面)19世纪 60 90年代。 中央是奕,在地方有曾国藩、 _、_、张之洞等。 用西方先进 _,维护清朝统治。 1)创办军事工业:以“ _”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_、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 ( 2)创办民用工业:以“ _”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的_、湖北织布局等。 自强江南制造总局求富汉阳铁厂( 3)筹建海军:建立南洋
1、知识点 1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召开 :_年 9月 ,在北平举行。 (2)内容通过了 _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举 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4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以 _ 为代国歌 ,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年 10月 1日 ,_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1、知识点 1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张謇兴办实业:提出“ _”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 _期间,企业获得发展,战后,纱厂被吞并。 1)历程萌芽时期:从 _到清朝末年。 黄金时代: _期间,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萎缩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期,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 _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洋务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