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盘扣式(承插式)高支模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 支撑件应着力于外钢楞; 3) 预埋件与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 4) 基础模板必须支拉牢固,防止变形,侧模斜撑的底部应加设垫木; 5)墙和柱子模板的底面应找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垫平,在墙、柱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 6) 楼板模板支模时,应先完成一个格构的水平支撑及斜撑安装,再逐渐向外 扩展,以保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7) 墙柱与梁板同时施工时,应先支设墙柱模板,调整固定后,再在其上架设梁板模板; 8) 当墙柱混凝土已经浇灌完毕时,可以利用已灌注的混凝土结构来支承梁、板模板; 9) 预组装墙模板吊装就位后,下端应垫平,紧靠定位基准;两侧模板均应利用斜撑调整和固定其垂直度; 10) 支柱在高度方向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力撑,应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11) 多层及高层建筑中,上下层对应的模板支柱应设置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2) 楼梯模板 1) 梯模施工前,根据实际斜度放样,先安平台梁及基础模板 ,然后安梯外帮侧板。 外帮板先在其内侧弹楼梯底板厚度线,划出踏步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档木,在现场装钉侧板,梯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注意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须考虑楼地面面层的粉刷厚度; 2) 楼梯模板支撑用钢管架支设牢固; 3) 模板搭设后应组织验收工作,认真填写验收单,内容要数量化,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验收记录存档工作。 (3) 柱模板 1) 主要方法:基础面或楼面上弹纵横轴线和四周边线,并做好检查复核工高支模施工方案 25 作,柱、墙根部清理干净。 柱、梁接槎部位此处加垫海棉,柱子阳角接缝处必须加垫海 棉条,为了保证柱子的截面尺寸,设置双钢管柱箍。 支撑杆与楼板支架连接; 2)角柱模板的支撑:预埋件置于砼板中,柱身同一标高处设置不少于 2根斜撑,如下图。 (4) 墙模板 1) 当采用拼装定性模板支撑时,应自下往上进行,必须在下层模板全部紧固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安装。 当下层不能独立安装支撑件时,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2) 安装电梯井内墙模前,必须在板底下 200mm处牢固地满铺一层脚手板; 3) 对拉螺栓与墙模板应垂直,松紧应一致,墙厚尺寸应正确; 4) 墙模板内外支撑必须坚固、可靠,应确保模板的整体稳定。 当 墙模板外面无法设置支撑时,应在里面设置能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支撑。 多排并别且间距不大的墙模板,当其与支撑互成一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引起临近模板变形。 (5) 梁、板模板 1) 梁、板的安装要密切配合钢筋绑扎,积极为钢筋分项提供施工面; 2) 所有跨度 ≥4m的梁必须起拱 %,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锁口杆拉紧,防止上口变形; 3) 所有 ≥2mm板缝必须用胶带纸封贴; 4) 梁模板铺排从梁两端往中间退,嵌木安排在梁中,梁的清扫口设在梁端; 高支模施工方案 26 5) 梁高 ≥300的梁侧模板底部的压条不得使用九合板, 用方木固定钢管顶、夹牢;梁高< 300的梁如用模板压条,则其抗剪强度必须能满足,浇砼时不能挤崩掉。 模板拆除 (1) 现场拆除组合钢模板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拆模前应制定拆模程序、拆模方法及安全措施; 2) 先拆除侧面模板,再拆除承重模板; 3) 组合大模板宜大块整体拆除; 4) 支承件和连接件应逐件拆卸,模板应逐块拆卸传递,拆除时不得损伤模板和混凝土; 5) 拆下的模板和配件均应分类堆放整齐,附件应放在工具箱内。 (2) 支拆模板时, 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拆模顺序 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 (3) 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表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 板 ≤2 ≥50 > 2, ≤8 ≥75 > 8 ≥100 梁、拱、壳 ≤8 ≥75 > 8 ≥100 悬臂构件 ≥100 1)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 底模拆除梁长> 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 ≤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 75%;悬臂构件达到 100%后方可拆除; 3) 板底模 ≤2米,混凝土强度达到 50%;> 2米、 ≤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 75%;高支模施工方案 27 > 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方可拆除。 (4) 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杆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到地面。 (5) 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 (6) 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 板模板支柱,每排留 1~ 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 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 2米。 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穿墙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 (7) 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过 2层时,应首先拆除 2层以上的拉杆。 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 (8) 当拆除 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 ,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 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拉倒的拆除方法。 