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投资环境评价综述内容摘要:

1、1北京市投资环境评价综述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从政策、法规的调整、行政办公效率的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的改进等多个方面入手,全力优化北京的投资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各类专业研究机构和在京外商投资企业,对北京投资环境的改善给予了充分地肯定,总体认为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是投资环境最好的,北京在全国而比,处于较好的水平,有一定的改善,但与沿海一些城市相比,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一、 国内外研究机构和投资企业对北京投资环境的评测(一)世行专家对北京的评价世界银行发展政策及发展经济局局长 3 个城市作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1、中国在发展中国 2、家投资环境是非常好的,表现在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和政府监管几个方面,突出的问题是金融部门的服务。 2、北京、上海以及沿海的几个城市在中国全部城市中投资2环境的处于最高级水平。 但杭州、上海是 A+级别,江门、深圳属于 A 级,北京属于 、上海在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自由的劳务市场、容易建立公司等方面做得非常好,也是通关最快的一个地方。 这方面北京的情况也不错,但不如上海好,尤其是劳务市场的灵活性和基础设施方面。 (见图一)交通是北京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北京的金融服务比上海或其他地方更好一些。 图一4、在全要素生产力方面,各个城市的投资与增长是有关系 0 2 12 2 2 2 3的。 (见图二)目前在中国的 2 3、3 个城市中北京处于中等水平。 (见图三)上海相对来讲公司的生产效率比较高,江门、深圳还要更高一些。 当投资环境达到 90%的时候,杭州的生产力收益率仅为 14%,而北京的公司的生产力收益率将会达到 43%。 这说明北京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生产力效率的途径选择是正确的,北京的生产力效率提高的潜力是巨大的。 而改进政府管制和基础设施是提高公司收益水平的有效途径。 图二 2 2 2 2 2 2 2 2 d d d4图三 2 2 2 0 2 42 62 821 d 5(二)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葛顺奇博士对北京与上海的投资环境做了对比研究,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1、从 199 4、0 年到 2002 年,上海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远远高于北京,大约是北京的 2 倍。 在 96 年或者 97 年,有一个接近的时段。 (见图四)。 图四2、 2001 年利用外资的指数(代表利用外资所取得的成绩)第一是天津,第二是广东、然后是福建、上海、海南、江苏、北京,辽宁是 1,辽宁之后就是零了。 业绩指数达到 1 说明这个省市吸引到了他应该吸引的那部分外资,指数不到 1 说明吸19902002北 京 、 上 海 实 际 利 用 0102030405060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北 京上 海6 5、引到的外资水平没有达到应该吸引的标准。 3、北京和上海在利用外资和未来发展的潜力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但上海略高于北京,而且上海从 1995 年到 2001 年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结果是提升的,北京有减弱的趋势。 4、外资企业老抱怨中国的政策透明度低,而透明度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它与吸引外资的关系是一个倒 S 型的,到一定程度边际弹性就很弱了。 我们国家已经到了比较高的地步。 当前最重要的是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度问题。 5、企业分工的结果,导致决定一个企业竞争优势不在于单个企业,而在于企业的规模效应和群体效应,关联作用正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研究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的关联程度,发现规模 6、效应和投资集聚效应,上海明显有优势,而京津地区的关联程度和一体化程度的分工是非常弱的。 北京应该做金融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真正的制造中心应该往天津转移,两个城市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有一个合理的分工,实现城市互补。 6、其他方面的比较。 在总体教育水平和科研人才资源丰富程度方面,北京明显高于上海。 特别是上海 RD 的数值远低7于北京和其他省市。 此外,北京在能源消耗方面有劣势,在贸易便利化方面也不如上海。 至于哪个城市投资后服务得好,数据也差不多,略有差异。 城市生活环境比较两个城市大致相同,大家都非常愿意去工作和生活。 (见图五、图六) 图五北 京 、 上 海 投 资 环 境 指 标 对 比0%10% 7、20%30%40%50%60%70%80%90%开 发 度 及 国 际 化 程 度 高贸 易 便 利 化 程 度 高投 资 后 政 府 服 务 好市 场 准 入 限 制政 策 透 明 度 高 、 执 行 公 正总 体 教 育 水 平 高科 技 人 才 资 源 丰 富周 边 地 区 经 济 发 达 、 区 域 一 体 化 程 度 上 海北 京两 城 市 差 不 多8图六(三)零点调查公司 2002 年调查资料零点调查公司于 2002 年 4 月,对全国 10 个开发区的 500多名区内投资者发放了调查问卷,对各开发区投资环境进行评测,结果显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排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特别 8、是软环境较好,排序明显高于上海,而硬件环境处于下游水平。 (见表一)表一 全国 10 大开发区投资者对于各区投资环境评价结果排序综合排序 硬环境排序 软环境排序序位 得分 标准差 序位 得分 标准差 序位 得分 标准差北 京 、 上 海 城 市 生 活 环 境 比 较0%10%20%30%40%50%60%生 活 环 境 ( 气 候 、 卫 生 等 )好 社 会 治 安 好中 外 文 化 差 距 小城 市 整 体 法 制 意 识 强 上 海北 京两 城 市 差 不 多9昆山 连 连 山 山 津 京 圳 都 都 汉 埔 东 东 浦 京 津 汉 圳 庆 庆 002 年 4 月零点调查、前进策略与科 9、技智囊杂志合作对于全国 10 个开发区内529 位区内投资者的意见调查。 评价使用 5 级量表制,详细内容请参见。 * 此 处 综 合 排 序 与 硬 软 环 境 评 价 实 行 的 是 分 别 报 告 方 法。 其 中 大 连 在 硬 软 环 境 上 的 得 分 与 其 总 体 评 价 有 较 大 差 距 , 说 明 投 资 者 对 于 大 连 开 发区 的 总 体 评 价 有 可 能 受 到 未 列 入 评 价 指 标 内 的 其 他 因 素 的 重 大 影 响。 (四)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有关单位的调查资料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台资企业协会和侨资企业协会连续多年 10、组织在京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对政府工作部门的测评,该测评包括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和依法办事三个方面的内容。 2003 年共回收问卷 5340 份,其中有效问卷 5118 份。 测评结果显示,外商投资企业对 22 个市政府工作部门的综合满意度为 比去年提高了 百分点;。 对区县政府的平均综合满意度为 比上年上升了 百分点。 在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和依法办事三个10方面,对办事效率的评价是最低的,这与历年来的测评结果是一致的。 由于测评参与群体大多是外资企业中与政府机关工作联系紧密的中方雇员,又是在联合年检的特定时间段内开展的调查,因此,整体表现的敏感性较强,但从总体上看,测评中提出的意见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 11、提出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政府部门改进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在测评中连年出现对某一个地区的测评指数与该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整体成效成反比的情况,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外资企业的决策层侧重于对投资软环境的测评,突出表现为对某一项审批不通畅或对某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作风不好的反映十分敏感。 二是测评的设计指数是以投资软环境为主。 由于区位的不同、产业结构的不同,企业参照的评价标准也不同。 如,地处远郊区的从事生产加工业的外资企业,以南方或经济不发达国家城市为参照物进行比较,因此对所在地的软环境满意度就较高;而地处城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以国际上的大都市为参照物相比,对所在地的软环 12、境满意度就较低。 从测评指数的绝对值分析,也反映出不同区域与国际相对应的区11域之间的实际差距,即经济发达区域与国际发达城市的差距远大于国内经济一般发展地区与国内先进城市的差距,但两者很难用一个尺度说明全部问题。 (五)台湾电机电子公会对大陆投资环境与风险评估台湾电机电子公会连续四年开展了对大陆地区投资环境和风险评估的研究。 2003 年调查报告已出版,现摘录其主要观点如下:1、过去四年大陆地区投资环境满意度指数,2000 后逐年上升,今年为 细项投资环境指标,也呈现同样的规律。 这一数据显示大陆地区整体投资环境在逐年缓慢的改善之中。 大陆投资风险总指标则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 2000 年的 降到今年 13、的 明大陆地区整体投资风险在下降,这与投资环境的改善直接相关。 在投资环境满意度中最高的是自然环境与基础条件,最低的是法制环境。 (见表二)12表二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投资风险指标变化趋势2003 2002 2001 2000投资环境(a) 自然环境 础条件 共设施 会环境 制环境 济环境 营环境 资环境总指标 资风险(b) 社会风险 制风险 济风险 营风险 资风险总指标 料来源:台湾区电机电子公会,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队调查报告,2000、2001、2002、2003。 附注:(a)问卷填答中,每项投资风险最高 5 分,最低 1 分,分数愈高表示投资风险愈大。 (b)问卷填答中,每项投资环境最高 5 分,最低 1 分,分数愈高表示对投资环境的满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