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第七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1、知识点 1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丞相八股取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 温馨提示 】 ( 1)灭掉明朝政权的不是清朝,而是李自成的农民军。 ( 2)明清时期君主集权的加强,反映出我国的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知识点 2 朝前期,国力强盛,社会安定,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 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国威。 1405 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从 _出发,最远到达 _沿岸和 _东海岸。 刘家港 红海 模大、时间长、次数多。 1)地位: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 2)意义:促进了中国和 _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双方的友好关系;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 2、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 3)局限:郑和下西洋的对外贸易是不计经济利益得失的,从而消耗了国力。 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这种航海壮举也悄然消失。 亚非【 温馨提示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新航路开辟的比较:在时间和规模上,郑和下西洋早了半个多世纪,规模也远大于新航路的开辟。 在目的和性质上,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属于友好交流和访问之旅;而新航路的开辟是为了开拓市场,牟取暴利,带有资本主义掠夺的性质。 知识点 3 1)背景:从元末明初到明朝中期, _倭寇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日本( 2)概况:戚继光率领“ _”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寇;与福建、广东的明军平息东南沿海的 3、倭患。 ( 3)评价: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捍卫了国家主权,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概况:明朝后期, _殖民者侵占了台湾。 _年,郑成功收复了台湾。 ( 2)意义: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了保护作用。 1)背景: 17世纪中期,沙俄入侵我国 _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 ( 2)概况: _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重创沙俄侵略军。 ( 3)结果: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_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 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黑龙江康熙帝尼布楚条约库页岛【 温馨提示 】 抗击倭寇、 4、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等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因此,可以说戚继光、郑成功和康熙帝都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知识点 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 1)台湾: 1684年,设置 _,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台湾府( 2)西藏:确立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1727年,设 _,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 3)新疆: _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 _,加强对整个新疆地区的管辖。 驻藏大臣乾隆伊犁将军2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概况: 1771年,蒙古族的一支土尔扈特在其首领_的领导下,粉碎沙俄军队的追 5、击,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 2)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渥巴锡3清朝前期的疆域:西跨 _,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 _,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 _,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 _,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葱岭西伯利亚太平洋南海诸岛【 温馨提示 】在清朝统一政权下,我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满、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大家庭。 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基本奠定了我国今天的民族格局。 知识点 5 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1)原因:社会安定,统治 6、者鼓励农业发展;广大劳动者的辛勤劳作。 ( 2)表现农业:原产南美洲的 _、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从国外引进。 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丝织业中心有苏州和 _;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_畅销海内外。 商业: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玉米南京青花瓷器( 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时间、地点: _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 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明朝中期2.“ 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 _”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自给自足的 _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 7、经济交流。 清政府担心国家的 _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重本抑末封建经济领土主权( 2)含义:一种 _对外贸易的对外政策。 ( 3)表现:清朝初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后来只开放广州一处,由政府特许的“ _”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严格限制广州十三行( 4)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 _作用。 使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及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自卫【 温馨提示 】( 1)“闭关锁国”政策指的是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通、对外贸易的政策,但并非完全禁止,完全闭关。 ( 2)明清时期,政府推行的 8、“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盲目自大、闭目塞听,逐渐落伍于世界近代化的发展潮流,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 6 1)明朝李时珍著有 _ ,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 2)明朝的宋应星写了 _ ,被誉为“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北京城 :明成祖时在元大都基础上扩建而成 ,中心是紫禁城,即今 _。 ( 2)明长城:在秦长城的基础上,东起鸭绿江 ,西至_。 代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兼有“颜骨赵姿”之美;清朝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 故宫嘉峪关例 1 (2015 山东济南)数十年来,十四世达赖一直企图分裂中国、谋求西藏“独立”。 以下能驳斥达赖的反动言行,说 9、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是 ( ) 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康熙帝以后,达赖、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设立宣政院,主管西藏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划;清朝时政府通过册封达赖、班禅和设置驻藏大臣来共同管理西藏。 因此,均正确。 不是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是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故排除。 答案: (2015 山东济南)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清朝历史”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 与学习卡片内容相对应的选项是 ( )A.“ 闭关锁国” 本题考查清朝的对外 10、政策。 通过题干材料中的“严格限制出口”“只开广州一处”“中国与世隔绝”可知,这反映的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故 案: ( 2014 山东济南)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外友好往来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主题特征。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 因此,选 案: (2014 山东济南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政府都注重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下列措施不能反映这一史实的是 ( )本题考查清朝对新疆的管辖。 清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是设置伊犁将军,驻藏大臣则是对西藏地区进行管辖的措施。 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区分各个机构的代表地区。 答案: ( 2013 山东济南)下图为王明同学学习某一历史专题的课堂笔记。 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专题是 ( ) 闭关锁国”本题创设了学生课堂笔记这一情景,从西汉的西域都护到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和新疆行省,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这一专题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加强管辖的措施。 答案: D。中考历史 第七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复习课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