三、 监测监控 过程管理 (1) 施工前管理 1) 材料管理:材料质量满足方案设计和相关规程要求,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的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 未经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2) 交底管理:交底的形式分为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均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相关班组成员、管理岗位人员进行交底,并落实相关签字手续。 (2) 施工中管理要点 1) 竖向结构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进入下道模板支架工序的施工; 2) 模板支架搭设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3) 砼浇筑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堆载,避免上部荷载集中化; 高支模施工方案 28 4) 模板拆除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拆模时间符合相关检测结果和规范要求。 拆模以接到拆模通知书为准,不得私自拆除任何构件。 (3) 质量管理措施 1) 认真仔细地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吃透和领会施工图的要求,及时提出不明之处,遇工程变更或其他技术措施,均以施工联系单和签证手续为依据,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国家颁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20和其它 有关规定施工和验收,并随时接受业主、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质监站对本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 2) 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环环扣紧,并实行奖罚措施。 出了质量问题,无论是管理上的或是施工上的,均必须严肃处理,分析质量情况,加强检查验收,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3) 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中质检 “四检 ”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 2~ 3名看模,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应及时调整,加固支撑; 5) 对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范要求及时修理校正,维修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发放使用; 6) 为防止模底烂根,放线后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加垫海绵; 7) 所有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柱与梁等节点处均用海绵胶带贴缝,楼板缝用胶带纸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 8)模板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隙宽度、高度、脱模剂刷涂及预留洞口、门洞口断面尺寸等的准确性。 严格控制预期拼模板精度; 9) 严格 执行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预留洞口时,木工严格按照墨线留洞; 10)每层主轴线和分部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记录墙、柱、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梁体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 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生产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高支模施工方案 29 11) 所有竖向结构的阴、阳角均须加设橡胶海绵条于拼缝中,拼缝要牢固; 12) 阴、阳角模必须严格按照模板设计图进行加固处理; 13)为防止梁模板安装出现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胀模等质量问题,支模时应将侧模包底模,梁 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应略为缩短等。 浇捣混凝土管理 (1) 隐蔽工程,模板工程均验收合格后,方出商品砼采购单,采购单详细填写工程地址,施工部位,强度等级,需求方量,添加剂,坍落度,浇筑时间等相关信息,正式施工前 24小时电话再次确认砼站材料储备,供应能力等相关信息。 确保砼浇筑正常进行。 (2) 根据实验室砼配合比,派相关人员在搅拌站进行监督和检测。 (3)开盘前检查砼配合比报告,实测砼坍落度,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按相关要求进行抽查。 (4) 砼浇筑前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符合方案要求,浇筑过 程中坚决避免堆载过大现象。 (5) 墙、柱和梁板分开浇筑,竖向结构达一定强度后方可作为模板支架的约束端。 安全管理措施 (1) 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 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工作人员不得爬模上下。 (3) 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 (4) 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 和抛掷。 (5) 装拆模板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装拆施工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 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扣上安全带。 (6) 安装墙、柱模板时,要随时支设固定,防止倾覆。 (7) 对于预拼模板,当垂直吊运时,应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水平吊运应采取四个吊点。 吊点要合理布置。 高支模施工方案 30 (8) 对于预拼模板应整体拆除。 拆除时,先挂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撑及拼装两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离开结构表面再起吊。 起吊时,下面不准站人。 (9) 在支撑搭设、拆除和浇筑混凝土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应在适当位置挂设警示标志,并指定专 人监护。 (10) 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安装板时,应停电作业。 当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11) 搭设应由专业持证人员安装;安全责任人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及签证。 (12) 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混凝土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