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第十三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1、知识点 1 “ 一五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3)起止时间 :1953 1957年。 (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重工业( 5)主要成就工业 : _长江大桥建成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工业基地 :_工业基地形成 ,华北和西北工业基地建成。 ( 6)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_迈进。 武汉东北社会主义工业化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颁布: 1954年, _制定并通过。 ( 2)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 _。 ( 2、 3)地位:我国第一部 _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社会主义类型【 温馨提示 】 ( 1)我国“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不会造成农轻重比例的失调。 ( 2) 1949年由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直到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才出现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知识点 21953 _作社。 ( 3)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模式上,发展企业的 _;在政策上,创造性地实行 _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_。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温馨提示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 3、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广56年。 ( 2)内容: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_,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 3)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 _。 1) 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多快好省(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对国情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标志: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使“ _”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国家和人民面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 4、济困难。 1961年王进喜 :大庆油田石油工人 ,被誉为“ _”。 ( 2)邓稼先 :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被誉为“ _”。 ( 3)焦裕禄 :领导兰考人民治理灾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人民称颂他为“ _”。 ( 4)雷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温馨提示 】 ( 1)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即 1956 1966年,虽然我国出现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失误,但经济发展并非高昂热情直接相关。 ( 2)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有: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知识点 4 “ 文化大革命 5、”毛泽东错误估计国内形势,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助长了毛泽东的这一错误。 _年 , “ 工厂停工,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 ,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迫害。 _被迫害致死 ,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1) 1967年 2月前后 ,老一辈革命家抵制“文化大革命” ,被诬为“ _”。 ( 2)周恩来与邓小平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扭转了经济下滑的局势。 ( 3) 1976年清明节,北京上百万群众举行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活动,即“ _”,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1976年 10月 ,粉碎 _反革命集团 ,结束了“ 6、文化大革命”。 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和阻碍了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须正确认识国内主要矛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例 1 (2015· 山东济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答案: ( 2013· 山东济南) 1964年,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去 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 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这里的“失误”是 ( )A.“ 一五” 大跃进”本题考查我国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失误。 由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出现的探索失误主要表现在“左”倾错误的泛滥上,具体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